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全球医疗旅游的收入规模将达到6785亿美元,全球医疗旅游收入将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16%,全球医疗旅游人数已经上升至每年数千万人次以上,医疗旅游增速是旅游业增速的两倍。有分析师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海外医疗市场潜力有可能超过数百亿美元。
跨境医疗服务机构先后涌现,主要包括传统跨境医疗服务机构(以线下服务为主,线上平台为辅)、互联网跨境医疗服务平台以及一些国外医疗机构驻中国办事处。在海外医疗项目构成中,占比前三分别为重病治疗、体检与医美整容。

跨境医疗服务的群体是国内的中高端消费者,这部分人关注疑难杂症治疗,肿瘤早筛,以及精密体检。由此分化出不同的海外医疗目的地:日本的优势在于精密体检;韩国则是医美抗衰;欧美的各大医院则更专注于接收重症的转诊。其中,据中新网2013年的报道,日本在中国大力推广新设立的“医疗签证”,以吸引更多中国人去日本进行治疗和体检。签证刚推出时,效果并不理想,日本医院对国外患者普遍不感兴趣。这几年从获取日本签证并赴日就医的数量上来看,中国人占了9成之多。
近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可以看到我国正处于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转型时期,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竞争也日趋激烈。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医疗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在收入增长和旅游消费升级推动,以及签证、汇率、航班等便利因素影响下,我国出境旅游热依然持续。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新增了大量国际航线和签证服务中心,出国越来越方便。根据外交、领事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截至2018年1月3日,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落地签前往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67个。2012-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一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六年间出境游客增加了0.48亿人次。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占GDP的比重值达到11.04%,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中等发达程度以上的国家,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约10%;以旅游为支柱或主导产业的国家,其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则超过20%。随着旅游行业的竞争加剧,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也不断加速。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线上渠道来进行营销与市场推广更适应旅游行业发展。未来几年,相较于传统旅游行业的缓速发展,在线旅游行业仍然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