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我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3—2012年,全国生物技术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15%左右,其中生物医药、生物塑料的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25%以上,2012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达到4695亿元。预计2013-2017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仍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到2017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为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中国生物技术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8)》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生物技术行业现状、生物技术场供需状况、生物技术产业链现状、生物技术重点企业状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生物技术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作了审慎的判断,为生物技术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为企业了解生物技术行业、投资该领域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1.1 生物技术的定义研究
1.1.1 生物技术的综合定义及特征
1.1.2 国外生物技术定义的比较
1.1.3 各国生物技术分类的比较
1.1.4 各国生物技术产业分类的比较分析
1.2 中国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1.2.1 国内对生物技术定义的研究
1.2.2 我国对生物技术的分类
1.2.3 现代生物技术及其特点
1.3 生物技术与军事发展分析
1.3.1 生物技术对军事发展的作用
1.3.2 部分军事生物技术简析
1.3.3 生物技术在军事上的几种可能应用
1.3.4 生物技术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应用
1.3.5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军事应用前景向好
第二章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全球生物技术发展综合分析
2.1.1 生物技术重整世界工业格局
2.1.2 全球生物技术科技发展状况
2.1.3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现状分析
2.1.4 全球生物技术公司经营好转
2.1.5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2.2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2.3 新加坡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2.4 欧洲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2.5 其它国家
2.5.1 日本:生物技术的发展
2.5.2 巴西:生物技术发展综合分析
2.5.3 印度: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凸显
2.5.4 韩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第三章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及其影响
3.1.1 国际经济形势
3.1.2 国内经济环境
3.1.3 生物技术与宏观经济关联分析
3.1.3.1 生物技术的经济应用领域
3.1.3.2 生物技术成启动未来经济的引擎
3.1.3.3 生物技术产业的经济问题解析
3.1.3.4 生物技术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1.3.5 生物经济的作用与趋势透析
3.1.4 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1.4.1 改善农业生产,解决食品短缺
3.1.4.2 提高生命质量,延长人类寿命
3.1.4.3 解决能源危机,治理环境污染
3.1.4.4 改造传统工业,促进绿色发展
3.2 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3.2.1 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政策导向分析
3.2.2 生物科技产业的政策扶持分析
3.2.3 生物科技政策对策建议分析
3.2.4 相关政策汇总
3.3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3.3.1 生物信息技术发展综述
3.3.1.1 生物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及发展
3.3.1.2 生物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分析
3.3.1.3 中国生物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3.3.1.4 网络环境下的生命科学和生物信息技术发展透析
3.3.2 生物实验技术发展分析
3.3.2.1 分离技术
3.3.2.2 分析
3.3.2.3 纯化
3.3.2.4 鉴定
3.3.2.5 成像
3.3.3 生物技术领域重点攻关课题研究进展分析
3.3.3.1 RNA研究
3.3.3.2 干细胞研究
3.3.3.3 基因治疗
3.3.3.4 转基因食品安全
3.3.3.5 生物能源
3.3.3.6 环保生物技术
第四章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形势分析
4.1.1 政府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创新和发展
4.1.2 生物技术产业正快速发展
4.1.3 生物技术产业运行总体态势剖析
4.1.4 大力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4.1.5 生物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2 中国生物技术在国际中的地位及对比分析
4.2.1 我国生物工程技术逐渐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4.2.2 长三角生物技术研究部分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
4.2.3 国内生物技术产业与海外仍有较大差距
4.2.4 中国与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4.3 中国与各国生物科技发展合作状况
4.3.1 生物技术领域国际合作频繁
4.3.2 与东盟开展生物技术部分领域合作
4.3.3 与意大利共创生物技术合作机遇
4.3.4 与德国合作研究纳米生物技术
4.3.5 与法国合作干细胞研究
