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塑料薄膜行业需求强劲 包装为最大应用领域 产品绿色化是主流

        塑料薄膜具有防潮抗氧、气密性好、轻质透明、韧性良好等优异性能,用途广泛,多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电气、农业生产、医疗药品等领域。塑料薄膜产品多样,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分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等类型;根据用途划分,又可分为农用薄膜、包装薄膜、透气薄膜、水溶薄膜、压电薄膜等类型。

塑料薄膜产品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塑料薄膜行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企业数量与产能规模大幅提升,产量逐年提高,产品功能更加多样化。从塑料薄膜的生产成本来看,聚乙烯、聚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材料成本占比最大,高达84.5%,能源成本占比为8.5%,人工成本占比为5.0%,其他成本占比为2.0%。

塑料薄膜产品成本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在下游应用领域方面,塑料薄膜主要涉及包装行业、农业及工业三个行业,其中包装领域的塑料薄膜应用占比过半,为55.6%,农业占比为31.5%,工业占比9.7%。


中国塑料薄膜下游应用领域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我国塑料薄膜制造企业数量较多,产量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塑料薄膜产量为1594.62万吨,同比增长16.35%。截至2020年1-7月,中国塑料薄膜产量为803.4万吨,同比下降1.7%。另外,我国塑料薄膜行业营业收入总体呈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塑料薄膜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累计营业收入2704.93亿元,同比增长4.26%。截至2020年1-3月,中国塑料薄膜制造完成累计主营业务收入510.62亿元,同比下降18.28%。

2014-2020年1-7月中国塑料薄膜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包装联合会、国家统计局

2014-2020年1-3月中国塑料薄膜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包装联合会

        包装行业作为塑料薄膜的最大应用领域,包括食品保鲜膜、饮料包装、物流包装等诸多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推动我国塑料薄膜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塑料薄膜包装行业需求量增长至1158.19万吨。

2014-2019年中国塑料薄膜包装行业需求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塑料薄膜行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结构性供需矛盾问题严重。从企业看,我国塑料薄膜行业主要包括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规模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高端产品领域涉及度较高,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生产技术,其他中小型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也相对偏低。

中国塑料薄膜行业主要竞争企业介绍

公司名称

成立日期

公司简介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8

是中国最大的塑料制品企业之一,产品销售网络覆盖中国大部分省市,并且产品销往欧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其主导产品塑料薄膜是中国薄膜制造行业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之一,形成了产品多元化和规模化的格局

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

2000

是中国领先的塑料薄膜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可降解多功能塑料膜新材料系列,电子、化工、医药、军工膜基材系列,光转换农膜系列等,是国内生产装备最先进、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88

是中国塑料新材料行业、塑料薄膜行业的龙头企业,致力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的研发制造,研发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偏光膜和电容薄膜等新型塑料薄膜产品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建立渗析材料、电工材料、光学材料与阻隔材料四大系列产品为框架的产业布局

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

1995

由杜邦帝人薄膜中国有限公司和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创办,是当今中国产销规模最大和具有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主营产品为包装膜、工业膜、电子材料、影像膜、特种膜及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子电器、农业及包装行业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展望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塑料薄膜行业将加速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淘汰率将提升,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绿色材料将成为未来塑料薄膜产品发展的主流趋势。

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市场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T)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塑料薄膜市场调研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商机分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