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2我国试点碳交易市场
2.1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和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国际减排承诺和国内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之下,于2011年底决定启动“两省五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主要是学习和参照欧盟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在目前的试点阶段,采取了与欧盟类似的碳交易运作模式,包括:
①由政府确定纳入碳交易范畴的行业范围和控排企业名单;
②由政府确定碳配额总量,根据历史排放数据或者行业基准值,对企业发放免费配额;
③政府通过对一定比例的配额进行拍卖,达到调节市场和稳定碳价的目的;
④由政府组织专业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历史数据进行核查;
⑤企业在获得配额的次年,向政府上缴与排放量一致的配额或者减排量(欧盟是CER,国内是CCER和林业碳汇等)进行履约,并在市场上对配额的缺口或者盈余择机进行交易;
⑥确立了不同程度的监管和惩罚机制。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阶段,经济结构仍以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化工业为主,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7个碳交易试点区域纳入的控排企业虽然数量少(共2000多家),但体量大,代表性强。试点区域共覆盖碳配额总量12×108t左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成多。各个试点区域覆盖行业各不相同、各有侧重,既包括钢铁、电力、石化、水泥等重化工业,也包括建筑、交通和服务业等非工业行业。在纳入控排企业的选择上,都是设定一个排放门槛值,符合条件的一律纳入。在覆盖范围上,只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兼顾考虑外购电、外购热等间接排放。7个碳交易试点区域涵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图:7个碳交易试点区域覆盖行业范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
在配额分配上,与欧盟碳市场类似,7个碳交易试点区域均采取Cap-and-Trade(总量控制交易)的方式,分配形式包括初始分配配额、新增预留配额和政府预留配额,分配采取免费分配与拍卖相结合、历史法和行业基准法相结合、事前预分配与事后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在抵消机制上,允许一定比例的CCER和林业碳汇用于抵扣碳配额,并从抵消比例、CCER项目地域等方面控制CCER对配额市场的冲击。
表:7个碳交易试点区域配额分配规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
表:7个碳交易试点区域CCER抵扣规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
3我国碳市场发展建议
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应以减排为目标,以法律为保障,以市场为手段,引导企业实现低成本减排,为此,针对我国碳市场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3.1尽快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碳市场需要有强有力的立法,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明确碳市场中各方的责、权、利,为碳交易提供法律保障。建议应尽快出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以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指导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立法,后续工作将会遇到很大困难。
3.2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碳市场相关交易规则
在市场覆盖范围方面,国家发改委此前已经公布了全国统一碳市场第一阶段拟纳入的行业范围,目前还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过程中。建议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选取排放量较大的重点行业先行进入全国统一碳市场,而对于前期已经纳入试点碳交易的非重点行业,也可考虑将其保留至全国碳市场。
在配额分配方面,配额总量的设计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减排目标,为了避免配额过量发放问题,可以考虑设置略紧的总量。碳市场初期配额分配应以免费分配为主,随着碳市场的逐渐成熟,逐步提高配额拍卖比例,向完全拍卖过渡。在配额免费分配的方法选择上,应以历史法为主,但建议采用历史强度法,以避免鞭打快牛,对企业造成不公平,并且可以考虑对先期节能减排绩效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考虑到行业基准法需要的数据量过于复杂,对于产品分类相对简单的电力等行业使用基准法。同时,在采取历史法分配的阶段就要提前着手收集制定基准法所需要的数据,在碳市场运行一段时间后转为用基准法对免费部分的配额进行分配。
抵消机制方面,我国已出台《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近期还将出台CCER抵扣配额的具体实施细则。要充分考虑到CCER对碳市场配额供求关系的冲击,适当设置CCER抵消比例,并适当限制用于抵消的CCER项目类型,适度扩大来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CCER抵消比例。还应将林业碳汇项目和节能项目碳减排量等纳入配额抵扣范围。
3.3强化市场监管和履约管理
各个拟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行业要采取统一的核算标准,并建立相应的MRV(监测、报告、核查)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强化对碳排放和碳交易的监管,例如,需要明确规定MRV的时间节点、调整履约的时间节点、细化第三方核查的规定等,防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采取恶意串通或其他方式,操纵碳市场交易价格。需要强化履约管理,加强对未履约企业的处罚力度,可依托行政手段对未履约企业的发展设置障碍,限制其发展,而不是单纯地采用罚款形式,增加对未履约企业的约束。
3.4加强碳交易领域的金融支持
