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述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1.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1.1.2 循环经济的原则
1.1.3 循环经济的优势
1.1.4 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1.2 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2.1 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1.2.2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1.2.3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求
1.2.4 在生态协调中发展的要求
1.2.5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6 可有效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1.3 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
1.3.1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1.3.2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特征
1.3.3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类型
1.3.4 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
1.3.5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1.3.6 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机制
第二章 2016-2019年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经验
2.1 国际循环经济发展综况
2.1.1 国际循环经济的发展起源
2.1.2 各国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布局
2.1.3 各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律分析
2.1.4 全球再生资源回收产值规模
2.1.5 主要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2.1.6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2.1.7 欧盟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2 典型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案例及启发
2.2.1 荷兰循环经济发展案例
2.2.2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特点
2.2.3 丹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2.4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2.5 其他国家典型发展案例
2.2.6 国际循环经济发展经验
第三章 2016-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分析
3.1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运行状况
3.1.1 产业发展历程
3.1.2 产业发展阶段
3.1.3 阶段成果分析
3.1.4 区域发展格局
3.1.5 产业发展特色
3.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效率对比
3.2.1 指标体系构成
3.2.2 效率指标分析
3.2.3 效率变化趋势
3.2.4 细分指标分析
3.3 互联网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3.3.1 互联网的融合渗透加快
3.3.2 搭建循环经济网络服务平台
3.3.3 循环经济网络融资平台分析
3.3.4 “互联网+”资源再生模式
3.4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建设状况
3.4.1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3.4.2 循环经济试点开展状况
3.4.3 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3.4.4 循环经济试点经验总结
3.4.5 循环经济试点典型模式
3.5 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
3.5.1 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
3.5.2 循环经济是最佳转型模式
3.5.3 循环经济应用的典型实践
3.6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3.6.1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3.6.2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3.6.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3.6.4 循环经济调控政策的问题
3.7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3.7.1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3.7.2 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路径
3.7.3 逐步完善循环经济调控政策
3.7.4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3.7.5 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
3.7.6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3.7.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要点
3.7.8 进一步需要提高公众参与度
第四章 2016-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的政策环境
4.1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解读
4.1.1 发布意义
4.1.2 主要内容
4.1.3 亟待完善
4.1.4 修订方向
4.2 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政策分析
4.2.1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4.2.2 完善城市循环发展体系
4.2.3 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4.2.4 强化循环经济制度供给
4.2.5 激发循环经济发展新动能
4.2.6 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行动
4.2.7 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4.3 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体系分析
4.3.1 政府部门支持
4.3.2 税收优惠政策
4.3.3 财政扶持政策
4.3.4 地区立法推进
4.4 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4.4.1 节能减排工作方案解读
