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纲】
第一部分碳交易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碳交易相关概念及市场结构分析
第一节碳排放交易的定义和分类
一、碳排放交易的内涵
二、碳排放交易的分类
三、碳排放交易的品种
第二节碳排放交易市场结构分析
一、碳交易市场总体结构
二、配额碳交易市场结构
三、自愿碳交易市场结构
四、碳排放交易的主体对象
第三节中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可行性
第二章2017-2020年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京都议定书与碳交易市场
一、《京都议定书》简介
二、《京都议定书》修正案
三、《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四、核证减排量突破10亿
五、2020年有望达成新协议
第二节全球碳交易市场综述
一、发展阶段
二、市场特征
三、交易规模
四、供需态势
五、价格分析
六、市场进展
第三节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
一、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EUETS)
二、美国排放交易体系(CCX)
三、英国排放交易体系(UKETS)
四、澳大利亚排放贸易体系
第四节欧盟碳交易市场
一、欧盟碳交易规模
二、欧盟碳交易价格分析
三、欧盟碳交易实施阶段
四、欧盟碳交易市场机制
五、欧盟碳交易体系改革
六、欧盟碳交易经验借鉴
第五节美国碳交易市场
一、美国碳交易市场结构
二、美国芝加哥碳交易市场
三、加利福尼亚碳交易市场
四、美国碳交易发展策略
五、美国碳交易前景展望
第六节其他典型碳交易市场介绍
一、澳大利亚碳交易市场
二、加拿大碳交易市场
三、日本碳交易市场
四、韩国碳交易市场
第三章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政策环境
一、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出台
三、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四、碳交易市场列入深改组任务
五、2020年新环保法解读
第二节经济环境
一、国民经济增长态势
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五、碳交易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第三节社会环境
一、各国碳排放情况
二、中国碳排放总量较高
三、我国污染物排放状况
四、高耗能行业发展受限
五、节能减排成效初显
六、生态文明建设提速
第四节技术环境
一、低碳技术转让途径
二、中欧碳交易合作项目启动
三、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四、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碳交易行业深度分析
第四章2017-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总体分析
第一节中国碳交易市场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Strength)
二、发展劣势(Weakness)
三、发展机遇(Opportunity)
四、发展威胁(Threaten)
第二节中国碳交易市场规模分析
一、自愿减排交易规模
二、全国碳排放交易规模
三、区域市场碳交易规模
四、碳交易市场履约规模
五、碳交易市场企业规模
六、碳排放交易机构规模
七、碳交易市场价格分析
第三节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
一、碳交易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二、多地碳交易市场量价齐升
三、碳交易价格发现功能显现
四、金融机构对碳市场反映平淡
五、碳市场供求需要调控干预
第四节中国碳交易试点分析
一、选择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标准
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部署情况
三、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进展
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比较分析
五、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影响中国碳交易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一、市场开放程度
二、市场规模
三、供需关系
第六节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
一、国务院层面
二、国家部委层面
三、地方政府层面
四、交易所层面
五、中介组织层面
六、专家学者层面
第五章2017-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分析
第一节碳交易机制发展综述
一、《京都议定书》交易机制
二、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法
三、欧盟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
第二节清洁发展机制(CDM)分析
一、清洁发展机制概念
二、CDM项目经济机制
三、CDM项目开发模式和程序
四、我国CDM项目发展规模
五、CDM项目的交易成本
六、CDM项目相关机构及主要职责
第三节中国碳排放试点项目配额机制比较
一、不同分配方案简况
二、历史法是主要方法
三、基准法使用有限
四、拍卖法有望兴起
第四节中国碳排放配额机制完善思路
一、首选免费分配减轻成本负担
二、分配规则亟需详细、透明
三、不同的方法会增加管理成本
第五节碳交易结算机制分析
一、碳交易结算方式
二、碳交易结算的参与机构
三、碳交易人民币结算分析
第六节碳交易核查机制分析
一、碳交易核查的标准及流程
二、碳交易核查的监管机制
三、碳交易第三方认证核查
四、碳核查报告编制原则及方法
第六章2017-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定价机制分析
第一节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变动
二、交易制度
三、能源价格
四、相关产品的价格因素
五、供求因素
第二节中国碳交易定价典型模式分析
一、"自顶向下"模式
二、"自底向上"模式
第三节制约中国碳定价机制发展的瓶颈因素
一、缺少碳减排的全民意识
二、企业自愿减排与单边需求
三、缺少完善的市场交易机制
第四节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的制度基础
一、碳排放量的监测和核证制度
二、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和审计制度
三、相关法律制度
四、交易所制度
第五节构建与多层次一体化碳交易定价机制
一、碳交易一级市场中初始拍卖的定价机制
二、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供求定价机制
三、碳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定价机制
第三部分碳交易行业竞争格局
第七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深圳
第一节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分析
一、交易规模
二、企业规模
三、会员规模
四、市场特征
五、履约情况
六、发展成效
第二节深圳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分析
