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竞争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规划预测报告

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竞争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规划预测报告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297431
  • 2017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垂直领域应用迅速扩张,需求旺盛 

       物联网万亿级垂直行业市场正不断兴起,各领域应用需求不断涌现。根据 IDC 近日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035万台,其中智能手表同比增长32.3%。Markets and Markets近期发布报告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220亿美元,2016到2022年年均增长率预测为14%。在智能家居领域,根据statista统计,2016年美国智能家居市场容量为97.12亿美元,在全球当居首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605.7亿元,同比增长50% 以上。埃森哲调查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2162亿美元,占全球车联网市场总额的四分之一。车联网、智慧城市、智能穿戴、智慧医疗、智慧家庭、智慧工厂等下游应用规模迅速扩张,推进物联网发展。 


2025 年主要垂直行业规模预测(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全球运营商在垂直应用领域积极开展物联网布局,有效推动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根据Machina Research,沃达丰连续五年被评为物联网通信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物联网连接数据高达 4130 万,涉及领域包括汽车、能源和公共事业、消费者电子以及工业/制造业,其中车联网占主要部分。美国物联网先行者 AT&T 称,2017 年将会有超过 1000 万台汽车接入 AT&T 网络,此外,在今年初,AT&T 与爱尔兰都柏林市议会达成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

       澳洲运营商 VHA 与 Optus 联合澳洲东南水务及华为,布局基于 NB-IoT 的智能水务系统应用。 

       国内三大运营商加速布局物联网,引领物联网的发展。联通率先启动 NB-IOT 网络试商用,并推出智慧停车、智慧消防、智慧水务、智慧抄表、智慧家居、智能穿戴等十余项商业化应用。中国移动与摩拜单车、高通达成合作,共同打造共享单车物联网新平台。2017 年 MWC 上,移动与爱立信、英特尔联合展示包括互联螺丝刀在内的基于工业 4.0 蜂窝物联网的互联工厂。今年初电信与 ofo、华为达成合作,共同研发基于 NB-IOT 的共享单车智能解决方案。同时,中国电信与华为联手深圳水务集团合作部署智能水务项目,是全球首个 NB-IOT 智慧水务商用项目,该项目目前已正式上线运营。 

       产业围绕物联网平台加速布局,开展产业生态建设 

       IT 服务商、行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围绕物联网平台,从不同方向构建产业生态建设。IT 服务商以云生态圈为基础,以数据驱动构建生态。Amazon 与艾睿电子、博通、英特尔、联发科、微芯、高通和瑞萨等厂商合作,推出 AmazonAWSIoT 平台,将物联网设备与云连接,实现安全的数据交互、处理和分析。IBM 与传感器、处理器、传输芯片、IP 技术厂商合作,包括 ARM、TI、NI 等,使尽可能多的设备连接到 IBM 云端的 Watson IoT Platform。 

       行业企业利用垂直行业优势,围绕工业应用智能化构建生态,联合 IT 服务商,推动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深度融合。2016 年 GE 宣布其工业互联网 Predix 平台登陆 Microsoft Azure 云平台,基于工业制造领域优势,以“平台+应用”为重点,联合 IT 服务商、应用开发商以及中小制造业企业三股力量共同布局工业互联网生态。近日,三一重工物联网团队携手腾讯云共同打造物联网解决方案“根云”大数据平台,将物联网技术与工业生产力相结合,助力制造业物联网应用。 
 
