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即饮咖啡市场规模分析:增速领跑饮料市场 行业增长空间大

       一、我国咖啡市场规模:年销售额预计突破千亿门槛,类比日本咖啡市场发展空间可观。

       2013年,我国咖啡市场总消费额约为160亿元,一直维持着20-30%的高速增长,2019年已达700亿规模,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100亿元。而全球咖啡市场规模已达12万亿,我国咖啡消费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空间。

2013-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消费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有研究表明,人均收入增长会促进咖啡消费,国民收入每上升5%,咖啡日常消费会增加2%-3%,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与消费者咖啡消费习惯的逐渐培养,我国咖啡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即饮咖啡市场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显示。参考与中国一样都是茶文化国家的日本,日本于1956年速溶咖啡正式进口,咖啡产业从0到1发展,随着日本经济逐渐发达,咖啡消费量从1960年代的25万袋增长至现在的700万袋。若假设我国咖啡消费习惯的培养速度与日本相同,则到2050年我国咖啡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2017年日本咖啡不同品类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二、我国人均咖啡销量:增速远超世界平均,相比发达地区仍处较低水平。

       我国咖啡行业起步较晚,且茶文化盛行,咖啡的市场接受度较欧美等发达地区仍属于较低水平,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咖啡人均消费量仅为德国的0.71%,美国的1.6%,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2018年全球各地区人均咖啡消费量对比

 数据来源:伦敦国际咖啡组织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咖啡文化认知的不断深入,我国咖啡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伦敦国际咖啡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咖啡年均消费量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平均2%的增速。

       三、我国即饮咖啡市场:引领软饮料增速,有望接替速溶咖啡市场。

       由于早年雀巢用速溶咖啡迅速攻占了我国的咖啡市场,速溶咖啡持续占据我国咖啡市场大半江山,2018年速溶咖啡、现制咖啡、即饮咖啡的消费分别占咖啡消费总量的71.8%、18.1%、10.1%。

       从现阶段来看,虽然即饮咖啡目前在份额上落后,但即饮咖啡做为细分产品,成本低、利润高,且其健康性和功能性符合当下的消费潮流。且速溶咖啡市场的品牌壁垒高、市场增速放缓,即饮咖啡已成为新晋咖啡产品聚集领域。

2018年我国咖啡市场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从软饮料的细分市场来看,2020年即饮咖啡仅占中国软饮料行业1.63%,最大细分市场为包装饮用水,占软饮料37.64%的市场份额,其次为即饮茶、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分别占19.64%、15.26%和14.33%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即饮咖啡的市场占有度处于低水平。

2020年中国软饮料行业销售额细分市场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但从各大细分市场近五年的增长来看,由于消费者对咖啡的接受程度提高,对即饮咖啡的需求增多,即饮咖啡成为近年来增长率最高的品类,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22%。

       据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球即饮咖啡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在所有软饮料中排名第一位,而我国总体咖啡市场增速仍高于全球水平,预计即饮咖啡在我国的市场规模增长仍将持续高于全球水平。

2015-2020年中国软饮料细分市场复合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我国即饮咖啡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也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019年我国人均即饮咖啡消费量仅为0.3升/年,对比日本24.8升/年、韩国7.3升/年仍有较大差距。对比之下,日本由于便利店以及无人售货机非常普及,即饮咖啡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

2019年中日咖啡饮用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一方面,速溶咖啡市场品牌壁垒高、增长速度放缓,未来增长空间较小,随着消费者付费能力提升,对于咖啡口味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虽然即饮咖啡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在份额上落后,但较速溶咖啡更便于携带,较咖啡厅资产更轻、运营成本更低,但随着咖啡消费多元化、产品差异化,加之咖啡在书店、电影院、商店等场景的融入,即饮咖啡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将为新晋咖啡产品聚集领域。

       随着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咖啡的品质要求升级,中国咖啡市场结构将逐渐向日本的咖啡市场结构倾斜,即现制咖啡和即饮咖啡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速溶咖啡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被吞噬。日韩两国软饮料市场都经历了即饮咖啡高速发展阶段,该趋势大概率会在中国重演。即饮咖啡消费进一步多元化、产品差异化,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xlx)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