一、体系概况
二、覆盖范围
三、配额结构
四、独特设计
五、运行机制
六、核查机制
第三节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组织结构
三、股权结构
四、发展规划
第四节深圳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一、建立相对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
二、注重结合实际和发展特征
三、注重理论研究和经验借鉴
四、注重制度建设和法制保障
五、注重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
六、注重数据核查和过程监管。
第五节深圳碳交易市场监管政策解读
一、《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
二、《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现货交易规则(暂行)》
四、《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
第六节深圳碳交易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一、市场空间分析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三、非现货碳交易机遇
四、率先引进境外投资者
五、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
第八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上海
第一节上海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建设进程
二、交易规模
三、履约情况
四、碳基金启动
五、第三方机构管理
六、前景展望
第二节上海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一、形成了覆盖广泛的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二、碳交易区域中心潜力
三、"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四、本地产权市场成熟
第三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交易规则
三、会员管理
四、信息管理
五、结算细则
六、风险控制
七、违规违约处理
第四节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配额管理
二、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三、配额交易
四、监督与保障
五、法律责任
第五节2017-2020年上海市碳排放交配额分配方案
一、配额总量控制要求
二、配额分配方法
三、配额发放
四、配额使用
第六节上海市碳排放交易所发展策略
一、扩大国际间交流合作
二、构建企所联动平台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四、创新碳交易形式
第九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北京
第一节北京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市场机制
二、交易规模
三、交易模式
四、履约情况
五、个人交易
六、跨区域交易
第二节北京环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组织结构
三、交易规则
四、配套细则
第三节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碳排放管控和配额管理
二、碳排放权交易
三、监督管理与激励措施
四、法律责任
第四节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一、《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配额核定方法(试行)》
二、《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三、《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试行)》
四、《关于规范碳排放权交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五、《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广东
第一节广东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配额规模
二、交易规模
三、履约情况
四、覆盖范围
五、改革探索
六、个人投资
七、发展策略
第二节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组织结构
三、交易规则
四、会员管理
五、收费标准
第三节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配额分配发放
二、配额清缴履约
三、新建项目企业配额管理
四、配额交易
第四节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一、《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二、《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
三、《广东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
四、《广东省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实施细则(试行)》
第五节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二、总体安排
三、主要任务
四、保障措施
五、进度安排
第十一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天津
第一节天津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交易规模
二、履约情况
三、试点范围
四、市场机制
五、前景展望
第二节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会员管理
三、交易规则
四、交易结算
五、风险控制
第三节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配额管理
二、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
三、碳排放权交易
四、监管与激励
五、法律责任
第四节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三、保障措施
第十二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湖北
第一节湖北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发展优势
二、配额分配
三、交易规模
四、投资主体
五、发展碳金融
第二节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交易规则
三、交易方式
四、交易品种
五、结算方式
六、标的物登记管理
第三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
二、碳排放权交易
三、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
四、激励和约束机制
五、法律责任
第四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二、主要任务
三、重点工作
四、保障措施
五、进度安排
第十三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重庆
