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7-2010年中国船舶市场调查与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2007-2010年中国船舶市场调查与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29764
  • 2007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内容简介
2006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在2005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提高,主营业务收入、船舶出口创汇、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大幅增长。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160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3%;手持船舶订单509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造船完工量5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3%、27.1%和20.3%。全国规模以上861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7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船舶制造企业118亿元,增长33%;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32亿元,增长45%;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33亿元,增长24%。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船舶制造企业415亿元,增长46%;船舶配套企业102亿元,增长35%;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94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47亿元,同比增长63%。出口船舶完工量43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1%。船舶产品(含浮动结构体)出口金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70%。船舶产品出口到1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26个。
2006年1-12月累计,我国船舶制造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8.58亿元,同比增长41.0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约2个百分点。随着行业景气周期的到来,船舶制造业的利润持续大幅度增长,并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7月累计,造船业共实现利润总额34.95亿元,同比增长156.01%,利润绝对额同比增加将近22亿元。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交通部、国防科工委、克拉克森等国际船舶咨询机构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船舶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大量资料,对我国造船市场的供求状况、上下游产业、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造船市场及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预测。
本报告主要面向于船舶行业生产及流通企业以及欲进入的产业投资资本,同时对于产业研究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造船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船舶行业的基本特征 1
一、技术特征 1
二、市场特征 3
三、投资特征 4
四、国际分工格局 5
第二节 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7
一、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7
二、产业经济波动分析 8
第三节 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分析 9
一、2005-2006 年运行特点分析 9
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第二章 船舶制造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 14
一、世界经济发展前景 14
二、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15
第二节 造船业地位分析 16
一、我国造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6
二、我国造船业世界造船业中的地位 17
第三节 造船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一、投资政策 19
二、信贷政策 20
三、税收政策 22 第三章 2005-2006年船舶行业上下游运行分析
第一节 世界航运市场分析 23
一、世界航运市场现状 23
二、世界航运市场供求分析 24
三、世界航运市场发展趋势 27
第二节 中国航运市场分析 28
一、中国航运市场现状 28
二、国内航运市场日臻规范 30
三、民营企业走进航运市场 31
第三节 船舶用钢分析 32
一、产量分析 34
二、价格分析 34
三、趋势预测 35 第四章 2005-2006 年国际船舶制造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世界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 38
一、韩国造船业发展状况分析 38
二、日本造船业发展状况分析 40
三、欧洲造船业发展状况分析 41
第二节 船舶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42
一、国际造船业遭遇成本危机 42
二、国际造船业面临“中国时代” 42
