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云计算正在成为IT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据Gartner研究报告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从2009年的586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152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8%。其中,2013年美国占据全球云服务市场50%以上的份额,中国占4%。我国云计算市场空间从2008年的72.7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333.6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60%,增长率不断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产业链中,支撑环节的核心硬件与核心软件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极高,垄断厂商已经掌握议价权,Intel、Oracle、微软、VMware就是此间的最佳代表。开源化对于打破垄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无论是Openstack还是Linux,其开源产品无法直接商用。要么,企业自身投入团队基于开源架构进行二次开发,要么企业购买商业化的开源社区产品来代替垄断企业的产品,企业在管理和维护上都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
企业的IT支出由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现有应用维护支出、创新应用的开发支出3大类型组成。据统计,在传统服务器加客户端的模式下,企业IT支出中的89%被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应用维护占用。企业在创新应用开发上的支出仅为11%。以我国为例,IT支出中硬件支出占支出中硬件支出占到到80%左右。据IDC统计,全球IT支出中软件与服务占比超过50%。2011年我国IT支出中软件与服务支出占比不足20%,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我国,企业IT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系统集成占据,行业应用通常被打包其中。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崛起,企业竞争的市场化程度得到提升,创新应用占比亟需上升。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云计算产业专项调查及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REPORTDIRECTORY
第一章云计算行业基本情况
1.1云计算的相关概念
1.1.1云计算的定义及分类
1.1.2云计算的特点
1.1.3云计算的服务商类型
1.2云计算与SOA、SAAS
1.2.1SOA
1.2.2SaaS
1.2.3SOA、SaaS、云计算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全球云计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全球云计算行业发展综述
2.1.1全球云计算产业运行现状
2.1.2全球云计算市场竞争状况
2.1.3全球云计算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2.1.4全球云计算运营商投资动态
2.2美国
2.2.1美国积极支持云计算产业发展
2.2.2龙头企业推动美国云计算行业快速发展
2.2.3美国云计算部署面临的挑战分析
2.3其他国家
2.3.1韩国
2.3.2英国
2.3.3德国
2.3.4新西兰
2.3.5加拿大
第三章-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经济环境
3.1.1国内经济运行现状
3.1.2国内经济趋势判断
3.1.3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3.2政策环境
3.2.1国家大力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
3.2.2我国鼓励国内外企业合作云计算
3.2.3利好政策频出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
3.2.4云计算行业标准制定亟需加快
3.3技术环境
3.3.1国内技术水平
3.3.2最新技术动态
3.3.3技术发展方向
第四章-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综述
4.1.1云计算行业发展历程
4.1.2云计算行业发展优势
4.1.3云计算行业运营商分析
4.1.4云计算行业运行现状
4.1.5公共云计算市场特征
4.1.6基础架构投资情况
4.2-云计算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4.2.1政府事业
4.2.2金融行业
4.2.3教育行业
4.2.4医疗产业
4.3云计算环境中数据中心管理分析
4.3.1云计算对运行管理变革的驱动
4.3.2云计算管理的目标
4.3.3选择合理的运行管理模型
4.4云计算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4.4.1主要问题
4.4.2制约因素
4.4.3标准亟待完善
4.4.4政策建议
4.4.5产业发展策略
第五章-中国云计算行业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5.1云计算区域市场发展现状
5.1.1重庆建设国内最大“云计算”实验区
5.1.2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西安
5.1.3全球首个云计算应用网络平台落户海南
5.1.4南京云计算发展模式分析
5.1.5上海浦东云计算产业运行状况
5.1.6杭州市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5.1.7台湾云计算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5.2云计算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5.2.1中关村云计算产业园
5.2.2杭州云计算产业园
5.2.3海西云计算产业园
5.2.4广州云计算产业基地
5.2.5宁波智慧东钱湖云计算平台
5.2.6两岸云计算产业示范区
5.2.7无锡云计算产业基地
5.2.8安徽宿州市云计算产业园
5.2.9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基地
5.3重点城市云计算产业比较分析
5.3.1北京
5.3.2上海
5.3.3无锡
5.3.4深圳
5.3.5佛山
5.3.6杭州
5.3.7成都
5.3.8天津
5.3.9青岛
5.3.10南京
第六章-中国企业云计算发展分析
6.1企业云计算发展概述
6.1.1不同模式
6.1.2基础架构
6.1.3具体措施
6.2重点云计算企业投资并购动态
6.2.1Verizon
6.2.2戴尔
6.2.3VMware
6.2.4Centurylink
6.2.5日本电报电话公司
6.2.6日立
6.2.7华为
6.2.8SAP
6.3主要企业云计算投资情况
6.3.1IBM
6.3.2浪潮
6.3.3戴尔
6.3.4惠普
6.3.5长城电脑
6.3.6日立
6.3.7中国电信
6.3.8英特尔投资公司
6.4典型企业云计算业务战略分析
6.4.1IBM
6.4.2微软
6.4.3谷歌
6.4.4甲骨文
6.4.5华为
6.4.6中国移动
6.4.7中国电信
6.4.8世纪互联
6.4.9SAP
6.4.10用友软件
第七章-中国云计算行业产业链分析
7.1产业链介绍
7.1.1云计算行业产业链简介
7.1.2云计算行业产业链特征分析
7.2上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7.2.1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7.2.2上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7.3下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7.3.1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7.3.2下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八章中国云计算行业投资分析
8.1中国云计算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8.1.1政策扶持力度
8.1.2技术成熟度
8.1.3社会综合成本
8.1.4进入门槛
8.1.5潜在市场空间
8.2中国云计算行业投融资分析
8.2.1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8.2.2行业外资进入状况
8.2.3行业并购重组分析
8.3中国云计算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九章中国云计算行业投资风险及建议
9.1中国云计算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9.1.1经济环境风险
9.1.2政策环境风险
9.1.3市场环境风险
9.1.4其他风险
9.2中国云计算行业投资建议
9.2.1总体投资原则
9.2.2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建议
9.2.3企业战略选择建议
9.2.4区域投资建议
9.2.5细分领域投资建议
第十章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10.1国际云计算市场发展预测
10.1.1云计算将成为主要IT平台
10.1.2欧洲云计算服务总收入预测
10.1.3“云计算”将为全球创造巨大社会效益
10.1.4全球云计算服务器收入预测
10.1.5全球云管理软件市场预测
10.1.6未来全球云计算市场发展预测
10.2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0.2.1我国云计算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10.2.2未来云计算成我国经济变革新引擎
10.2.3中国云计算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0.2.4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预测
10.3中国云计算重点应用领域预测
10.3.1媒体领域
10.3.2教育行业
10.3.3政府行业
10.3.4电信行业
10.4中国重点区域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
10.4.1上海市
10.4.2北京市
10.4.3广州市
10.4.4成都市
10.4.5哈尔滨
10.4.6内蒙古自治区
(GYZJY)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请放心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