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国内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机器人与机器人系统、智能制造过程机器人、生物医疗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都是研究与发展的重点。
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相较于2016年增长67%。其中以生物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最大,占比34.9%,达到82.8亿元。


在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其中,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395家,遥遥领先其他省份。除此之外,浙江和江苏两省也有较多的人工智能企业。
从成立时间看,中国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的涌现集中在2012-2016年时期,在2015年达到顶峰,新增初创企业数量达到228家。从2016年开始,创业企业的增速有所放缓。

我国人工智能投资规模从城市尺度看,北京领先优势大,西安、上海、武汉、南京紧随其后。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人才投入力度强劲,累计占据总量的13.5%,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西安市、上海市、武汉、南京市人才投入数量逾万,位列第二梯队。长沙市、广州市、成都市、哈尔滨市和杭州市人才投入逾5000,位列第三梯队。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对于打造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壮大,人才困境日益凸显。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约30万人。截至2017年10月,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到了百万级,尤其是杰出人才的缺口成为影响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对于全球主要人工智能国家来说,中国杰出人才投入比例显著偏低,这是造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的主要原因。美国在人工智能杰出人才投入量上遥遥领先,累计高达5158人,占据世界总量的25.2%,是排名第二位英国的4.4倍;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分列第二、三、四、五名,杰出人才投入量大体相当。中国杰出投入量977人,排名第六,相对于其全球第二的人才总量而言,杰出人才占比过低。
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国家人才结构 |
||||
国家 |
杰出人才数量 |
人工智能人才数量 |
杰出人才比率 |
|
美国 |
5158 |
28536 |
18.08% |
|
英国 |
1177 |
7998 |
14.72% |
|
德国 |
1119 |
9441 |
11.85% |
|
法国 |
1056 |
6395 |
16.51% |
|
意大利 |
987 |
4740 |
20.82% |
|
中国 |
977 |
18232 |
5.36% |
|
西班牙 |
772 |
4942 |
15.62% |
|
现阶段,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和战略缺少全面规划,社会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不高,缺少人工智能发展氛围,对于引才留才吸引力不大。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较大,且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人工智能人才需要高层、中层和底层的,即做理论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把理论模型技术化的工程师和用技术进行生产和改造的设计师以及一线的产业工人。
具体而言,对于硕士层次,侧重培养进行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人工智能发展理论体系,将与机器智能有机结合的高端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家人才;对于本科层次,侧重培养对自然语言、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有充分理解,并能够应用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模型基础的人才;对于专科层次,侧重培养学生应用大规模数据实现数据可视化,具有实操经验的高级技能人才。(ZPP)
观研天下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报告大纲】
第一章 201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人工智能行业相关定义
二、人工智能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1、上游产业
2、下游产业
第三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人工智能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人工智能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 人工智能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 人工智能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 人工智能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人工智能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 国中人工智能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人工智能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人工智能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人工智能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人工智能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 2016-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人工智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人工智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盟人工智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盟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盟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盟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18-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2018-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人工智能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人工智能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人工智能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人工智能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人工智能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201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需求特点与价格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消费特点
第二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消费偏好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人工智能行业成本分析
第四节 人工智能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 201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人工智能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分析
第九章 201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三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 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18-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人工智能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18-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
第一节 人工智能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人工智能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人工智能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人工智能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人工智能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人工智能行业企业经营发展分析及建议
一、人工智能行业经营模式
二、人工智能行业销售模式
三、人工智能行业创新方向
第三节 人工智能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2018-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人工智能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人工智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人工智能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人工智能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人工智能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 2018-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定价策略分析
第三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人工智能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人工智能行业营销策略
第四节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价格策略
第五节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人工智能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图表详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