把发展碳金融纳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内。制定碳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纲领;制定和完善碳金融政策,包括财税支持政策,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的金融服务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标准和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并提供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导向等政策配套。
鼓励金融资本积极参与碳金融活动。金融市场可以为碳配额、CCER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风险管理提供专业工具和平台,同时,金融机构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盘活企业碳资产,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要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等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和推进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各类金融机构要创新业务运作模式、创新碳金融产品服务、完善风险管理方式,同时,还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碳金融交易和各项业务创新,引导并加速碳金融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碳交易行业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目录
第一章碳交易相关概念及市场结构分析
1.1碳排放交易的定义和分类
1.1.1碳排放交易的内涵
1.1.2碳排放交易的分类
1.1.3碳排放交易的品种
1.2碳排放交易市场结构分析
1.2.1碳交易市场总体结构
1.2.2配额碳交易市场结构
1.2.3自愿碳交易市场结构
1.2.4碳排放交易的主体对象
1.3中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3.1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
1.3.2碳排放权交易的可行性
第二章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1京都议定书与碳交易市场
2.1.1《京都议定书》简介
2.1.2《京都议定书》修正案
2.1.3《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2.1.4“核证减排量”突破10亿
2.1.5新协议解读
2.2全球碳交易市场综述
2.2.1发展概况
2.2.2市场格局
2.2.3交易规模
2.2.4价格分析
2.2.5市场展望
2.3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
2.3.1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EUETS)
2.3.2美国排放交易体系(CCX)
2.3.3英国排放交易体系(UKETS)
2.3.4澳大利亚排放贸易体系
2.4欧盟碳交易市场
2.4.1欧盟碳交易体系
2.4.2欧盟碳排放规模
2.4.3欧盟碳交易规模
2.4.4欧盟碳交易价格分析
2.4.5欧盟碳交易实施阶段
2.4.6欧盟碳交易市场机制
2.4.7欧盟碳交易体系改革
2.4.8碳交易改革方案通过
2.4.9欧盟碳交易经验借鉴
2.5美国碳交易市场
2.5.1美国退出全球环境协定
2.5.2美国强制性碳交易体系
2.5.3美国碳排放规模分析
2.5.4美国碳交易市场结构
2.5.5美国芝加哥碳交易市场
2.5.6加利福尼亚碳交易市场
2.5.7美国碳交易发展策略
2.5.8美国碳交易前景展望
2.6其他典型碳交易市场介绍
2.6.1澳大利亚碳交易市场
2.6.2加拿大碳交易市场
2.6.3日本碳交易市场
2.6.4韩国碳交易市场
第三章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3.1政策环境
3.1.1新环保法解读
3.1.2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3.1.3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
3.1.4《巴黎协定》签订
3.1.5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
3.1.6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3.1.7能源发展“十三五”政策指引
3.2经济环境
3.2.1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3.2.2工业经济增长情况
3.2.3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2.4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3.2.5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3.3社会环境
3.3.1各国碳排放情况
3.3.2中国碳排放分析
3.3.3我国污染物排放状况
3.3.4高耗能行业运行分析
3.3.5节能减排成效
3.3.6生态文明建设动态
3.4技术环境
3.4.1低碳技术转让途径
3.4.2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3.4.3低碳技术制约因素分析
第四章中国碳交易市场总体分析
4.1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4.1.1我国碳交易发展历程
4.1.2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4.1.3国内碳交易市场现状
4.1.4全国碳排放交易规模
4.1.5非试点地区建设进展
4.1.6中国碳市场跨区域建设
4.2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特征分析
4.2.1市场阶段化特征
4.2.2基于项目市场特征
4.2.3基于配额市场特征
4.3中国碳交易试点工作成效
4.3.1配额交易情况
4.3.2交易量
4.3.3交易集中度与交易活跃度
4.3.4收盘价格波动性
4.3.5CCER交易情况
4.3.6履约情况
4.4中国碳交易市场SWOT分析
4.4.1发展优势(Strength)
4.4.2发展劣势(Weakness)
4.4.3发展机遇(Opportunity)
4.4.4发展威胁(Threaten)
4.5影响中国碳交易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4.5.1市场开放程度
4.5.2市场规模
4.5.3供需关系
4.6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
4.6.1国务院层面
4.6.2国家部委层面
4.6.3地方政府层面
4.6.4交易所层面
4.6.5中介组织层面
4.6.6专家学者层面
第五章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分析
5.1碳交易机制发展综述
5.1.1《京都议定书》交易机制
5.1.2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法
