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按照动力来源形式可以分为传统汽车、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主要以内燃机驱动。混合动力汽车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传统变速箱作为协调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按操纵方式分类,传统变速箱可以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两大类。按照结构和原理的不同,自动变速器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液力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传统汽车变速器分类
种类 |
MT |
AMT |
AT |
DCT |
CVT |
构成 |
齿轮传动机构换挡执行机构同步器 箱体 |
单 离 合 器 齿轮传动机构换挡执行机构电机或液压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箱体 |
液力变矩器 行星齿轮机构换挡元件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箱体 |
双 离 合 器 齿轮传动机构换 挡 元 件 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箱体 |
液力变矩器 行星排和齿轮锥盘钢带等 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箱体 |
2)CVT 领域
主要以日系品牌为主,近年来美系通用、福特也纷纷加大应用,主要供应商包括日产、本田、丰田、通用等车企,第三方供应商主要有万里扬、邦奇等。目前国内主要 CVT 企业总产能已达到 534 万台,加上在建产能投产后,2020 年将超过 612 万台。
3)DCT 领域
主要以德系及自主品牌为主,车企方面大众、上汽、长城、广汽、吉利、长安、比亚迪、江淮等内部供应,第三方供应商主要有格特拉克、上汽变速器等。目前国内主要 DCT 企业总产能已达到 679 万台,加上在建产能投产后,2020 年将达到 729 万台。
此外 AMT 产品在商用车领域应用广泛,但在乘用车领域相对小众,主要供应商包括马瑞利、爱信等。综合上述供给情况来看,主流 AT、CVT、DCT 企业产能 2020 年分别为 847、612、729 万,总体年产能超过 2223 万台,基本可以满足后续需求,因此技术能力较好、配套客户较多的供应商有望受益。
3、市场格局及配套
传统自动变速箱配套主要有车企自产、供应商外购两种渠道。从世界范围来看,丰田、大众、通用等大型汽车集团有能力进行内部开发和生产,因此在自动变速箱供应方面大都不存在问题。
合资品牌以自产变速箱为主。对于国内合资企业而言,大部分外资母公司技术实力强,具有独立研发制造自动变速箱的技术能力,且在国内设立变速箱工厂,如丰田、通用、日产、大众等。部分企业需要采购外部变速箱,如宝马、PSA 等。
国际汽车巨头大都具备自动变速箱自制能力
车企 |
AT |
DCT |
CVT |
通用 |
自产、爱信、采埃孚 |
自产 |
自产、JATCO |
福特 |
自产、爱信 |
自产 |
邦奇 |
FCA |
爱信、采埃孚 |
自产 |
JATCO |
大众 |
爱信、采埃孚 |
自产 |
自产 |
奔驰 |
自产 |
自产 |
自产 |
宝马 |
采埃孚、爱信 |
格特拉克 |
|
PSA |
爱信 |
|
|
雷诺 |
JATCO |
格特拉克 |
JATCO |
丰田 |
爱信 |
|
爱信 |
本田 |
自产、采埃孚 |
|
自产 |
日产 |
JATCO |
|
JATCO |
现代 |
自产 |
自产 |
自产 |
近年来实力较强的自主品牌车企大力投入 DCT 等研发制造,目前比亚迪、上汽、长城等量产车型上应用较多。此外,自主品牌车企多以采购 AT(爱信、现代派沃泰)、CVT(万里扬、邦奇)、DCT(格特拉克)为主。
国内自主车企大都需要外购自动变速箱
|
AT |
CVT |
DCT |
奇瑞 |
盛瑞传动 |
万里扬 |
格特拉克 |
吉利 |
DSI、爱信(在建) |
万里扬、邦奇 |
格特拉克、自产 |
长城 |
现代派沃泰、采埃孚 |
邦奇 |
格特拉克、自产 |
一汽 |
爱信 |
万里扬 |
自产 |
上汽 |
爱信 |
自产 |
自产 |
东风 |
爱信 |
邦奇 |
格特拉克 |
北汽 |
爱信 |
邦奇、万里扬 |
|
华晨 |
爱信 |
|
研发中 |
江淮 |
爱信 |
邦奇 |
自产 |
力帆 |
盛瑞传动 |
邦奇、万里扬 |
|
比亚迪 |
现代派沃泰 |
万里扬 |
自产 |
长安 |
爱信 |
邦奇 |
自产 |
广汽 |
爱信 |
邦奇 |
杭州依维柯 |
东南 |
现代派沃泰 |
邦奇 |
|
海马 |
现代派沃泰、东安三菱 |
邦奇 |
|
众泰 |
现代派沃泰、东安三菱 |
邦奇 |
上汽变速器 |
4、混动及纯电动变速箱发展趋势
混动汽车
对于微混及弱混等车型,变速箱与燃油车基本相同,其发展趋势是自动变速箱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考虑动力性、经济性、成本、技术难度、布置等因素,在强混领域,混联式专用混动变速箱具有成本较低、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有望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插混领域,并联技术具有开发难度低、与现有驱动体系兼容性好等优点,有望大范围推广。
从2017-2019 年 6 月乘联会销量数据来看,强混系统中,混联占据了绝大多数;而插混系统中并联占比最大,其次是混联。强混系统中,功率分流占据主导地位,丰田等功率分流技术壁垒较高,产品价格较低,占据了普混的主导地位。未来丰田或将 THS 系统出售给国内车企,有望维持强混的主导地位。插混系统中,采用并联系统的车企较多,如大众、比亚迪等。随着这些合资车企插混车型的上市及推广,未来插混车型有望呈现并联为主、混联及功率分流等多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的局面。
主要车企强混及插混技术路线
结构 |
强混 |
插混 |
串联 |
日产 |
广汽 |
并联 |
现代、日产 |
大众、比亚迪、吉利、现代、奇瑞、宝马、长城、长安、奔驰、沃尔沃、上汽等 |
混联(开关式) |
本田 |
本田、上汽、广汽 |
混联(分路式) |
丰田、通用、福特、吉利 |
丰田、通用、福特、吉利 |
预计随着混合动力系统的市场继续扩大,开发新型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从性价比角度考虑就是一个好的途径和时机。目前丰田、本田、通用、上汽等均有开发专用混动变速箱,主要技术路线为混联。