第一节重庆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交易规模
二、覆盖范围
三、市场机制
四、市场特点
五、履约情况
六、前景展望
第二节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交易细则
三、结算管理
四、信息管理
五、风险管理
六、违规违约处理
第三节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碳排放配额管理
二、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
三、碳排放权交易
四、监督管理
第四节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一、《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试行)》
二、《重庆市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试行)》
三、《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细则(试行)》
第四部分碳交易行业全景展望
第十四章中国碳交易市场主体分析排放企业
第一节电力企业
一、电力行业能源消耗状况
二、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三、电力行业减排标准提高
四、碳市场建立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五、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及挑战
六、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对策建议
七、电网企业参与碳交易的主要途径
八、中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前景预测
第二节石化企业
一、中国石化行业发展规模
二、石化行业能耗居高不下
三、石化行业深化结构调整
四、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五、石化行业碳减排走向市场化
六、石化企业碳交易市场展望
第三节钢铁企业
一、中国钢铁行业运行现状
二、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成效
三、钢铁企业减排形势严峻
四、碳交易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五、钢铁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六、鼓励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
第四节有色金属企业
一、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模
二、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三、国际大环境激励中国加码碳排放交易市场
四、有色金属碳减排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水泥企业
一、中国水泥行业发展规模
二、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形势分析
三、碳交易可缓解水泥产能过剩
四、水泥企业碳排放交易实践
五、水泥碳交易市场发展策略
第六节建筑企业
一、建筑行业碳排放持续增长
二、碳交易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
三、建筑企业碳排放交易实践
四、建筑企业碳交易体系框架
五、建筑企业参与碳交易效益分析
第七节造纸企业
一、节能减排促进造纸业转型升级
二、碳交易对造纸企业的积极影响
三、碳交易对造纸企业的消极影响
四、造纸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措施建议
第十五章中国碳交易市场主体分析碳基金
第一节国际碳基金运行模式分析
一、发展概述
二、运行机制
三、典型模式
四、经验借鉴
第二节中国碳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一、发展特点
二、资金来源
三、筹资规模
四、运营期限
五、目标差异
第三节国家级碳基金清洁发展机制基金(CDMF)
一、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性质及用途
二、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制度建设
三、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资金来源
四、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使用方式
五、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发展方向
第四节民间碳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
一、中国绿色碳基金发展概况
二、中国绿色碳基金管理模式
三、中国绿色碳基金运作模式
四、中国绿色碳基金使用方式
五、中国绿色碳基金收益分析
第五节中国碳基金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一、健全中国碳交易市场
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三、鼓励金融业介入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部分碳交易行业发展战略
第十六章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及投融资模式
第一节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预警
一、政策风险
二、经济风险
三、项目风险
四、法律风险
五、市场风险
六、违约风险
第二节碳交易市场融资模式
一、配额碳交易
二、碳基金
三、碳金融
四、碳汇
五、碳税
第三节碳交易市场投资模式
一、直接投资现货市场
二、投资碳基金
三、自行设立碳基金
四、经营CDM项目咨询顾问公司
五、直接开发CDM项目
六、主导或者参与发起新的碳交易所
第四节碳交易市场衍生品投资模式
一、碳期货交易
二、碳远期交易
三、碳期权交易
四、碳互换交易
第十七章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促进中国碳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战略
一、发挥政府职能完善碳交易制度体系
二、建立统一的市场化碳交易市场
三、CDM与国内碳交易机制相协调
四、碳排放权分配应兼顾公平与效率
五、完善碳排放量测定与核算体系
六、健全相应金融配套服务措施
第二节推进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二、建立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
三、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四、科学合理分配碳排放额
第三节发展我国自愿碳交易市场的对策措施
一、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碳交易
二、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
三、鼓励探索创新碳交易相关产品
四、加强自愿碳交易相关配套建设
第四节上市公司碳效率分析与产品开发建议
一、完善碳效率量化标准
二、出台碳排放信息披露规则
三、推出适合国情的碳效率指数
四、开发碳交易相关产品
第五节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投资策略
一、交易所投资策略