5.1.3欧盟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
5.2清洁发展机制(CDM)分析
5.2.1清洁发展机制概念
5.2.2CDM项目经济机制
5.2.3CDM项目开发模式和程序
5.2.4我国CDM项目发展规模
5.2.5CDM项目的交易成本
5.2.6CDM项目相关机构及主要职责
5.3中国碳交易试点机制设计思路对比分析
5.3.1覆盖范围对比
5.3.2配额分配对比
5.3.3MRV机制对比
5.3.4交易制度对比
5.3.5惩罚机制对比
5.3.6试点交易经验
5.4碳交易结算机制分析
5.4.1碳交易结算方式
5.4.2碳交易结算的参与机构
5.4.3碳交易人民币结算分析
5.5碳交易核查机制分析
5.5.1碳交易核查的标准及流程
5.5.2碳交易核查的监管机制
5.5.3碳交易第三方认证核查
5.5.4碳核查报告编制原则及方法
5.6中国碳排放配额机制完善思路
5.6.1首选免费分配减轻成本负担
5.6.2分配规则亟需详细、透明
5.6.3不同的方法会增加管理成本
第六章中国碳交易市场定价机制分析
6.1碳交易价格机制形成方式及改革方向
6.1.1政府定价机制
6.1.2市场定价机制
6.1.3混合定价机制
6.1.4形成机制改革方向
6.2碳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6.2.1直接影响因素
6.2.2间接影响因素
6.2.3自愿市场因素
6.2.4CDM项目因素
6.3中国碳交易定价典型模式分析
6.3.1深圳模式
6.3.2北京模式
6.3.3上海模式
6.3.4重庆模式
6.4制约中国碳定价机制发展的瓶颈因素
6.4.1全国性碳交易市场仍未形成
6.4.2缺少碳排放测量系统
6.4.3缺乏完善的碳税制度
6.4.4不合理碳排放权分配方式
6.5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的制度基础
6.5.1碳排放量的监测和核证制度
6.5.2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和审计制度
6.5.3相关法律制度
6.5.4交易所制度
6.6构建与多层次一体化碳交易定价机制
6.6.1碳交易一级市场中初始拍卖的定价机制
6.6.2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供求定价机制
6.6.3碳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定价机制
第七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深圳
7.1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7.1.1发展成效
7.1.2交易规模
7.1.3企业规模
7.1.4履约情况
7.1.5个人参与
7.1.6典型项目
7.1.7发展前景
7.2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7.2.1机构概况
7.2.2组织结构
7.2.3股权结构
7.2.4发展规划
7.3深圳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7.3.1完成企业碳排放量化、报告和核查
7.3.2创立制造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
7.3.3注重制度建设和法制保障
7.3.4注重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
7.4深圳碳交易市场监管政策解读
7.4.1《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7.4.2《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现货交易规则(暂行)》
7.4.3《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
7.4.4《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消信用管理规定》
7.5深圳碳交易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7.5.1市场空间分析
7.5.2社会效益分析
7.5.3非现货碳交易机遇
7.5.4率先引进境外投资者
7.5.5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
第八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上海
8.1上海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8.1.1建设进程
8.1.2建设成效
8.1.3金融创新
8.1.4碳基金启动
8.1.5前景展望
8.2上海碳交易市场规模分析
8.2.1市场主体
8.2.2交易规模
8.2.3价格走势
8.2.4履约情况
8.3上海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8.3.1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碳交易政策法规体系
8.3.2形成了覆盖广泛的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8.3.3初步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报告及核查体系
8.3.4配额分配上采用历史法与基准线法相结合
8.3.5广泛使用温室减排量(CCER)用于配额抵消
8.3.6以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参与碳交易
8.4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介绍
8.4.1机构概况
8.4.2交易规则
8.4.3会员管理
8.4.4信息管理
8.4.5结算细则
8.4.6风险控制
8.4.7违规违约处理
8.5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8.5.1配额管理
8.5.2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8.5.3配额交易
8.5.4监督与保障
8.5.5法律责任
第九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北京
9.1北京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9.1.1政策法规
9.1.2监管制度
9.1.3市场机制
9.1.4交易模式
9.1.5模式创新
9.1.6跨区域交易
9.2北京市碳交易市场规模分析
9.2.1企业规模
9.2.2交易规模
9.2.3价格走势
9.2.4履约情况
9.3北京环境交易所介绍
9.3.1机构概况
9.3.2组织结构
9.3.3交易流程
9.3.4交易规则
9.3.5配套细则
9.4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9.4.1碳排放管控和配额管理
9.4.2碳排放权交易
9.4.3监督管理与激励措施
9.4.4法律责任
9.5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9.5.1《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9.5.2《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
