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新药上市加速的一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临床急需和自主创新药品在我国的上市,以满足广大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据“医学界”统计,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全年共有48款创新药在我国获批上市(不包括新增适应证、更换剂型)。从适应证分布来看,肿瘤领域新增新药最多,为18个,其次为感染11个,呼吸5个,神经3个,疫苗、血液和心血管领域各2个。
在48种新药之中,国产新药12个,占总数的25%,其中肿瘤领域国产新药比例最大,占肿瘤新药总数的1/3,且以生物药为主。从创新药所属企业上看,吉利德、默沙东、罗氏、赛诺菲新药上市数量均不少于3个,成为本年度新药上市最大赢家。
二、行业需求情况
创新药的本质是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创新药的发展与疾病谱的变迁互为因果:一方面疾病谱的变迁导致创新药向特定领域发展,另一方面创新药的发展又使相关疾病被有效控制,使预期寿命延长的同时带来了在高龄人口中更容易产生的疾病(aging-relateddisease),从而改变了原有的疾病谱。
免疫疗法、细胞治疗的面世,使癌症变成慢性病成为可能,人类平均预期寿命有望从80岁提高到90岁,即时阿兹海默病可能成为制约人类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
可以看出创新药的主线是攻克致死性疾病延长预期寿命,以延长预期寿命为目的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品种。
从FDA批准新药按治疗领域分类也可以看出,60、70年代新上市的抗感染、麻醉剂创新药数量还比较多,80年代后新药数量极少,说明该领域现有的药物已经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大幅优于现有药物的创新药出现概率较低。
治疗心脑血管领域的创新药数量一直较多,70年代末期开始至90年代达到上市高峰;抗肿瘤药物新药数量在90年代之前都较少,因为当时主要以广谱的化疗药物为主,2000年之后,受益于小分子靶向药与单抗类药物,抗肿瘤新药数量加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获批数量最多的病种。
三、市场格局分析
当前,中国创新药研发主体主要包括科研院所和高校、制药企业、生物科技公司、CRO、外企在华研发中心等。 与美国药物研发主要依靠制药企业不同, 过去的许多年,科研院所和高校是中国药物研发的主体,企业在药物研发中的力量薄弱。近年来,药物研发的格局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外企在华研发中心由兴起到裁撤,制药企业、 CRO 等非学术、非官方力量发展迅速,生物科技公司成为后起之秀。随着产业的繁荣发展, 国内创新药正在呈现出“一超多强” 的竞争态势。
从新药IND的数量来看,2017-2018年恒瑞医药进入研发加速期, 但众多Biotech同样发展迅速。 以恒瑞医药IND占比为例, 2017年, 恒瑞IND占国内的比例为10%, 而2018年比例为4%。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