GE Predix  物联网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IBM  智能物联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互联网企业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拓展物联网平台服务,利用入口和用户优势构建生态。苹果、谷歌以及国内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已构建完整产业生态。腾讯依靠多年用户粘性,打造微信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接入智能硬件服务厂商。苹果公司推出 HomeKit 平台,联合飞利浦、霍尼韦尔和海尔等进军智能家居市场。近日,阿里巴巴推出物联网平台,借助阿里云生态中的云计算、大数据等资源,构建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电信运营商凭借自身物联网通信模块的网络覆盖与连接能力优势,以 M2M 应用为核心布局物联网平台生态构建生态。美国 Verizon 推出 ThingSpace 平台,简化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部署。美国 AT&T 提供 M2X、Flow、Connection Kite 等平台服务,向其合作伙伴开放网络、存储、测试、认证等能力。中国移动推出自主研发的 OneNET 平台,帮助合作伙伴降低应用开发和部署成本,打造开放物联网生态系统。中国联通很早就将与全球领先物联网平台提供商 Jasper 合作,获取高价值的物联网国际客户,近日,又联合华为共同推出物联网公共事业管理平台,实现物联网的产业智能化。 
 
苹果Homekit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美国 Verizon 的 Thing Space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我国5G 产业迈出实质性进展,多家厂商加速 5G 商业布局 


       传统 4G 解决方案已无法应对网络流量的激增,5G 方案呼之欲出。5G 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现行的 4G 方案,5G 在峰值速率、流量密度、频谱效率等各项关键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改善。5G 解决方案的提出并非是简单的在 4G 基础上功能拓展,更大区别是万物的互联。随着网络承载能力的加强,5G 将通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相互连接,提高全球的智能环境,为工业制造,以及包括医疗、家居、出行在内的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 

5G将连接更多行业,实现万物互联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4G/5G各关键指标的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5G 在主要性能指标上明显优于 4G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3GPP 通过 5G 加速提案,业内厂商加速 5G 研发。2017 年 3 月,国际电信标准制定组织 3GPP 的 RAN 第 75 次全体大会通过 5G 加速提案,计划于 2017 年 12 月完成、2018 年 3 月冻结非独立 5G 新空口标准。本次通过的提案较原计划提前半年,并得到了 AT&T、沃达丰、爱立信、英特尔、中兴通讯等多家业内知名厂商的支持。本次提前完成 5G 新空口标准将有利于推动部分运营商在 2019 年即可实现 5G 新空口的大规模试验和部署。另外,本次会议还进一步阐述了 5G 全球标准化(5GNR)在非授权频谱(包括授权辅助和独立工作模式在内)环境运行新研究的议题,这将有助于 5GNR 在全球得到更广泛、更快的扩散。 
 
5G新空口标准设立计划进程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5G全球标准加速制定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落地测试网络,多家厂商加速 5G 商业布局。随着 5G 研发进度的不断推进,全球许多厂商加入到 5G 商用测试网络的部署队列中。早在 2017 年 2 月,Verizon 就宣布今年上半年将为美国亚特兰大、达拉斯、休斯敦、迈阿密等 11 个城市的部分用户提供 5G 测试服务。而 AT&T 今年也已经在德州奥斯汀的一家英特尔办公室进行了 5G 测试,并计划在下半年开始更多的固定和移动无线试验。同时,T-Mobile 和 Sprint 已经开始谈论为 5G 提供基础设施。日韩方面,韩国为解决 2018 冬奥会网络拥堵问题,届时将推出 5G 测试服务,并预计在 2020 年部署商用5G 网络;日本则为配合 2020 年东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将在东京都中心城区等区域率先提供5G 服务,并在 3 年内推广至全国。 

