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开采的钛矿物矿床可分为岩矿床和砂矿床两大类。岩矿床为火成岩矿,具有矿床集中、储量大的特点,氧化铁含量高,脉石含量多,结构致密,分离较难。砂矿床是次生矿床,由岩矿床经风化剥离再经水流冲刷富集而成,氧化铁含量较高,结构疏松,杂质易分离。
根据美国国家地质局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球钛精矿探明储量为7亿吨,当中中国储量达2亿吨。虽然我国有丰富的原生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砂矿,但我国的钛资源以岩矿床为主,且多是共生矿,钛资源储备多以品位较低的钛铁矿为主,而优质的金红石资源则占比较少,据统计,钛铁矿占到我国钛资源总储量的98%,而便于开采利用的金红石类型仅占2%。因此我国钛资源储备整体体现为贫矿多,富矿少;无单一钛矿,均为多金属共生矿,钙、镁杂志含量高,采选冶炼技术难度大。我国钛资源的整体品质不高。这就解释了我国虽是钛铁矿资源大国,但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的钛铁矿以确保钛工业的发展。
为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钛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中国钛市场需求现状及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4-2018)》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钛行业现状、钛场供需状况、钛产业链现状、钛重点企业状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钛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作了审慎的判断,为钛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为企业了解钛行业、投资该领域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钛金属性质及资源概述
1.1钛金属简介
1.2 钛的特性和功能
1.3 钛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2011-2013年全球钛产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钛矿资源及开采
2.1.1 全球钛资源储量
2.1.2 全球钛资源开采利用状况
2.2 2011-2013年全球钛产业发展综述
2.2.1 全球钛产业回顾
2.2.2 全球钛产业的发展特征
2.2.3 全球钛行业供需状况
2.2.4 全球钛市价格走势
2.2.5 未来全球钛市场需求展望
2.3 美国
2.3.1 美国钛工业发展概况
2.3.2 美国主要钛企业运营状况分析
2.3.3 美国钛工业发展前景展望
2.4 日本
2.4.1 日本钛产业发展概况
2.4.2 日本钛工业的生产规模
2.4.3 日本钛工业的应用状况
2.4.4 日本海绵钛出口情况
2.4.5 日本钛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5 其它地区
2.5.1 俄罗斯钛工业发展概况
2.5.2 印度钛产业发展迅速
2.5.3 哈法两国建立钛金属生产合资企业
第三章 中国钛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3.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2.1 全球宏观经济
3.2.2 国内宏观经济
3.2.3 对行业的影响
3.3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3.4 行业消费环境分析
3.4.1 行业消费特点
3.4.2 行业消费预期
3.5 行业贸易环境分析
3.5.1 行业贸易现状
3.5.2 行业贸易趋势
3.6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钛产业链分析
4.1 钛产业链综述
4.2 钛产业链上游分析
4.2.1 中国钛资源储量
4.2.2 中国钛资源开采利用状况
4.3 中国钛行业下游应用状况
4.3.1 钛应用概况
4.3.1.1 钛应用简述
4.3.1.2 钛材应用空间广
4.3.1.3 钛应用结构分析
4.3.2 航空航天领域
4.3.2.1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现状
4.3.2.2 钛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概述
4.3.2.3 航空领域用钛需求回升
4.3.2.4 航空领域钛合金紧固件需求形势分析
4.3.2.5 航空工业发展前景展望
4.3.3 化工领域
4.3.3.1 中国化工行业发展概述
4.3.3.2 钛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简况
4.3.4.3 钛在中国化工行业的需求形势分析
4.3.3.4 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4.3.4 军工领域
4.3.4.1 中国军工行业发展概况
4.3.4.2 钛在军事工业领域应用分析
4.3.4.3 军工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4.3.5 汽车工业领域
4.3.5.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4.3.5.2 钛及钛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概况
4.3.5.3 钛将在汽车生产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3.5.4 汽车工业发展前景展望
4.3.6 体育休闲领域
4.3.6.1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概况
4.3.6.2 钛广泛应用于体育和日用品方面
4.3.6.3 体育用品领域钛用量相当可观
4.3.6.4 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4.3.7 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3.7.1 医学领域
4.3.7.2 舰船制造领域
4.3.7.3 建筑领域
4.3.7.4 计算机领域
4.3.7.5 食品器械领域
4.3.7.6 海洋产业领域
4.3.7.7 核工业领域
第五章 2011-2013年中国钛行业发展分析
5.1 中国钛行业发展综况
5.1.1 中国钛工业发展概述
5.1.2 国内钛工业的崛起之路
5.1.3 中国钛产业布局状况
5.1.4 中国钛行业发展的利弊因素分析
5.2 2011-2013年中国钛工业运行分析
5.2.1 2011年中国钛工业发展状况
5.2.2 2012年中国钛工业发展分析