第三节 世界船舶工业的竞争 45
一、世界竞争格局及中国的市场地位 45
二、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新焦点 49 第五章 2003-2007年我国船舶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需求供给状况分析 50
一、需求总量和结构 50
二、供求平衡分析 51
第二节 船舶制造业总体绩效水平分析 51
一、规模状况与行业竞争力分析 51
二、盈利能力分析 53
三、偿债能力分析 55
四、成长能力分析 55
五、运营效率分析 56
第三节 造船业集中度及竞争程度分析 57
一、行业集中度分析 57
二、2007年一季度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63
三、行业集中度演变趋势预测分析 69
第四节 不同类型企业对比分析 71
一、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71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对比分析 73 第六章 船舶制造业区域发展预测
第一节 我国船舶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 76
一、产业地区分布概况 76
二、各地区竞争能力比较 78
三、中国船舶重要制造基地---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80
第二节 上海市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 82
一、上海市造船业现状 82
二、上海市造船业竞争能力分析 85
三、上海市造船业发展策略 87
四、上海市造船业发展状况原因分析 88
五、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产量预测 89
第三节 福建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 89
一、福建省造船业现状 89
二、上海市造船业竞争能力分析 90
三、福建省造船业发展策略 91
四、福建省“十一五“期间产量预测 91
第四节 江苏省船舶制造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92
一、江苏省造船业现状 92
二、江苏省造船业竞争能力分析 94
三、江苏省造船业发展策略 96
四、江苏省造船产业发展原因分析 98
五、江苏省“十一五“期间产量预测 101
第五节 浙江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 101
一、浙江省造船业现状 101
二、浙江省造船业竞争能力分析 102
三、浙江省造船业发展策略 104
四、浙江省“十一五“期间产量预测 107
第六节 辽宁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 108
一、辽宁省造船业现状 108
二、辽宁省造船业竞争能力分析 109
三、辽宁省造船业发展策略 111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造船业 113
五、辽宁省“十一五“期间产量预测 114 第七章 船舶行业总体的竞争分析
第一节 船舶技术发展分析 115
一、LNG 液化天然气船 115
二、大功率船用齿轮箱 116
三、船舶涂装技术 117
第二节 船舶服务竞争 119
一、邮轮代理 119
二、大型航运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 119
第三节 船舶行业竞争分析 121
一、技术竞争 121
二、销售竞争 122
三、生产竞争 122
第四节 船舶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123
一、核心竞争力概述 123
二、核心竞争力培育建议 123
三、技术创新-船舶工业走向竞争优势 124 第八章 船舶制造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韩国现代重工 126
一、公司概况 126
二、经营状况分析 127
三、优势和劣势分析 128
四、发展战略 128
五、最新动态 129
第二节 大宇造船海洋工业公司 130
一、公司概况 130
二、经营状况分析 131
三、优势和劣势分析 131
四、发展战略 132
五、最新动态 133
第三节 日本三菱重工 134
一、公司概况 134
二、经营状况分析 137
三、优势和劣势分析 138
四、发展战略 140
第四节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141
一、公司概况 141
二、经营状况分析 142
三、优势和劣势分析 144
四、发展战略 145
五、最新动态 146
第五节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146
一、公司概况 146
二、经营状况分析 154
三、优势和劣势分析 157
四、发展战略 158
五、最新动态 159 第九章 世界主要类型船舶供给需求走势预测
第一节 集装箱船 163
一、发展历程 163
二、2004-2006年全球集装箱船舶供需状况分析及成交量 164
三、我国集装箱船市场现状分析 166
第二节 干散货船 166
一、2003-2006年国际干散货船市场概况及成交量 166
二、我国干散货船市场发展前景 169
第三节 油轮 169
一、2005-2006年国际油轮市场现状及成交量 169
二、油轮市场发展前景 170
三、我国油轮市场发展前景 173
第四节 LNG船 174
一、2005-2006年LNG船市场发展状况及全球成交量 174
二、LNG船发展前景 175
第五节 旅游船 177
一、旅游船市场发展现状 177
二、旅游船市场发展前景 177 第十章 2007-2010年世界船舶制造业供给需求预测
世界和中国船舶供给需求主要观点和结论: 178
第一节 2006-2010年世界船舶制造业供给需求预测 179
一、2006—2010年世界船舶制造业需求总量预测 179
二、1996-2006年世界船舶制造业供给总量 181
三、供求平衡分析 183
四、世界主要船型市场需求趋势 184
五、2007-2009年世界船舶产量预测 184
第二节 供给需求模型和影响因素 186
一、从全球运力角度来分析 188
二、从全球需求的角度来分析 190
三、从海事贸易量来看,海事贸易量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来自中国 192
四、2006 年多个规则(标准)生效支撑船舶的需求 196
第三节 未来影响世界船舶供给需求发展趋势结论性分析 197
一、未来:运力大幅上升,新船成交量下降,泊位紧张因素支撑船价 197
二、世界船舶供求:目前处于均衡状态,长期趋势将由供需平衡转为运力过剩 199
三、新船价格:在船厂泊位紧张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之前,将继续维持在高位 201
