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三大商业模式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运营态势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耕地土壤修复对于技术和资金要求都比较高,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EPC(政府出资,第三方企业治理)、ppp 模式、总包商流转增值三种模式。

               1)EPC 模式—政府出资,第三方企业治理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工业场地修复,由于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主体责任不明晰,需要政府来承接出资责任。企业通过EPC 方式参与治理,修复后土地有增值空间,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来变现。

               2)PPP 模式(岳塘模式)

               PPP 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修复企业与政府成立合资公司,企业出资同时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本,一起用于污染地块的修复治理,待相关地块修复好后由合资公司负责进行开发利用,所得收益用于偿付前期修复资金的本金、利息及合理的回报。该模式打破了行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引入第三方资金,完善从修复到收益实现的机制,对于政府来说,改变了过去重治理过程、轻治理效果的做法。同时,该模式消除了因污染企业破产关停导致责任主体缺失、治理资金缺乏等问题,调动了企业在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积极性。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城市工业场地污染的修复治理。

岳塘模式”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耕地流转经营模式(以鸿达兴业为例)

               该模式即公司针对盐碱地与农户签订承包合作协议,然后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药剂进行改良,待达到事宜种植后自己经营或转包,进而从土地的增产、增值中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该模式适用于盐碱化的耕地修复,且有大面积种植的北方市场。

各种土壤修复模式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整体稳步增长 其中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整体稳步增长 其中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生产总值来看,2020-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整体增长。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05438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生产总值将达111782亿元。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公募、银行理财及私募规模占比较大 2024年投融资金额回升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公募、银行理财及私募规模占比较大 2024年投融资金额回升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自2018年之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投融资事件持续下降,而投融资金额自2020年之后则逐年上升,到2024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生了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70.8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投融资】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多发生在广东及天津 Ecomo已完成C+轮融资

【投融资】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多发生在广东及天津 Ecomo已完成C+轮融资

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呈先升后降趋势。2024年我国水质监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0.5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数据服务行业资本市场轻微回暖 且相关企业资源正在积极整合中

我国数据服务行业资本市场轻微回暖 且相关企业资源正在积极整合中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数据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自2022年起在50-60起之间波动,投融资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数据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共115起,投融资金额共115.81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三种方式。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而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加上政策的支持,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我国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从3.5万亿元增长到了6.00万亿元,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2024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