9.5.3《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办法》
9.5.4《关于规范碳排放权交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9.5.5《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广东
10.1广东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0.1.1覆盖范围
10.1.2配额规模
10.1.3交易规模
10.1.4履约情况
10.1.5市场创新
10.1.6机制创新
10.2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10.2.1机构概况
10.2.2组织结构
10.2.3交易规则
10.2.4会员管理
10.2.5收费标准
10.3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10.3.1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
10.3.2配额发放管理
10.3.3配额交易管理
10.3.4监督管理
10.3.5法律责任
10.4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10.4.1《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10.4.2《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
10.4.3《广东省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实施细则(试行)》
10.4.4《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0.4.5《广东省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业务指引(修订)》
第十一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天津
11.1天津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1.1.1履约情况
11.1.2试点范围
11.1.3市场机制
11.1.4前景展望
11.2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介绍
11.2.1机构概况
11.2.2会员管理
11.2.3交易规则
11.2.4交易结算
11.2.5风险控制
11.3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11.3.1配额管理
11.3.2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
11.3.3碳排放权交易
11.3.4监管与激励
11.3.5法律责任
11.4天津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
11.4.1总体要求
11.4.2重点任务
11.4.3保障措施
第十二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湖北
12.1湖北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2.1.1发展优势
12.1.2配额分配
12.1.3二级市场
12.1.4发展碳金融
12.2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介绍
12.2.1机构概况
12.2.2交易规则
12.2.3交易方式
12.2.4交易品种
12.2.5收费标准
12.2.6配额托管业务
12.3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12.3.1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
12.3.2碳排放权交易
12.3.3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
12.3.4激励和约束机制
12.3.5法律责任
12.4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十三五”规划
12.4.1发展主要目标
12.4.2重点领域目标
12.4.3开展试点示范
12.4.4发展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分析——重庆
13.1重庆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3.1.1覆盖范围
13.1.2市场机制
13.1.3市场特点
13.1.4前景展望
13.2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介绍
13.2.1机构概况
13.2.2交易细则
13.2.3结算管理
13.2.4信息管理
13.2.5风险管理
13.2.6违规违约处理
13.3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制分析
13.3.1碳排放配额管理
13.3.2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
13.3.3碳排放权交易
13.3.4监督管理
13.4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解读
13.4.1《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试行)》
13.4.2《重庆市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试行)》
13.4.3《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细则(试行)》
13.4.4《重庆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第十四章中国碳交易市场主体分析——排放行业
14.1电力行业
14.1.1行业的运行情况
14.1.2行业碳交易配额
14.1.3企业的经营情况
14.1.4企业碳交易战略
14.1.5企业碳交易对策
14.1.6企业碳交易途径
14.1.7行业碳交易潜力
14.1.8行业碳交易挑战与机遇
14.2石化行业
14.2.1行业发展规模
14.2.2石化碳交易权
14.2.3企业与碳交易市场
14.2.4行业面临困境
14.2.5行业减排措施
14.2.6石化碳交易前景
14.2.7行业发展趋势
14.3钢铁行业
14.3.1行业运行规模分析
14.3.2行业运行特点分析
14.3.3企业节能减排情况
14.3.4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14.3.5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
14.3.6行业碳交易挑战
14.3.7行业碳交易机遇
14.3.8企业节能减排潜力
14.4有色金属行业
14.4.1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14.4.2碳交易与行业关系
14.4.3重点企业的碳排放
14.5水泥行业