四、产能:造船产能利用率09 年以后下降 202
五、拆船市场:高峰已过,全球船队船龄较低 204 第十一章 2007-2010年中国船舶制造业供给需求预测
第一节 2007-2010年中国船舶供需预测 207
一、供给总量和产能 207
二、2006年我国船舶需求分析和2007-2015年我国船舶需求预测 209
三、供需供需平衡分析 210
四、影响主要因素分析 211
四、2007-2010年中国船舶供给量预测 211
第二节 2005-2006年中国船舶进出口分析 213
一、2005-2006年出口情况 213
二、2005-2006年进口情况 216
第三节 2005-2006船舶价格走势预测 217 第十二章 船舶业经营风险及规避对策分
第一节 建造出口船风险 219
一、市场风险分析 219
二、建造风险分析 219
三、交船风险分析 220
四、合同风险分析 220
第二节 国际化对我国船舶制造业的经营风险影响 221
一、加入WTO的总体评价 221
二、中国船舶行业应对WTO规则的策略 222
第三节 风险规避对策 222
一、技术风险对策 222
二、出口风险对策 223
三、竞争风险对策 223 第十三章 船舶行业投资分析和建议
第一节 行业发展的SWOT分析 225
一、行业优势(S)与劣势(W) 225
二、行业面临的机遇(O)和威胁(T) 225
第二节 行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226
一、经营风险 226
二、行业风险 227
三、市场风险 227
四、外汇汇率和银行利率变动的风险 227
第三节 船舶行业进退出壁垒 228
一、进入壁垒分析 228
二、退出壁垒分析 228
第四节 船舶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229
一、产业转移带来的投资机会 229
二、与产业政策调整相关的投资机会 229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 230
四、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分析 230
第五节 船舶行业投资建议 231
一、企业规模方面的投资建议 231
二、企业资本结构的投资方向 232
三、投资区域选择 233
四、产品方向选择 233
附录:船舶行业统计数据分类简介 235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05 年获得订单数最多的前四位国家和地区 3
图表 2 2005 年获得订单数最多的前四位国家和地区 4
图表 3 2005 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世界市场份额 6
图表 4 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队的前 10 个国家(地区)船只数量的比较分析图 25
图表 5 世界上集装箱承载能力前 10 位国家的比较示意图 26
图表 6 世界航线数排名前 7 位的国家航线数量的比较分析示意图 26
图表 7 2005 年我国水路客运具体数据分析示意图 29
图表 8 2005 年底全球手持船舶订单统计 45
图表 9 2005 年底日韩中三国手持三大主力船型统计 46
图表 10 2005 年全球手持订单前十名的造船国家(地区) 46
图表 11 2005 年全球手持订单前十名的订船国家(地区) 47
图表 12 2005 年主要造船国家造船完工量 48
图表 13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资产变化图 52
图表 14 2003-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数量变化图 53
图表 15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图 53
图表 16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ROA指标变化图 54
图表 17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ROE指标变化图 54
图表 18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资产负债率变化图 55
图表 19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人均产值变化图 55
图表 20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能力变化图 56
图表 21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图 56
图表 22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毛利增长图 57
图表 23 2007年一季度三大造船指标比较 64
图表 24 2003-2007年各季度新承接船舶订单统计图 65
图表 25 2007年一季度造船完工量构成 66
图表 26 2007年一季度新船订单构成 66
图表 27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主要运营指标一览表 71
图表 28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比较图 72
图表 29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比较图 72
图表 30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主要运营指标一览表 73
图表 31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比较图 74
图表 32 2003-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比较图 75
图表 33 2005年我国造船业的区域分布集中度 77
图表 34 2006年我国造船业的区域分布集中度 77
图表 35 2001-2007年我国民用钢质船舶产量汇总 78
图表 36 2006年三大造船指标 78
图表 37 十一五期间我国造船产量预测 79
图表 38 2003-2006年上海船舶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85
图表 39 2003-2006年上海船舶制造行业ROA指标变化图 86
图表 40 2003-2006年上海船舶制造行业ROE指标变化图 86
图表 41 2003-2006年福建船舶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90
图表 42 2003-2006年福建船舶制造行业ROA指标变化图 90
图表 43 2003-2006年福建船舶制造行业ROE指标变化图 91