       5G 研发进度加快,国内产业化进程出现实质性突破。2016 年中国已经完成了 5G 技术研发第一阶段测试。而今年 6 月,华为又率先完成中国 5G 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利用测试地区 200MHz 全带宽,通过 5G 新空口及大规模多入多出等技术,使单用户下行吞吐率超过 6Gbps,测试区峰值超过 18Gbps。无线技术验证过方面,配套华为业界首个小型化 5G 测试终端,单个 5G 基站可同时支持上百路超高清 4K 视频点播,在车载移动场景下流畅播放。本次基于真实网络及业务环境下的大规模业务验证的成功,使得中国在 5G 产业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我国 5G 已成功完成一阶段、二阶段测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5G 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增长未来可期。随着全球整体数据流量的激增,我国 5G 产业将迎来大规模的需求增长。预计截止 2020 年,我国仅基站规模就将达到千亿市场,整体 5G 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预计截止 2030 年,5G 将带动 6.3 万亿元的直接总产出和 10.6 万亿元的间接总产出。并且随着商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我国 5G 产业的产出结构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化,其中 5G 信息服务商的产出将随着基础 5G 设施的普及在未来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我国基站规模庞大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5G产业产出持续增长,结构不断转化(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报告书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物联网产业体系介绍
1.1 物联网的架构体系
1.1.1 物联网的关键要素
1.1.2 物联网网络架构
1.1.3 物联网的标准体系
1.2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
1.2.1 感知、网络通信和应用关键技术
1.2.2 支撑技术
1.2.3 共性技术
1.3 物联网的资源体系
1.3.1 标识资源
1.3.2 频谱资源
1.4 物联网相关产业体系
1.4.1 物联网制造业
1.4.2 物联网服务业

第二章 2015-2017年中国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必要性
2.1 国际形势
2.1.1 国际经济形势对物联网的影响
2.1.2 国际物联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2.1.3 发展物联网中国与发达国家面临同等机遇
2.1.4 中国成为物联网行业重点竞争市场
2.1.5 国外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经验借鉴
2.2 国内形势
2.2.1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2.3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状况
2.2.4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2.2.5 我国信息化水平持续快速发展
2.3 产业基础
2.3.1 全球物联网专利申请逐年递增
2.3.2 M2M用户增速居全球首位
2.3.3 物联网产业进入发展壮大期
2.3.4 物联网产业链吸引风险投资
2.4 发展局势
2.4.1 物联网已成为必然趋势
2.4.2 物联网应用市场潜力
2.4.3 物联网重点发展方向
2.4.4 物联网发展机遇分析