4.4.2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部署
4.4.3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政策
4.4.4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4.4.5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
4.4.6 多项政策聚焦垃圾分类
4.4.7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政策
4.5 地区循环经济政策规划分析
4.5.1 长三角
4.5.2 甘肃省
4.5.3 河南省
4.5.4 宁夏自治区
4.5.5 山东省
4.5.6 山西省
4.5.7 四川省
4.5.8 江西省
4.5.9 张家港市
第五章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源头——资源节约产业
5.1 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5.1.1 资源节约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5.1.2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基础
5.1.3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5.1.4 循环经济助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5.2 水资源节约行业分析
5.2.1 节水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5.2.2 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状况
5.2.3 农业节水行业发展状况
5.2.4 工业节水行业发展状况
5.2.5 城市节水市场潜力分析
5.2.6 节水服务产业发展机制
5.2.7 节水企业项目投资动态
5.2.8 节水产业总体发展规划
5.2.9 节水产业迎来利好政策
5.3 能源节约相关产业运行状况
5.3.1 工业节能状况发展分析
5.3.2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
5.3.3 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
5.3.4 配电网节能市场空间
5.3.5 建筑节能市场发展分析
5.3.6 余热发电关注度上升
5.3.7 节能产业未来发展规划
5.4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行业分析
5.4.1 节约用地得到社会重视
5.4.2 节地技术和模式分析
5.4.3 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布局加快
5.4.4 各地建设用地节约指标公布
5.4.5 节地技术及模式的发展对策
5.4.6 节约用地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第六章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基础——资源分类回收产业
6.1 资源回收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6.2 2016-2019年中国资源回收产业状况分析
6.2.1 资源回收渠道
6.2.2 资源回收规模
6.2.3 行业发展问题
6.2.4 行业发展展望
6.3 2016-2019年中国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分析
6.3.1 垃圾分类回收流程
6.3.2 行业政策环境优化
6.3.3 垃圾分类细分行业
6.3.4 垃圾分类发展现状
6.3.5 企业市场布局情况
6.3.6 重点区域发展状况
6.3.7 行业发展主要问题
6.3.8 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6.3.9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6.4 中国细分资源品种回收状况分析
6.4.1 钢铁回收
6.4.2 有色金属回收
6.4.3 塑料回收
6.4.4 废纸回收
6.4.5 轮胎回收
6.4.6 电池回收
6.4.7 玻璃回收
6.5 可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分析
6.5.1 分散型网络模式
6.5.2 层级型网络模式
6.5.3 柔性管理模式
6.5.4 点对点回收模式
6.5.5 承包协议模式
6.5.6 模式对比分析
6.5.7 模式改进建议
6.6 “互联网+资源回收”发展模式
6.6.1 发展背景
6.6.2 模式介绍
6.6.3 发展案例
6.6.4 问题和建议
第七章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核心——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
7.1 资源循环再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7.2 2016-2019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分析
7.2.1 行业发展特点
7.2.2 行业发展现状
7.2.3 产值规模状况
7.2.4 产业重点布局
7.2.5 企业运行状况
7.2.6 产业发展困境
7.2.7 产业发展对策
7.3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财务状况
7.3.1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经济规模
7.3.2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7.3.3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7.3.4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7.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
7.4.1 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7.4.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特点
7.4.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4.4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
7.4.5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析
7.4.6 秸秆生物质的能源化应用
7.4.7 秸秆综合利用率状况分析
7.4.8 各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7.4.9 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案例分析
7.4.10 农业废弃物利用问题及措施
7.5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
7.5.1 工业固体废物的内涵及分类
7.5.2 一般工业固废产量及利用状况
7.5.3 大宗工业固废产量及利用状况
7.5.4 工业危险废物产量及利用状况
7.5.5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研发进展
7.6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
7.6.1 生活垃圾产生量规模
7.6.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7.6.3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
7.6.4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比率
7.6.5 垃圾焚烧发电产业规模