二、加强碳交易平台建设
三、扩宽融资渠道
四、提高自主意识,加强话语权
第六节个人参与碳减排交易的投资潜力及建议
一、投资机会
二、投资建议
第十八章2021-2026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前景预测
第一节中国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一、从自愿到强制
二、从特定行业到整体经济
三、从区域试点到全国市场
四、从一级现货市场到二级金融市场
五、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第二节全国性碳交易体系建设展望
一、碳交易体系基本目标
二、第一阶段目标
三、第二阶段目标
四、第三阶段目标
五、第四阶段目标
第三节全国碳交易体系设计
第四节对中国碳交易市场前景预测
一、未来形势展望
二、市场规模预测
三、交易方式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自愿碳交易市场结构
图表:美国碳交易市场的参与者
图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图册
图表:2020年GDP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
图表:2020年国民经济初步核算
图表: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图表:2020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图表:2020年累计利润率与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
图表: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图表:202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
图表:2020年全国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表: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图表: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图表: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
图表: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销售情况
图表: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
图表: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
图表:世界各国每年碳排放量统计表
图表:2020年全国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图表:2020年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图表:202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
图表:2017-2020年我国碳排放市场交易额规模
图表:2017-2020年我国碳排放市场交易量规模
图表:2020年我国碳交易区域市场交易规模
图表:中国碳市场的首个履约季
图表详见报告正文······(GYSYL)
【简介】
中国报告网是观研天下集团旗下打造的业内资深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供商与综合行业信息门户。《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未来趋势预测》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阿里巴巴、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第一部分碳交易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碳交易相关概念及市场结构分析
第一节碳排放交易的定义和分类
一、碳排放交易的内涵
二、碳排放交易的分类
三、碳排放交易的品种
第二节碳排放交易市场结构分析
一、碳交易市场总体结构
二、配额碳交易市场结构
三、自愿碳交易市场结构
四、碳排放交易的主体对象
第三节中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可行性
第二章2017-2020年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京都议定书与碳交易市场
一、《京都议定书》简介
二、《京都议定书》修正案
三、《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四、核证减排量突破10亿
五、2020年有望达成新协议
第二节全球碳交易市场综述
一、发展阶段
二、市场特征
三、交易规模
四、供需态势
五、价格分析
六、市场进展
第三节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
一、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EUETS)
二、美国排放交易体系(CCX)
三、英国排放交易体系(UKETS)
四、澳大利亚排放贸易体系
第四节欧盟碳交易市场
一、欧盟碳交易规模
二、欧盟碳交易价格分析
三、欧盟碳交易实施阶段
四、欧盟碳交易市场机制
五、欧盟碳交易体系改革
六、欧盟碳交易经验借鉴
第五节美国碳交易市场
一、美国碳交易市场结构
二、美国芝加哥碳交易市场
三、加利福尼亚碳交易市场
四、美国碳交易发展策略
五、美国碳交易前景展望
第六节其他典型碳交易市场介绍
一、澳大利亚碳交易市场
二、加拿大碳交易市场
三、日本碳交易市场
四、韩国碳交易市场
第三章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政策环境
一、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出台
三、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四、碳交易市场列入深改组任务
五、2020年新环保法解读
第二节经济环境
一、国民经济增长态势
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五、碳交易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第三节社会环境
一、各国碳排放情况
二、中国碳排放总量较高
三、我国污染物排放状况
四、高耗能行业发展受限
五、节能减排成效初显
六、生态文明建设提速
第四节技术环境
一、低碳技术转让途径
二、中欧碳交易合作项目启动
三、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四、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碳交易行业深度分析
第四章2017-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总体分析
第一节中国碳交易市场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Strength)
二、发展劣势(Weakness)
三、发展机遇(Opportunity)
四、发展威胁(Threaten)
第二节中国碳交易市场规模分析
一、自愿减排交易规模
二、全国碳排放交易规模
三、区域市场碳交易规模
四、碳交易市场履约规模
五、碳交易市场企业规模
六、碳排放交易机构规模
七、碳交易市场价格分析
第三节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
一、碳交易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二、多地碳交易市场量价齐升
三、碳交易价格发现功能显现
四、金融机构对碳市场反映平淡