5.2.3 2013年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
5.3 2011-2013年中国钛行业对外贸易分析
5.3.1 2011年中国钛行业对外贸易分析
5.3.2 2012年中国钛行业对外贸易分析
5.3.3 2013年中国钛行业对外贸易分析
5.4 2011-2013年中国钛工业技术进展
5.4.1 2011-2012年中国钛工业技术进步概述
5.4.2 2013年中国钛工业技术进步概述
5.4.3 中国钛工业发展的技术突破方向
5.5 钛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5.1 中国钛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5.5.2 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三大问题
5.5.3 中国钛产业发展对策
5.5.4 中国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5.5 钛工业研究方向和降低成本措施
第六章 2011-2013年钛工业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6.1 高钛渣
6.1.1 高钛渣相关概述
6.1.2 中国高钛渣行业发展概况
6.1.3 高钛渣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6.1.4 中国高钛渣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6.2 海绵钛
6.2.1 海绵钛行业发展历程
6.2.2 海绵钛行业的经营模式
6.2.3 2012年中国海绵钛产量情况
6.2.4 2013年中国海绵钛产量情况
6.2.5 海绵钛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6.3 钛合金
6.3.1 钛合金加工工艺分析
6.3.2 钛合金板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6.3.3 钛合金紧固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6.4 钛白粉
6.4.1 全球钛白粉市场供应状况
6.4.2 2011年中国钛白粉行业运行概况
6.4.3 2012年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分析
6.4.4 2013年上半年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分析
6.4.5 中国钛白粉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4.6 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6.5 钛材
6.5.1 中国钛材加工业发展状况
6.5.2 中国钛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6.5.3 中国钛材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第七章 2011-2013年钛工业重点区域发展概况
7.1 陕西宝鸡
7.1.1 宝鸡高新区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7.1.2 宝鸡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7.1.3 宝鸡市着力推进钛及钛合金产业基地建设
7.1.4 宝鸡市钛产业发展壮大的思路
7.2 四川攀枝花
7.2.1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回顾
7.2.2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近况
7.2.3 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发展的优势剖析
7.2.4 攀枝花制定中长期钒钛资源开发规划
7.2.5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2.6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建议
7.3 河南洛阳
7.3.1 洛阳钛等新材料产业发展概述
7.3.2 洛阳已形成完整钛产业链
7.3.3 洛阳钛产业链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7.4 云南省
7.4.1 云南钛产业发展现状
7.4.2 滇中钛产业经济带蓄势腾飞
7.4.3 云南楚雄州钛产业发展状况
7.4.4 云南钛业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
7.4.5 “十二五”云南省钛行业发展规划
7.5 贵州省
7.5.1 贵州省钛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7.5.2 贵州省推动钛产业技术开发
7.5.3 促进贵州省钛产业发展的建议
第八章 钛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1 VSMPO-AVISMA
8.1.1 公司概况及主要产品
8.1.2 公司在中国投资情况
8.2 TIMET
8.2.1 公司概况及主要产品
8.2.2 公司在中国投资情况
8.3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8.3.1 公司简介
8.3.2 2011-2013年宝钛股份经营状况
8.4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8.4.1 公司简介
8.4.2 2011-2013年西部材料经营状况
8.5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
8.5.1 公司简介
8.5.2 2011-2013年攀钢钒钛经营状况
第九章2014-2018年钛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9.1 2014-2018年钛行业投资分析
9.1.1 产业链投资机会挖掘
9.1.2 中国钒钛产业投资开发踊跃
9.1.3 钛行业面临重大投资发展机遇
9.1.4 钛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9.2 2014-2018年钛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9.2.1 行业发展前景SWOT分析
9.2.1.1 行业优势分析
9.2.1.2 行业劣势分析
9.2.1.3 行业机会分析
9.2.1.4 行业威胁分析
9.2.2 2014-2018年中国钛矿市场供需预测
9.2.3 2014-2018年中国钛行业发展展望
9.2.4 2014-2018年中国钛行业发展重点及趋势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并有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