第三章 2015-2017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物联网产业总体概况
3.1.1 物联网产业发展综述
3.1.2 物联网产业发展特征
3.1.3 物联网主要商业模式
3.1.4 物联网产业链发展形势
3.1.5 行业渗透带来需求增长
3.2 2015-2017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运行状况
3.2.1 产业规模
3.2.2 发展现状
3.2.3 现状特征
3.2.4 模式创新
3.2.5 应用推广
3.2.6 投融资状况
3.3 2015-2017年中国物联网技术进展状况
3.3.1 技术与产品创新进展
3.3.2 自动识别技术不断提升
3.3.3 物联网架构技术研究受重视
3.3.4 物联网技术发展中的瓶颈
3.3.5 物联网安全技术面临挑战
3.3.6 物联网核心技术未来突破点
3.4 2015-2017年中国物联网标准化的发展
3.4.1 国内外物联网标准化进展状况
3.4.2 物联网标准化有利于争夺话语权
3.4.3 新一批物联网国家标准修订
3.4.4 中国物联网标准化取得突破
3.4.5 我国物联网标准化发展策略
3.5 2015-201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竞争分析
3.5.1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5.2 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3.5.3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3.5.4 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3.5.5 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3.6 A股上市公司在物联网行业的投资动态
3.6.1 投资项目综述
3.6.2 投资区域分布
3.6.3 子版块投资分布
3.6.4 产业转型分析
3.6.5 投资模式分析
3.6.6 典型投资案例
3.6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3.7.1 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3.7.2 物联网信息安全问题
3.7.3 规模化应用不足问题
3.7.4 物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3.8 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
3.8.1 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预测
3.8.2 物联网行业未来前景展望
3.8.3 物联网促进商业模式变革
3.8.4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
3.8.5 重点应用领域发展展望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4.1 2015-2017年物联网产业区域布局
4.1.1 物联网产业区域分布状况
4.1.2 物联网产业主要区域分析
4.1.3 与信息产业布局特征相吻合
4.1.4 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趋势
4.2 环渤海地区
4.2.1 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4.2.2 天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4.2.3 河北加大物联网产业扶持力度
4.2.4 山东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4.3 长三角地区
4.3.1 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
4.3.2 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迅猛
4.3.3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态势
4.3.4 安徽省首个物联网产业园揭牌
4.3.5 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提速
4.4 珠三角地区
4.4.1 珠三角地区以产品带动应用
4.4.2 广东省物联网产业规模
4.4.3 深圳市物联网行业竞争力
4.4.4 惠州市物联网产值规模
4.4.5 东莞市制定物联网发展规划
4.5 中西部地区
4.5.1 中部地区物联网应用潜力
4.5.2 陕西省物联网产业链格局
4.5.3 贵州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4.5.4 湖南省物联网产业规模
4.5.5 武汉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布局
4.5.6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第五章 2015-2017年物联网产业链上游——设备制造
5.1 物联网设备行业发展综述
5.1.1 相关设备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5.1.2 物联网设备行业的关键领域
5.1.3 物联网设备的发展空间广阔
5.1.4 物联网设备数量分领域预测
5.2 传感器
5.2.1 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
5.2.2 传感器产业拓展市场版图
5.2.3 传感器产业需加快国产化
5.2.4 传感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5.2.5 传感器产业未来前景分析
5.3 智能卡
5.3.1 我国IC卡产业运行状况分析
5.3.2 智能卡各应用领域发展状况
5.3.3 智能金融IC卡市场发展状况
5.3.4 智能卡IC产业技术发展障碍
5.3.5 国内智能卡IC技术发展趋势
5.4 国内主要物联网设备供应商介绍
5.4.1 新大陆科技集团
5.4.2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4.3 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4.4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5.4.5 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章 2015-2017年物联网产业链中游——运营商
6.1 中国物联网运营商发展综述
6.1.1 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中的定位
6.1.2 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商机
6.1.3 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发展SWOT分析
6.1.4 电信运营商加快物联网市场布局
6.1.5 运营商物联网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6.1.6 运营商发展物联网的市场策略
6.1.7 电信运营商发展物联网的机遇
6.2 中国移动
6.2.1 移动拓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劣势
6.2.2 中国移动加快布局物联网市场
6.2.3 中国移动发布物联网开放平台
6.2.4 中国移动重点推进车联网发展
6.3 中国联通
6.3.1 中国联通发展物联网业务的优势
6.3.2 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的路径探索
6.3.3 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现状及规划
6.3.4 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的发展思考
6.3.5 中国联通物联网项目发展动态
6.4 中国电信
6.4.1 中国电信发力物联网应用领域
6.4.2 中国电信推进车联网建设布局
6.4.3 中国电信加快物联网标准化建设
6.4.4 中国电信推出“物联网+农业”项目

第七章 2015-2017年物联网产业链下游——商业化应用
7.1 物联网应用状况分析
7.1.1 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
7.1.2 制造商物联网应用程度
7.1.3 物联网应用进入新的阶段
7.1.4 物联网应用新趋势分析
7.2 移动支付
7.2.1 中国移动支付应用的模式
7.2.2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7.2.3 移动支付引发消费新模式
7.2.4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问题
7.3 智能交通
7.3.1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7.3.2 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模式探讨
7.3.3 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问题分析
7.3.4 物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前景展望
7.3.5 车联网成为智能交通拓展方向
7.3.6 车联网未来或将实现无人驾驶
7.4 物流行业
7.4.1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7.4.2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现状
7.4.3 物联网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
7.4.4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推广障碍
7.4.5 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前景
7.5 环境监测
7.5.1 环保物联网产业获得政策支持
7.5.2 环境监测行业加快布局物联网
7.5.3 室内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发布
7.5.4 智能化物联网环境监测成主流趋势
7.6 安防
7.6.1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综况
7.6.2 物联网在安防细分领域的应用
7.6.3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瓶颈
7.6.4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要求
7.6.5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应用潜力
7.6.6 国内物联网安防应用前景
7.7 其他
7.7.1 智能建筑
7.7.2 智能医疗
7.7.3 食品溯源
7.7.4 智能家居
7.7.5 智能电网