五、碳市场供求需要调控干预
第四节中国碳交易试点分析
一、选择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标准
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部署情况
三、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进展
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比较分析
五、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影响中国碳交易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一、市场开放程度
二、市场规模
三、供需关系
第六节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
一、国务院层面
二、国家部委层面
三、地方政府层面
四、交易所层面
五、中介组织层面
六、专家学者层面
第五章2017-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分析
第一节碳交易机制发展综述
一、《京都议定书》交易机制
二、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法
三、欧盟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
第二节清洁发展机制(CDM)分析
一、清洁发展机制概念
二、CDM项目经济机制
三、CDM项目开发模式和程序
四、我国CDM项目发展规模
五、CDM项目的交易成本
六、CDM项目相关机构及主要职责
第三节中国碳排放试点项目配额机制比较
一、不同分配方案简况
二、历史法是主要方法
三、基准法使用有限
四、拍卖法有望兴起
第四节中国碳排放配额机制完善思路
一、首选免费分配减轻成本负担
二、分配规则亟需详细、透明
三、不同的方法会增加管理成本
第五节碳交易结算机制分析
一、碳交易结算方式
二、碳交易结算的参与机构
三、碳交易人民币结算分析
第六节碳交易核查机制分析
一、碳交易核查的标准及流程
二、碳交易核查的监管机制
三、碳交易第三方认证核查
四、碳核查报告编制原则及方法
第六章2017-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定价机制分析
第一节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变动
二、交易制度
三、能源价格
四、相关产品的价格因素
五、供求因素
第二节中国碳交易定价典型模式分析
一、"自顶向下"模式
二、"自底向上"模式
第三节制约中国碳定价机制发展的瓶颈因素
一、缺少碳减排的全民意识
二、企业自愿减排与单边需求
三、缺少完善的市场交易机制
第四节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的制度基础
一、碳排放量的监测和核证制度
二、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和审计制度
三、相关法律制度
四、交易所制度
第五节构建与多层次一体化碳交易定价机制
一、碳交易一级市场中初始拍卖的定价机制
二、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供求定价机制
三、碳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定价机制
第三部分碳交易行业竞争格局
第七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深圳
第一节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分析
一、交易规模
二、企业规模
三、会员规模
四、市场特征
五、履约情况
六、发展成效
第二节深圳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分析
一、体系概况
二、覆盖范围
三、配额结构
四、独特设计
五、运行机制
六、核查机制
第三节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组织结构
三、股权结构
四、发展规划
第四节深圳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一、建立相对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
二、注重结合实际和发展特征
三、注重理论研究和经验借鉴
四、注重制度建设和法制保障
五、注重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
六、注重数据核查和过程监管。
第五节深圳碳交易市场监管政策解读
一、《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
二、《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现货交易规则(暂行)》
四、《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
第六节深圳碳交易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一、市场空间分析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三、非现货碳交易机遇
四、率先引进境外投资者
五、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
第八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上海
第一节上海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建设进程
二、交易规模
三、履约情况
四、碳基金启动
五、第三方机构管理
六、前景展望
第二节上海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一、形成了覆盖广泛的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二、碳交易区域中心潜力
三、"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四、本地产权市场成熟
第三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交易规则
三、会员管理
四、信息管理
五、结算细则
六、风险控制
七、违规违约处理
第四节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配额管理
二、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三、配额交易
四、监督与保障
五、法律责任
第五节2017-2020年上海市碳排放交配额分配方案
一、配额总量控制要求
二、配额分配方法
三、配额发放
四、配额使用
第六节上海市碳排放交易所发展策略
一、扩大国际间交流合作
二、构建企所联动平台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四、创新碳交易形式
第九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北京
第一节北京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市场机制
二、交易规模
三、交易模式
四、履约情况
五、个人交易
六、跨区域交易
第二节北京环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组织结构
三、交易规则
四、配套细则
第三节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碳排放管控和配额管理
二、碳排放权交易
三、监督管理与激励措施
四、法律责任
第四节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一、《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配额核定方法(试行)》
