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生物制药业未来展望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起步慢,步伐快
 
    生物技术药物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后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已由生物制品、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逐步发展到生物工程技术药物。特别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α1b研发成功后,标志着DNA重组技术的实质性进展。随着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的联手合作,以及多项资源的不断整合,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其中具有基因工程药物产品项目的企业约占1/3左右。

    总体来看,我国生物工程技术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重组基因药物开发起步较晚,但同时也具有步伐较快的特点,据统计:截至到2003年,我国已有重组人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2、人生长素、葡激酶、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人胰岛素等21种基因工程药品投入市场,约占世界畅销生物技术药物的16%左右,其中近1/3为国家创新药物。另有100多个品种在临床研究之中,虽说许多项目仍处于研究阶段,但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医药市场上闪烁的亮点。

    在全球,生物工程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从而推动了基因重组DNA技术、分子克隆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的研究进程,第二代生物技术药物正在逐渐取代第一代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不断改进的重组表达系统已进入真菌、昆虫细胞和转基因制品领域,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全球的热点,将进一步掀起了生物工程产业的崛起,也成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平台。

    随着科研开发的推进,增强免疫调节剂、基因药物和细胞治疗制剂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此外,天然产物综合利用转化也孕育了不少商机,在生物医药多元化发展形势下,生物技术药物市场将逐渐得到改观,也将给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带来良好的机遇。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工程技术产业已经从跟踪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变,一些基因工程药物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形成了一些优势品牌,但是仍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尤其在产业链上的中、下游药品产业化方面有待深入开发。毋庸置疑,生物工程药业具有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特点,研发、仿制和产业化举步维艰,这已是国产生物工程药物品种少的原因所在。因此,有条件的研发机构应加强与国外研发技术的交流、合作,利用自身优势承担一定量的生物新药外包项目或增值开发项目,这有利于企业软、硬件的建设,对于提高研发能力具有较快的促进作用。
 
  到2010年生物制药可成长为200亿美元产业

 
    跨入21世纪后,植物药的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仅指原来的天然来源的药品(据统计,天然来源的药品约占目前国际市场上药品销售总额的1/4),还包含利用植物生产的抗体类药品。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抗体类治疗药市场规模仅为7亿美元左右,到2002年已上升至12亿美元。预计到2006年,全球抗体类药物市场将达90亿美元。目前,国外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抗体类药品总数已有数十种,基本上都是利用哺乳类动物细胞培养法或微生物培养法进行生产。专家估计,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人用抗体类药品有望在今后几年内陆续上市。有人预测,“植物抗体”类药品将成为一种能左右世界医药市场的新型治疗药,其市场潜力不可低估。

    遗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上高额利润的刺激,已使美国生物制药业处于万箭齐发、蓬勃发展的局面。通过生物制药方法--将某种所需的抗体或蛋白质的基因片段嵌入拼接到某种植物基因上,并在大田里种植这种转基因作物,然后进行提取和提纯,可大幅度削减生产成本。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认为,生物制药不只局限于制造口服或注射用药,用植物“种植疫苗”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据专家预计,到2010年,生物制药可成长为200亿美元的产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和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达到了0.27亿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预计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仍持续增高,到2030年我国这一患者人群将达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