4.4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问题对策分析
第五章 生物技术产业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5.1 农业生物技术
5.1.1 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5.1.2 生物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素
5.1.3 农业生物技术商业化生产经济效益可观
5.1.4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成果分析
5.1.5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潜力及机遇
5.1.6 制约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瓶颈
5.1.7 未来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趋向
5.2 工业生物技术
5.2.1 全球工业生物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
5.2.2 能源短缺刺激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
5.2.3 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总析
5.2.4 国内工业生物技术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5.2.5 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研发有待进一步提速
5.2.6 工业生物技术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5.3 医药生物技术
5.3.1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概述
5.3.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5.3.3 2012-2013年我国生物医药发展分析
第六章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6.1 天坛生物
6.1.1 公司简介
6.1.2 2012-2013年公司经营状况
6.1.2.1 财务指标分析
6.1.2.2 偿债能力分析
6.1.2.3 盈利能力分析
6.1.2.4 营运能力分析
6.1.2.5 成长能力分析
6.1.3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6.2 星湖科技
6.2.1 公司简介
6.2.2 2012-2013年公司经营状况
6.2.2.1 财务指标分析
6.2.2.2 偿债能力分析
6.2.2.3 盈利能力分析
6.2.2.4 营运能力分析
6.2.2.5 成长能力分析
6.2.3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6.3 三九生化
6.3.1 公司简介
6.3.2 2012-2013年公司经营状况
6.3.2.1 财务指标分析
6.3.2.2 偿债能力分析
6.3.2.3 盈利能力分析
6.3.2.4 营运能力分析
6.3.2.5 成长能力分析
6.3.3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6.4 海王生物
6.4.1 公司简介
6.4.2 2012-2013年公司经营状况
6.4.2.1 财务指标分析
6.4.2.2 偿债能力分析
6.4.2.3 盈利能力分析
6.4.2.4 营运能力分析
6.4.2.5 成长能力分析
6.4.3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6.5 复星医药
6.5.1 公司简介
6.5.2 2012-2013年公司经营状况
6.5.2.1 财务指标分析
6.5.2.2 偿债能力分析
6.5.2.3 盈利能力分析
6.5.2.4 营运能力分析
6.5.2.5 成长能力分析
6.5.3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第七章 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分析
7.1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投资现状
7.1.1 全球生物技术工业创造投资机遇
7.1.2 巴西:成为生物技术投资商竞相追逐的新领地
7.1.3 泰国:大力促进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
7.1.4 德国:投资推动白色生物技术发展
7.1.5 法国:生物技术产业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7.1.6 印度:放宽生物技术投资政策
7.2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发展状况分析
7.2.1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亟待专业风投基金
7.2.2 生物医药产业风险投资特性分析
7.2.3 生物医药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分析
7.2.4 风投需重点关注信息及生物技术领域
7.2.5 生物技术产业化中风险投资制度的思路
7.3 生物技术行业融资分析
7.3.1 生物技术企业项目融资方式解析
7.3.2 中国积极拓宽生物技术产业融资渠道
7.3.3 融资规章阻碍我国生物技术投资
7.3.4 我国生物制药业融资问题及措施
7.3.5 生物技术产业应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7.4 生物技术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7.4.1 我国政府将加大对生物技术产业投资
7.4.2 我国生物技术行业投资潜力大
7.4.3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成为资本追逐焦点
7.4.4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热点
7.4.5 我国将为生物技术研发提供一流平台
7.5 生物技术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7.5.1 经济环境风险
7.5.2 政策环境风险
7.5.3 市场环境风险
7.5.4 其他风险
第八章2014-2018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建议及前景预测报告
8.1 总体投资原则
8.2 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建议
8.3 企业战略选择建议
8.4 细分领域投资建议
8.4.1 重点推荐投资的领域
8.4.2 需谨慎投资的领域
8.5 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是“十二五”布局重点
8.6 2014-2018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预测分析
8.7 2020年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中国支柱产业
8.8 中国生物技术五大领域潜力无限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并有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