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省区占有全国约98%的锡资源储量。中国锡矿矿产地分布于15个省(区),锡矿查明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云南(26%)、广西(20%)、湖南(19%)、内蒙古(16%)、广东(12%)和江西(5%),这六省区锡矿资源储量约占全国98%。
图:中国锡矿资源分布图
图:中国锡矿资源储量六大省区占比98%
储量高度集中,大、中型矿床多。如前所述,我国锡矿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内蒙古、江西6个省区。同时,我国锡矿大、中型矿床多,尤以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最为著名,是世界级的多金属超大型锡矿区,个旧和大厂二个地区的储量就占了全国总储量的40%左右。
以原生锡矿为主,共伴生组分多。在全国总储量中,原生锡矿占80%,砂锡矿仅占16%;我国锡矿作为单一矿产形式出现的只占12%,作为主矿产的锡矿占全国总储量的66%,作为共伴生组分的锡矿占全国总储量的22%。共生及伴生的矿产有铜、铅、锌、钨、锑、钼、铋、银、铌、钽、铍、铟、镓、锗、镉,以及铁、硫、砷、萤石,等等。
矿床受大地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其往往沿特定大地构造部位呈带状分布。中国的原生锡矿床分成三大类别:与花岗质岩类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火山-潜火山岩有关的矿床,与沉积再造或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其中,以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为最重要,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等世界级超大型锡矿皆属此类。
中国锡精矿产量不及预期,环保督察压制矿山复产
2016年锡精矿产量下滑,精锡产量相对稳定。2015年底锡价跟随大宗商品暴跌,锡价位于底部区域之时曾出现全行业亏损,上游锡矿山难以为继,国内主要冶炼厂开始纷纷缩减原料和产品库存,同时采取了减产减员措施,进而影响2016年锡产量。高成本矿山因前期价格低迷进行减产或停产。其中个旧大部分民营矿山均已停产,当地出矿量大幅减少;云锡公司的部分矿山也因为成本原因而停产;湖南郴州三十六湾地区最大的矿业公司——南方矿业受环保整顿因素影响,精矿供应主要来自当地矿主和贸易商的库存;此外还有一些伴生锡精矿也因为金属价格的整体下跌而出现减产。
主要精锡生产企业曾宣布联合减产。2016年1月14日中国锡行业骨干曾发表联合倡议书,为积极应对锡行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响应国家"供应侧改革"的号召,实现中国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宣布2016年减少精锡产量1.7万吨,减产比例达到年产量占比10.3%,对2016年上半年精锡产量造成影响。
此外,工信部2016年发布《锡行业规范条件》,对矿山规模及环保要求做出规定。其中矿山建设规模不得低于6万吨/年矿石,矿山最低服务年限、露天开采矿山应在6年以上,地下开采以及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的矿山应在10年以上,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环保方面,企业应办理《排污许可证》,并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对所有锡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经环境保护部门验收不得正式投产。
图:中国锡精矿产量下滑
图:中国精锡产量相对稳定
国内锡供给展望:锡精矿资源短缺,锡冶炼仍然过剩
锡资源方面,与印尼类似,同样面临锡储采比低,品位下降的情况,对外依赖度加大。一是由于前期过度和低效的开采导致高品位锡资源流失,目前采矿活动大部分已经过渡到地下坑采,矿石成分也日益复杂;二是勘探进度较为滞后,通常围绕现有矿山周边进行。长期来看,即使2017年有个别因环保原因停产的矿山将恢复生产,但尚无迹象证明国内矿山产量将大幅增加,矿企关注的重点是提高效率和延长矿山寿命,而非产能的扩张。由于国内锡精矿产量难以满足精锡生产需要,锡精矿进口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锡精矿进口原料的来源仍以从缅甸为主,占进口量99%以上。
图:中国锡精矿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
中国精锡出口关税确定取消,国内定价权提升。2017年初,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确认中国精锡出口10%的关税已经取消。该关税自2008年开始征收,每年更新一次,随着国内精锡消费需求的提升,中国从精锡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关税取消也符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我们认为短期内国内企业将适度观望,逐渐适应关税取消后的市场,长期看取消精锡出口关税将消除出口壁垒,促进国内外锡锭流通,加强伦锡、沪锡价格联系,增强国内定价权,增加套利交易的机会。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报告书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国锡矿行业总概
第一节中国锡矿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中国锡矿的分布与富集区
第三节中国锡矿的特点
第四节中国锡矿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2017年世界锡矿行业发展市场状况分析
第一节2017年世界锡矿行业概况
第二节2018-2023年世界锡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7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分析
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三、对外贸易变化分析
第二节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二、锡矿市场国家宏观发展规划调控方向
三、锡矿进出口政策分析
四、其他政策分析
第三节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安全生产分析
二、环境保护分析
第四章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2017年中国锡矿产品行业生产分析
第二节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7年中国锡矿市场供给分析
第二节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第三节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市场进入/退出难度
第六章2015-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消费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总消费量分析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消费特点与消费趋势分析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市场价格变动分析
第四节2018-2023中国锡矿行业消费量预测
第七章2017年中国锡矿价格概述
第一节2017年中国锡矿市场销售价格变化情况
第二节2017年中国锡矿市场采购价格变化情况
第三节影响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四节2018-2023年价格趋势分析
第八章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进出口贸易状况分析
第一节2017年中国锡矿进出口量值分析
第二节2017年中国锡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三节2018-2023年中国锡矿进出口预测分析
第九章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的发展周期
一、锡矿行业的经济周期
二、锡矿行业的增长性与波动性
第二节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第三节2017年中国锡矿行业国际竞争者的影响
一、国内锡矿企业的SWOT
二、国际锡矿企业的SWOT
第十章2017年中国锡矿优势企业竞争力与关键性财务分
A、云南锡业集团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B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C广西有色栗木矿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D平桂矿务局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2018-2023年中国锡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8-2023年中国锡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8-2023年中国锡矿行业发展分析
二、中国锡矿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二节2018-2023年锡矿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2018-2023年行业供应预测
二、2018-2023年行业需求预测
三、2018-2023年行业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四、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第三节2018-2023年中国锡矿行业竞争格局预测
第十二章2018-2023年中国锡矿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2018-2023年中国锡矿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2018-2023年锡矿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规模的发展及投资需求分析
二、总体经济效益判断
三、与产业政策调整相关的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2018-2023年中国锡矿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生产安全风险及威胁
第十三章2018-2023年中国锡矿企业发展战略与专家建议分析
第一节2018-2023年中国锡矿企业战略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
二、市场机会分析
三、市场威胁分析
四、竞争地位分析
第二节专家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2015-2017年我国锡精矿产量统计
图表22015-2017年全球锡精矿行业产量分析
图表32018-2023年全球锡精矿行业产量预测
图表42015-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52017年2季度—2017年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率(%)
图表6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月度同比)
图表72015-201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更多图表详见正文( GSLWK)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并有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