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电梯行业经营模式分析:生产制造转向综合服务(图)


        (1)基本经营模式

        国际成熟市场的电梯企业以综合服务型的经营模式为主,随着我国电梯行业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电梯标准的逐渐提高,电梯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电梯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提升电梯综合服务能力,经营模式逐渐由生产制造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型。

        国际知名的电梯企业对电梯综合服务非常重视。原因之一是电梯产品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除了取决于电梯产品的制造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安装、维修和保养服务的质量;二是欧美成熟市场经过多年发展电梯保有量较大且大部分电梯使用年限较长,改造和维保市场需求较大,因此,综合服务既保障电梯产品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达到监管要求,也构成电梯企业主要的、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国电梯企业对电梯综合服务也越来越重视:

        第一,在我国,电梯作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得到监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陆续颁布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在内的多项法律法规,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陆续新制修订了多项标准,电梯整机企业保障后期用户正常使用是法规明确的责任;

        第二,我国电梯产量在持续30多年两位数增长后,截至2014年末,在国内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电梯保有数量已经接近360万台,保有量全球第一2。作为垂直运输交通设备,电梯保持正常运行需要及时维修服务,电梯后市场服务需求非常巨大;另外,在维护得当的情况下,电梯的工作量可以持续20年以上,因此,电梯后市场是一个存在巨大商机的市场;

        第三,随着新梯市场竞争加剧,电梯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发力电梯后市场、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有助于企业形成新的利润来源,获得稳定的收入,同时,通过服务树立品牌形象,有利于促进销售,实现由生产制造业向生产服务业转型,符合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导向。可见,无论从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还是从我国电梯行业监管体系及发展状况来看,综合服务型经营模式是降低经营风险、挖掘企业潜力、提升竞争能力、增加销售收入的重要手段,对企业长期生存与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2)电梯行业其他经营模式

        就生产方式而言,电梯是非标准化产品,通常采用定制化方式生产,即电梯生产的最大特点就是针对每个建筑物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做。电梯是垂直交通工具,在设计、生产电梯前,电梯企业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充分的交通分析,然后才能确定电梯的速度、负载量等基本参数,尤其对于超高层建筑,需要从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的关系、建筑物内的人口分布、楼房内相互间的客流情况、客流高峰期的电梯使用状态、电梯井道的占用面积、抗震、消防、建筑物的振动幅度等角度确定电梯的各项参数,如配置、负载量、速度、控制方式、台数等,因此,电梯的设计方案非常重要,同时也形成了电梯的定制化生产方式。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电梯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就制造场所而言,电梯是在两个不同地点进行生产、安装的特种设备。通常情况下,电梯先在制造厂加工、装配好部分零部件,然后在使用现场总安装,经质监局特检院检验合格、发给使用标志后,才能真正称为合格产品。因此,电梯的生产与安装对于电梯的安全来说同等重要,电梯电梯企业除了必须具备生产标准,还应具备安装规范及操作流程。

        就生产组织方式而言,电梯的零部件很多,电梯企业一般以总装集成方式组织生产,因此,电梯企业的产能、产量除了与生产设备、生产场地面积、员工人数等因素有关以外,主要与自制率、外购/外协率,即外购或外协的零部件比例有关。零部件专业化生产对提高电梯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电梯技术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自主生产核心零部件有利于电梯企业对品质、成本、核心技术的掌控,国际知名电梯企业,如奥的斯、三菱就采取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的方式。近年来,有实力、有规模的本土企业也开始涉足或加大核心零部件,如控制系统、驱动主机的自制率,以及增加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投入,这将有利于本土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电梯后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

        就研发模式而言,国际知名电梯企业的技术研发平台一般分为基础技术平台及具体应用设计平台。电梯融合了光、电、磁、声、材料、空气动力、机械、通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众多专业知识,是集合了多门学科的高科技产品。只有掌握多门学科的最新技术成果,才能将其应用到电梯行业,构建具有领先优势的基础技术平台,真正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本土企业在技术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差距仍然较大,超高层电梯等高端产品、重大创新产品及技术仍掌握在国际知名企业手里,关键零部件仍依赖外资企业。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中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在具体应用设计方面有所突破,如在曳引系统设计方面,它是电梯的重要设计环节,关系到电梯的正常、平稳、连续运行,是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本土企业在曳引系统设计方面的技术突破能够使电梯运行更平稳、安全,并有效降低能耗。

        就维保模式而言,目前我国电梯维保以非厂家维保为主,其原因一是与维保观念有关,二是与我国的物业管理现状有关,一般情况下,物业由物业公司管理,业主付费,而物业公司又经常更换,因此物业公司更倾向选择收费低廉的维保公司,而且费用越低越好,造成规范的电梯生产厂家难以进入售后服务领域。目前国际知名企业已经开始采用远程监控技术对电梯全程监控、消除故障、远程解决问题,通过技术手段,突破、介入维保服务市场。本土企业也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开发研制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提高电梯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电梯运行、使用、维保等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