二、《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三、《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试行)》
四、《关于规范碳排放权交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五、《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广东
第一节广东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配额规模
二、交易规模
三、履约情况
四、覆盖范围
五、改革探索
六、个人投资
七、发展策略
第二节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组织结构
三、交易规则
四、会员管理
五、收费标准
第三节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配额分配发放
二、配额清缴履约
三、新建项目企业配额管理
四、配额交易
第四节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一、《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二、《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
三、《广东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
四、《广东省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实施细则(试行)》
第五节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二、总体安排
三、主要任务
四、保障措施
五、进度安排
第十一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天津
第一节天津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交易规模
二、履约情况
三、试点范围
四、市场机制
五、前景展望
第二节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会员管理
三、交易规则
四、交易结算
五、风险控制
第三节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配额管理
二、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
三、碳排放权交易
四、监管与激励
五、法律责任
第四节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三、保障措施
第十二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湖北
第一节湖北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发展优势
二、配额分配
三、交易规模
四、投资主体
五、发展碳金融
第二节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交易规则
三、交易方式
四、交易品种
五、结算方式
六、标的物登记管理
第三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
二、碳排放权交易
三、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
四、激励和约束机制
五、法律责任
第四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二、主要任务
三、重点工作
四、保障措施
五、进度安排
第十三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重庆
第一节重庆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一、交易规模
二、覆盖范围
三、市场机制
四、市场特点
五、履约情况
六、前景展望
第二节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介绍
一、机构概况
二、交易细则
三、结算管理
四、信息管理
五、风险管理
六、违规违约处理
第三节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一、碳排放配额管理
二、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
三、碳排放权交易
四、监督管理
第四节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一、《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试行)》
二、《重庆市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试行)》
三、《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细则(试行)》
第四部分碳交易行业全景展望
第十四章中国碳交易市场主体分析排放企业
第一节电力企业
一、电力行业能源消耗状况
二、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三、电力行业减排标准提高
四、碳市场建立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五、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及挑战
六、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对策建议
七、电网企业参与碳交易的主要途径
八、中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前景预测
第二节石化企业
一、中国石化行业发展规模
二、石化行业能耗居高不下
三、石化行业深化结构调整
四、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五、石化行业碳减排走向市场化
六、石化企业碳交易市场展望
第三节钢铁企业
一、中国钢铁行业运行现状
二、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成效
三、钢铁企业减排形势严峻
四、碳交易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五、钢铁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六、鼓励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
第四节有色金属企业
一、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模
二、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三、国际大环境激励中国加码碳排放交易市场
四、有色金属碳减排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水泥企业
一、中国水泥行业发展规模
二、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形势分析
三、碳交易可缓解水泥产能过剩
四、水泥企业碳排放交易实践
五、水泥碳交易市场发展策略
第六节建筑企业
一、建筑行业碳排放持续增长
二、碳交易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
三、建筑企业碳排放交易实践
四、建筑企业碳交易体系框架
五、建筑企业参与碳交易效益分析
第七节造纸企业
一、节能减排促进造纸业转型升级
二、碳交易对造纸企业的积极影响
三、碳交易对造纸企业的消极影响
四、造纸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措施建议