14.5.1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14.5.2行业碳交易的配额
14.5.3碳交易可缓解产能过剩
14.5.4行业技术减排措施
14.5.5水泥碳交易市场发展策略
14.6建筑行业
14.6.1行业碳排放情况分析
14.6.2行业节能减碳的项目
14.6.3碳交易推动行业转型
14.6.4企业碳排放交易实践
14.6.5企业碳交易体系框架
14.6.6企业碳交易效益分析
14.7造纸行业
14.7.1行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
14.7.2碳交易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14.7.3碳交易对企业的消极影响
14.7.4企业参与碳交易建议措施
第十五章中国碳交易市场主体分析——碳基金
15.1国际碳基金运行模式分析
15.1.1发展概述
15.1.2运行机制
15.1.3典型模式
15.1.4经验借鉴
15.2中国碳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15.2.1发展特点
15.2.2资金来源
15.2.3筹资规模
15.2.4运营期限
15.2.5目标差异
15.3中国碳基金运行情况分析
15.3.1运行模式比较
15.3.2投资组合模式
15.3.3交易机制分析
15.3.4基金问题分析
15.4国家级碳基金——清洁发展机制基金(CDMF)
15.4.1性质及用途
15.4.2制度建设
15.4.3资金来源
15.4.4使用方式
15.4.5业务情况
15.4.6风险管理
15.4.7发展趋势
15.5民间碳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
15.5.1发展概况
15.5.2管理模式
15.5.3运作模式
15.5.4使用方式
15.5.5收益分析
15.6公募碳基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
15.6.1基金概况
15.6.2制度建设
15.6.3业务情况
15.6.4运营情况
15.7中国碳基金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15.7.1扩大筹资渠道,争取财政支持
15.7.2建立地方与国家合作的碳基金体系
15.7.3加强对外合作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
15.7.4循序渐进探索碳金融业务
第十六章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及投融资模式
16.1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预警
16.1.1政策风险
16.1.2履约风险
16.1.3交易风险
16.1.4其他风险
16.1.5风险防范
16.2碳交易市场融资模式
16.2.1传统模式
16.2.2创新模式
16.2.3比较分析
16.3碳交易市场投资模式
16.3.1直接投资现货市场
16.3.2投资碳基金
16.3.3自行设立碳基金
16.3.4经营CDM项目咨询顾问公司
16.3.5直接开发CDM项目
16.3.6主导或者参与发起新的碳交易所
16.4碳交易市场衍生品投资模式
16.4.1碳期货交易
16.4.2碳远期交易
16.4.3碳期权交易
16.4.4碳互换交易
第十七章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17.1中国发展碳交易及碳融资的政策建议
17.1.1完善政策法规制度
17.1.2加大宣传力度
17.1.3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17.1.4加强国际合作并争取主动权
17.1.5增加碳市场的透明度
17.2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建立及完善建议
17.2.1建立管理体制框架
17.2.2明确职责与分工
17.2.3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17.2.4培育和规范专业中介机构
17.2.5建立健全法制体系
17.3推进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路径分析
17.3.1建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17.3.2建立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
17.3.3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17.3.4科学合理分配碳排放额
17.4发展我国自愿碳交易市场的对策措施
17.4.1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碳交易
17.4.2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
17.4.3鼓励探索创新碳交易相关产品
17.4.4加强自愿碳交易相关配套建设
17.5上市公司碳效率分析与产品开发建议
17.5.1完善碳效率量化标准
17.5.2出台碳排放信息披露规则
17.5.3推出适合国情的碳效率指数
17.5.4开发碳交易相关产品
17.6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投资策略
17.6.1交易所投资策略
17.6.2商业银行投资策略
17.6.3保险公司投资策略
17.6.4证券公司投资策略
17.7个人参与碳减排交易的投资潜力及建议
17.7.1投资机会
17.7.2投资建议
第十八章2018-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前景预测
18.1中国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8.1.1从自愿到强制
18.1.2从特定行业到整体经济
18.1.3从区域试点到全国市场
18.1.4从一级现货市场到二级金融市场
18.1.5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18.2全国性碳交易体系建设展望
18.2.1碳交易体系基本目标
18.2.2第一阶段目标
18.2.3第二阶段目标
18.2.4第三阶段目标
18.2.5第四阶段目标
18.3对中国碳交易市场前景预测
18.3.1影响因素分析
18.3.2市场发展潜力
18.3.3发展前景展望
18.3.4交易规模预测
附录:
附录一: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
附录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修订)
附录三: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
附录四:“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附录五:“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图表目录
图表1国际碳交易市场总体架构
图表2配额碳交易市场
图表3自愿碳交易市场
图表4全球碳交易市场分布
图表5全球碳交易覆盖的行业
图表6碳市场覆盖的国家或地区
(GYZJY)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请放心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