从时间维度来看,附加式混动系统投入小见效快,短期有望占据主流;随着混动汽车销量的增加,专用混动变速器优势更加突出,长期看普及率或将上升。
纯电动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零部件集成化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通过集成化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简化主机厂的装配,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安装维护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连接线等部件,达到轻量化、降低成本等目的。
目前大多数企业只能做到“二合一”的电驱动总成方案,但预计未来在能耗要求提升、降本等因素推动下,三合一电驱动总成方案将成为主流。
与此同时,目前全球主流纯电动汽车大都采用电机匹配单级减速器的架构,但随着能耗等要求的提升,未来纯电动汽车有望逐步采用多挡变速箱。预计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积分与电耗水平挂钩,车企为了获得更高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必然努力提高整车电耗水平,而采用多挡变速器成本增加但收益明显,未来有望得以广泛应用。(ww)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报告大纲】
第一章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定义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1、上游产业
2、下游产业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新能源汽车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新能源汽车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 2017-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新能源汽车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新能源汽车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盟新能源汽车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盟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盟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盟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1-2026年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1-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新能源汽车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成本分析
第四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南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章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 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发展现状
四、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发展现状
四、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发展现状
四、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发展现状
四、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发展现状
四、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21-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21-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新能源汽车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经营发展分析及建议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营模式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模式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创新方向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 2021-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建议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新能源汽车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新能源汽车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 2021-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定价策略分析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营销策略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策略
第五节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图表详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