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作 为从制造业内部分离、独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为生产性服务业 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而生产性服务业以其高度的创新性、广泛渗透性、深度产业关联性和效率倍增性等优势,支撑和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中国制造面临创新不足和附加值低下的现实矛盾,日益受到内部的资源环境制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制造业的知识水平,扩大制造业的赢利能力,为制造业带来较高的外部性知识收益。
报告大纲:
第一章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二、服务外包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途径
三、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态势明显
四、创新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五、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第二节 国内外典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群
一、美国硅谷:围绕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二、英国:围绕生物技术产业的生产性服务集群
三、意大利: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集群
四、上海:以开发区为载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第三节 国内外主要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特色产业集群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专业化人才资源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第二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介绍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三、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发展特点
第二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成就
一、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二、与制造业融合加速,重点行业快速发展
三、集群发展趋势显现,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
四、生产性服务业引起外资关注,成为投资新热点
(一)北京利用外资实现双增长,60%投向生产性服务业
(二)上海利用外资再破百亿创新高,生产性服务业亮点迭出
(三)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珠三角地区投资新特点
(四)山东省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步伐加快
第三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面临问题分析
一、规模相对较小,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缺少协作与分工
第三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与2015年展望
一、回顾2014年的宏观经济
二、2015年经济展望及面临的风险因素
第二节 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2015年展望
一、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
二、2015年世界经济运行特征
三、全球复苏形势曲折向好
第四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第二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政策解读
第五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13-201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统计及增长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3-201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增加值统计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三、批发和零售业
四、金融业
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第三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构成分析
第六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统计分析
一、2013-201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统计分析
二、2013-201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法人单位数量统计分析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三)批发和零售业
(四)金融业
(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第二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数统计分析
一、2013-201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数统计分析
二、2013-201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就业人员数统计分析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三)批发和零售业
(四)金融业
(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三、2015年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就业人员数统计
第三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分析
一、2013-201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分析
二、2013-201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分析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三)批发和零售业
(四)金融业
(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第七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进出口现状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分析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按行业分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统计分析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资统计分析
第八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中国各省市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一、中国各省市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行业产值统计分析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各地区生产总值分析
三、批发和零售业各地区生产总值分析
四、金融业各地区生产总值分析
第二节 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统计分析
一、中国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统计分析
二、中国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法人单位数统计分析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三)批发和零售业
(四)金融业
(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第九章 地方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分析
第一节 产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一、“双驱动”发展模式
二、“双支柱”发展模式
第二节 重点细分产业选择
第三节 重大专项制定
一、产业载体建设工程
二、跨国企业引进工程
三、信息化推广工程
四、人才体系建设工程
五、科技创新成果建设工程
第十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一)公司财务状况
(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一)科技创新优势
(二)运维理念优势
四、公司发展战略
第二节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一)公司财务状况
(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
(一)研发管理
(二)高端装备生产能力
(三)市场营销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三节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一)公司财务状况
(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
(一)技术优势
(二)人力资源
(三)品牌优势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四节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一)公司财务状况
(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
(一)强大的服务网络
(二)完善的资金配套
(三)专业的服务团队
(四)先进的物流能力
(五)领先的信息系统
(六)现代化供应链基地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一)开源节流,全力推行精细化管理
(二)加强加快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加深客户关系管理
(四)完善和加强公司内控管理
第十一章 金融危机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投资分析及建议
第一节 投资机遇分析
一、产业转移是中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机遇
二、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契机
三、“两化融合”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两化融合”催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二)“两化融合”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升级
(三)“两化融合”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市场需求
(四)“两化融合”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二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面临挑战分析
第十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政策趋势
一、结构性政策引导力度不足
二、部门政策亟需调整
(一)价格政策
(二)税收政策
三、部分政策缺位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未来投资战略重点分析
一、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二、金融业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五、商务服务业
第四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保障措施
一、转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观念
二、大力发展民营生产性服务业
三、协调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四、优化生产布局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六、优化外部环境
第十三章 建议
一、规范市场管理,完善市场准入
二、加大税收扶持,完善价格政策
三、合理安排土地供应,降低生产服务业成本
四、拓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五、强化地区合作,促进产业集群
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七、推进标准化建设,发展服务外包
图表详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