7.6.6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7.6.7 生活垃圾发电市场预测
7.7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
7.7.1 建筑垃圾产量规模
7.7.2 建筑垃圾处理规模
7.7.3 建筑垃圾再利用规模
7.7.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益
7.7.5 建筑垃圾资源化获得政策支持
7.7.6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动态
7.7.7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建议
7.7.8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发展机遇
第八章 2016-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相关热点产业分析
8.1 雨水循环利用产业分析
8.1.1 雨水利用产业发展阶段
8.1.2 雨水利用技术应用情况
8.1.3 雨水回收利用发展现状
8.1.4 海绵城市运行原理分析
8.1.5 海绵城市建设规模分析
8.1.6 海绵城市迎来政策机遇
8.2 土壤修复产业分析
8.2.1 行业政策扶持
8.2.2 行业需求延伸
8.2.3 市场规模分析
8.2.4 企业发展分析
8.2.5 细分市场分析
8.2.6 产业发展对策
8.2.7 技术发展趋势
8.3 废弃电器电子资源化利用产业
8.3.1 行业扶持政策
8.3.2 行业管理标准
8.3.3 产品回收规模
8.3.4 产品处理规模
8.3.5 资源化处理状况
8.3.6 基金补贴制度
8.3.7 行业发展前景
8.4 报废汽车回收与资源化处理行业
8.4.1 行业利好政策
8.4.2 汽车保有量规模
8.4.3 行业发展阶段
8.4.4 回收规模分析
8.4.5 资源化利用状况
8.4.6 竞争主体分析
8.4.7 行业投资前景
8.5 报废机床回收再制造行业
8.5.1 机床工业运行
8.5.2 政策环境分析
8.5.3 行业发展综况
8.5.4 市场需求环境
8.5.5 发展困境及对策
8.5.6 行业发展前景
8.5.7 未来发展趋势
第九章 2016-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
9.1 煤炭产业
9.1.1 产业运行状况
9.1.2 发展意义分析
9.1.3 循环经济模式
9.1.4 循环经济困境
9.1.5 循环发展路径
9.1.6 循环发展方向
9.1.7 发展案例分析
9.2 钢铁产业
9.2.1 产业运行状况
9.2.2 循环发展需求
9.2.3 技术研发动态
9.2.4 循环发展困境
9.2.5 循环发展路径
9.2.6 循环发展战略
9.2.7 发展案例分析
9.3 石化产业
9.3.1 产业运行状况
9.3.2 循环发展需求
9.3.3 区域发展动态
9.3.4 循环发展困境
9.3.5 循环发展对策
9.3.6 循环发展路径
9.3.7 发展案例分析
9.4 电力产业
9.4.1 产业运行状况
9.4.2 循环发展需求
9.4.3 火电循环发展
9.4.4 循环发展优势
9.4.5 企业发展方向
9.4.6 循环发展路径
9.5 纺织产业
9.5.1 产业运行状况
9.5.2 循环发展需求
9.5.3 循环发展领域
9.5.4 循环发展技术
9.5.5 废物处理模式
9.5.6 资源回收利用
9.5.7 智能生产制造
9.5.8 项目发展动态
9.5.9 循环发展路径
9.6 化纤产业
9.6.1 产业运行状况
9.6.2 化纤循环经济
9.6.3 再生化纤现状
9.6.4 再生化纤布局
第十章 2016-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10.1 国际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10.1.1 德国全面发展模式
10.1.2 日本政府推进模式
10.1.3 丹麦系统发展模式
10.1.4 美国循环消费模式
10.2 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面
10.2.1 企业循环模式
10.2.2 园区循环模式
10.2.3 社会循环模式
10.3 循环经济的PPP融资模式
10.3.1 PPP模式的基本分类
10.3.2 PPP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10.3.3 PPP应用于循环经济产业
10.3.4 PPP应用于循环经济项目
10.3.5 PPP项目规范管理加强
10.3.6 PPP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10.4 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模式
10.4.1 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10.4.2 国内绿色金融发展提速
10.4.3 国内绿色金融发展特点
10.4.4 绿色金融助力循环经济
10.4.5 绿色金融试验区设立计划
10.4.6 绿色金融应用案例分析
10.4.7 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10.4.8 绿色金融发展趋势预测
10.5 循环经济供应链金融模式
10.5.1 供应链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10.5.2 循环经济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10.5.3 供应链金融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10.5.4 供应链金融体系应用问题
10.5.5 供应链金融体系应用建议
10.6 循环经济退税贷融资模式
10.6.1 模式发展概况
10.6.2 案例发展分析
10.6.3 模式发展展望
第十一章 2016-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分析
11.1 产业园区的循环发展机制分析
11.1.1 问题提出
11.1.2 解决思路
11.1.3 内容及做法
11.1.4 推进步骤
11.1.5 风险及保障机制
11.1.6 适用范围
11.2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综况
11.2.1 园区规模分布
11.2.2 园区发展特点
11.2.3 示范项目分布
11.2.4 园区发展模式
11.2.5 园区评价体系
11.2.6 园区发展要求
11.2.7 园区发展环节
11.2.8 园区发展障碍
11.2.9 发展战略选择
11.3 园区循环化发展改造分析
11.3.1 园区改造发展契机
11.3.2 化工园区循环改造
11.3.3 钢铁园区循环改造
11.3.4 纺织印染园循环改造
11.4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分析
11.4.1 指导意见发布
11.4.2 基地建设意义
11.4.3 总体发展要求
11.4.4 总体建设目标
11.4.5 重点任务分析
11.5 典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1.5.1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11.5.2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
11.5.3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园区
11.5.4 河北桑德循环经济产业园
11.5.5 邵阳桑德循环经济产业园
11.5.6 高邮苏中循环经济产业园
11.5.7 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
11.5.8 四川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
11.6 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投资动态分析
11.6.1 马钢皖北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6.2 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6.3 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动态