第八章 2015-2017年国内主要产业园发展案例
8.1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
8.1.1 园区介绍
8.1.2 发展优势
8.1.3 服务平台
8.1.4 建设进展
8.2 苏州金和物联网科技创业园
8.2.1 园区介绍
8.2.2 园区功能
8.2.3 招商对象
8.2.4 运营模式
8.2.5 服务产品
8.3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物联网产业园
8.3.1 园区介绍
8.3.2 发展基础
8.3.3 功能区划分
8.3.4 建设规模
8.3.5 建设成就
8.3.6 合作方式
8.4 重庆茶园新区物联网示范基地
8.4.1 园区介绍
8.4.2 发展思路
8.4.3 发展成就
8.5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
8.5.1 园区介绍
8.5.2 入驻项目
8.5.3 发展成就
8.5.4 发展目标
8.6 河南汉威物联网科技产业园
8.6.1 项目介绍
8.6.2 建设进展
8.6.3 经济效益
8.6.4 风险分析

第九章 2015-2017年物联网产业政策分析
9.1 物联网相关政策介绍
9.1.1 《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9.1.2 《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9.1.3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9.1.4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9.2 中国物联网产业政策动态
9.2.1 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9.2.2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物联网领域
9.2.3 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9.2.4 财政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
9.3 地方政府物联网产业政策推进措施
9.3.1 各地“互联网+”行动计划
9.3.2 宁夏自治区物联网发展意见
9.3.3 山西省推进物联网发展意见
9.3.4 成都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
9.3.5 杭州物联网产业发展意见
9.3.6 无锡市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章 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政策建议
10.1 物联网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10.1.1 缺乏统一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10.1.2 物联网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10.2 建立健全物联网产业政策体系
10.2.1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10.2.2 科学制订物联网发展规划
10.2.3 尽快完善相关设备的技术标准
10.2.4 出台支持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政策
10.2.5 完善监管机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10.3 促进物联网产业有序发展的策略
10.3.1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0.3.2 加强产业合作,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应用
10.3.3 发挥市场优势,培育和壮大物联网产业
10.3.4 注重可靠性、安全性及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10.4 推动物联网产业化的措施建议
10.4.1 注重示范项目的落实及推广
10.4.2 促进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全面拓展
10.4.3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商业模式
10.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10.4.5 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D-SCDMA网络相结合

第十一章 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分析
11.1 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十三五”规划展望
11.1.1 “十三五”顶层设计出台
11.1.2 物联网行业“十三五”规划
11.1.3 下一代互联网“十三五”布局
11.1.4 大数据领域“十三五”展望
11.2 广东省物联网发展规划(2018-2023年)
11.2.1 发展现状
11.2.2 总体要求
11.2.3 重点任务
11.2.4 保障措施
11.2.5 重点项目
11.3 湖北省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
11.3.1 发展现状
11.3.2 总体要求
11.3.3 主要任务
11.3.4 保障措施
11.4 厦门市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5-2023年)
11.4.1 发展现状
11.4.2 发展目标
11.4.3 主要任务
11.4.4 保障措施
11.5 郑州市千亿级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3年)
11.5.1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11.5.2 总体思路
11.5.3 工作任务
11.5.4 重点工程
11.5.5 保障措施
图表目录
图表1:物联网基本特征
图表2:物联网的主要应用特征简析
图表3:欧洲EPOSS对物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表
图表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
图表5:中国物联网路径演进
图表6: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
图表7:国际物联网应用状况

更多图表详见正文( GSLWK)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并有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风险。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