图表 44 2003-2006年江苏船舶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93
图表 45 2003-2006年江苏省船舶制造行业ROA指标变化图 96
图表 46 2003-2006年江苏省船舶制造行业ROE指标变化图 96
图表 47 2003-2006年浙江船舶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02
图表 48 2003-2006年浙江省船舶制造行业ROA指标变化图 103
图表 49 2003-2006年浙江省船舶制造行业ROE指标变化图 104
图表 50 2003-2006年辽宁船舶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09
图表 51 2003-2006年辽宁省船舶制造行业ROA指标变化图 110
图表 52 2003-2006年辽宁省船舶制造行业ROE指标变化图 111
图表 53 韩国现代重工船坞介绍 126
图表 54 2004-2005年韩国现代重工经营数据表 127
图表 55 三菱重工组织体制图 136
图表 56 日本三菱重工在华机构 137
图表 57 2000-2004年日本三菱重工综合经营情况 138
图表 58 2000-2004年日本三菱重工在华单独业绩情况 138
图表 59 中船集团公司2004-2006 主要运行指标 142
图表 60 2006年中船集团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经营情况表 143
图表 61 2006年中船集团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143
图表 6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组织机构表 154
图表 63 中船重工2004-2006 主要运行指标 155
图表 64 2006年中船重工分行业主营经营情况表 155
图表 65 2006年中船重工分产品主营经营情况表 155
图表 66 2006年中船重工分地区主营经营情况表 156
图表 67 2006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海神电经营情况表 156
图表 68 04-06 年全球在手订单的产品结构(油船、干货、气体船、集装箱船和其他) 162
图表 69 2020 年以前各种船型年均需求量预测 162
图表 70 集装箱船的简要发展历程 163
图表 71 集装箱船的分类 164
图表 72 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供需增长与船价走势比较 165
图表 73 2006 年12 月1 日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与造船规模统计 165
图表 74 散货船历史船价走势 167
图表 75 2006 年12 月1 日全球干散货船队运力与造船规模统计 168
图表 76 全球油船队船龄分布 170
图表 77 1900-2006年各类型油船历年运费变化趋势图 171
图表 78 绝大多数单壳船都已经锁定更换订单 172
图表 79 油船运力与海运石油贸易量比较 172
图表 80 油船运力与海运石油贸易量增速比较 173
图表 81 1991—2010世界新船需求量与预测 181
图表 82 1969—2005年世界造船产量 182
图表 83 1996-2006 年 全球造船业新船完工量 182
图表 84 1996-2006 年 全球造船业手持订单量 183
图表 85 克拉克森2007-2009年造船主要国家产量预测 185
图表 86 2007-2010年全球造船产能预测 单位:万修正总吨 185
图表 87 船舶市场供需关系模型 186
图表 88 1983-2005年世界历年船舶订单交付情况 187
图表 89 1983-2006年世界历年全球船舶在手订单 187
图表 90 1950-2005年全球船队运力发展历史(统计口径:100 总吨GT 以上) 189
图表 91 1960-2005年全球船队运力发展历史(统计口径:10,000 载重吨DWT 以上) 189
图表 92 1950-2005年全球海事贸易量发展历史(贸易量走势) 190
图表 93 1990-2007年克拉克森航运行业运费综合指数 191
图表 94 三种代表船型船价走势 191
图表 95 1979-2010年阿芙拉油船新船价格与运费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192
图表 96 1980-2006中国进出口总值变化 193
图表 97 1980-2006中国海运进出口量变化 193
图表 98 2004 年中国进口量占比前10 名商品 194
图表 99 2004 年中国出口量占比前10 名商品 194
图表 100 “欧洲→日本→东南亚→中国”的全球进口循环周期 195
图表 101 2000 年开始中国进出口增量对全球海事贸易影响显著走势图 196
图表 102 近期生效的主要新规则、规范、标准 196
图表 103 1970-2007年全球GDP 与海运贸易量同比增速 198
图表 104 2001-2007年世界历年1 季度新船成交量 198
图表 105 2006-2007年世界1 季度各类型船舶订单量 199
图表 106 1960-2010年航运供需指数历年走势 200
图表 107 航运公司盈利水平与三种代表船型价走势比较 201
图表 108 2007-2012年世界未来船舶订单生产与交付预测 202
图表 109 2007-2009年克拉克森世界未来造船产量预测 202
图表 110 2007-2010年全球造船产能预测 203
图表 111 1992-2006 年新船接单量情况 204
图表 112 全球船队船龄分布(按载重吨位占比计算) 205
图表 113 2004-2005年全球各类型船舶平均船龄 205
图表 114 拆船量先后经历三次高峰期 206
图表 115 2005-2006年中国三大造船指标比较 208
图表 116 2006年中国主要船企产能和未来产能扩张情况 208
图表 117 2006~2015年我国新船需求总量预测 209
图表 118 未来影响我国船舶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1
图表 119 2007-2010国内已经确定的新增产能与权威机构市场预测 212
图表 120 2000-2006 年 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 217
图表 121 2006-2007年世界油船和散货船价格走势(亿美元) 218
图表 122 2006年分季度全球十二型船船价变化情况 218
图表 123 我国造船企业资产资金指标(单位:亿元) 232
图表 124 国际机构使用船舶吨位情况 236
图表 125 载重吨与总吨转换系数表 237
图表 126 载重吨和总吨与修正总吨修正系数表 237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