11.6.4 海外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动态
11.6.5 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合作动态
11.6.6 金岩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动态
11.6.7 鲁抗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动态
第十二章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重点企业项目投资案例深度解析
12.1 格林美绿色拆解循环再造车用动力电池包项目
12.1.1 项目基本情况
12.1.2 项目投资价值
12.1.3 项目实施安排
12.1.4 项目投资估算
12.1.5 项目经济效益
12.2 三聚环保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
12.2.1 项目投资背景
12.2.2 项目基本情况
12.2.3 项目投资价值
12.2.4 项目经济效益
12.2.5 项目投资风险
12.3 株冶集团电铅及稀贵综合回收项目
12.3.1 项目投资背景
12.3.2 项目基本情况
12.3.3 项目投资主体
12.3.4 项目投资价值
12.3.5 项目投资风险
12.4 兰太实业氯化异氰尿酸废水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12.4.1 项目基本情况
12.4.2 项目投资必要性
12.4.3 项目投资可行性
12.4.4 项目投资价值
12.4.5 项目投资风险
12.5 正平股份城市建筑垃圾及尾矿回收处理再利用项目
12.5.1 项目基本情况
12.5.2 项目投资价值
12.5.3 项目投资概算
12.5.4 项目实施安排
12.5.5 项目经济效益
12.5.6 项目投资风险
第十三章 2016-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投融资分析
13.1 循环经济产业投融资特点
13.1.1 产业融资特征与需求
13.1.2 投融资主体日趋广泛
13.1.3 产业融资方式创新
1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融资分析
13.2.1 融资方式
13.2.2 融资困境
13.2.3 融资建议
1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融资路径分析
13.3.1 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
13.3.2 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
13.3.3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13.3.4 完善投融资数据统计
13.4 完善循环经济金融市场建设
13.4.1 继续完善主板市场
13.4.2 发展创业板市场
13.4.3 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13.4.4 创立循环经济投资基金
第十四章 2020-2026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的投资建议
14.1 中国循环经济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14.1.1 市场机会矩阵分析
14.1.2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14.2 中国循环经济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14.2.1 经济因素
14.2.2 政策因素
14.2.3 市场因素
14.2.4 需求因素
14.2.5 技术因素
14.3 中国循环经济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4.3.1 技术壁垒
14.3.2 资金壁垒
14.3.3 政策壁垒
14.4 2020-2026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14.4.1 市场风险
14.4.2 技术风险
14.4.3 信息风险
14.4.4 环境与健康风险
14.4.5 道德风险与制度风险
14.4.6 风险叠加与相互作用
14.4.7 风险预防及应对措施
第十五章 2020-2026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5.1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及趋势分析
15.1.1 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15.1.2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
15.1.3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前景
15.1.4 循环经济产业融合趋势
15.1.5 循环经济重点发展环节
15.1.6 循环经济产业方向分析
15.1.7 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15.1.8 产业互联网化趋势渐强
15.2 “一带一路”下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15.2.1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及意义
15.2.2 沿线国家投资规模逐渐上升
15.2.3 循环经济契合科学建设要求
15.2.4 “一带一路”循环经济产业联盟
15.2.5 推广应用循环发展模式的路径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附录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
附录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附录五: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名单
图表目录
图表1 循环经济系统
图表2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图表3 循环经济产业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表4 国外主要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析
图表5 欧盟《循环经济计划》四大行动领域
图表6 德国垃圾处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图表7 城市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8 2016-2019年中国各省市循环经济技术效率
图表9 2016-2019年中国省域城市循环经济效率均值
图表10 2019年中国31个省市城市循环经济效率
图表1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版)
图表12 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单位的公示名单
图表13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政策
图表14 我国垃圾分类宏观政策汇总
图表15 46个试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方式及处罚措施汇总(一)
图表详见报告正文……(GY YXY)
【简介】
中国报告网是观研天下集团旗下打造的业内资深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供商与综合行业信息门户。《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深度研究与盈利前景预测》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