第十五章中国碳交易市场主体分析碳基金
第一节国际碳基金运行模式分析
一、发展概述
二、运行机制
三、典型模式
四、经验借鉴
第二节中国碳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一、发展特点
二、资金来源
三、筹资规模
四、运营期限
五、目标差异
第三节国家级碳基金清洁发展机制基金(CDMF)
一、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性质及用途
二、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制度建设
三、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资金来源
四、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使用方式
五、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发展方向
第四节民间碳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
一、中国绿色碳基金发展概况
二、中国绿色碳基金管理模式
三、中国绿色碳基金运作模式
四、中国绿色碳基金使用方式
五、中国绿色碳基金收益分析
第五节中国碳基金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一、健全中国碳交易市场
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三、鼓励金融业介入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部分碳交易行业发展战略
第十六章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及投融资模式
第一节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预警
一、政策风险
二、经济风险
三、项目风险
四、法律风险
五、市场风险
六、违约风险
第二节碳交易市场融资模式
一、配额碳交易
二、碳基金
三、碳金融
四、碳汇
五、碳税
第三节碳交易市场投资模式
一、直接投资现货市场
二、投资碳基金
三、自行设立碳基金
四、经营CDM项目咨询顾问公司
五、直接开发CDM项目
六、主导或者参与发起新的碳交易所
第四节碳交易市场衍生品投资模式
一、碳期货交易
二、碳远期交易
三、碳期权交易
四、碳互换交易
第十七章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促进中国碳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战略
一、发挥政府职能完善碳交易制度体系
二、建立统一的市场化碳交易市场
三、CDM与国内碳交易机制相协调
四、碳排放权分配应兼顾公平与效率
五、完善碳排放量测定与核算体系
六、健全相应金融配套服务措施
第二节推进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二、建立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
三、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四、科学合理分配碳排放额
第三节发展我国自愿碳交易市场的对策措施
一、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碳交易
二、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
三、鼓励探索创新碳交易相关产品
四、加强自愿碳交易相关配套建设
第四节上市公司碳效率分析与产品开发建议
一、完善碳效率量化标准
二、出台碳排放信息披露规则
三、推出适合国情的碳效率指数
四、开发碳交易相关产品
第五节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投资策略
一、交易所投资策略
二、加强碳交易平台建设
三、扩宽融资渠道
四、提高自主意识,加强话语权
第六节个人参与碳减排交易的投资潜力及建议
一、投资机会
二、投资建议
第十八章2021-2026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前景预测
第一节中国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一、从自愿到强制
二、从特定行业到整体经济
三、从区域试点到全国市场
四、从一级现货市场到二级金融市场
五、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第二节全国性碳交易体系建设展望
一、碳交易体系基本目标
二、第一阶段目标
三、第二阶段目标
四、第三阶段目标
五、第四阶段目标
第三节全国碳交易体系设计
第四节对中国碳交易市场前景预测
一、未来形势展望
二、市场规模预测
三、交易方式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自愿碳交易市场结构
图表:美国碳交易市场的参与者
图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图册
图表:2020年GDP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
图表:2020年国民经济初步核算
图表: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图表:2020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图表:2020年累计利润率与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
图表: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图表:202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
图表:2020年全国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表: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图表: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图表: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
图表: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销售情况
图表: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
图表: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
图表:世界各国每年碳排放量统计表
图表:2020年全国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图表:2020年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图表:202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
图表:2017-2020年我国碳排放市场交易额规模
图表:2017-2020年我国碳排放市场交易量规模
图表:2020年我国碳交易区域市场交易规模
图表:中国碳市场的首个履约季
图表详见报告正文······(GYSYL)
【简介】
中国报告网是观研天下集团旗下打造的业内资深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供商与综合行业信息门户。《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未来趋势预测》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阿里巴巴、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