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2018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340276
  • 2018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我国公益信托制度是一种典型的法律移植,其制度原型是英国的慈善信托。2001 年《信托法》正式引入了公益信托,也通过专章规定了公益信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则。在这十数年中,尽管我国的公益事业发展迅速,但在实践中尚无一例公益信托的实例出现。公益信托在事实上成为了一项停留在纸面上的制度。2016 年颁布的《慈善法》更进一步地发展了公益信托,在《信托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使得公益信托这一制度悬空多年后有了落地的可能。对原有公益事业体制进行改革的诉求也让民众对公益信托抱有较大的期望。

图表:公益信托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引进信托制度多年,其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商事金融领域。其原因也在于商事经济领域中,各项规则和惯例的国家化程度较高,且不涉及到道德、习俗等较为复杂的因素。所以外来的信托制度也能很快在没有任何信托传统的法域内被迅速接受。但在民事领域则因为信托制度对我国历史传统、法律环境和社会习惯来说异质性较高,且缺乏相关配套制度。故而目前关于民事信托的各种制度还只是体现在纸面上,很难在实践中落到实处。

        公益信托这一制度因涉及公益,天然地带有道德评价和立法政策的取舍,更与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众多因素关联紧密。因此,公益信托引入我国不可能仅着眼于游戏规则的建立,而要更重视该制度与我国社会环境的有机结合。目前公益信托遭遇的是理论研究粗浅导致难以消化吸收影响实践,缺乏实践又制约了理论研究深化这一两难的困境。

        引进吸收一项法律制度的前提是充分理解该制度的核心理论。在正确理解、把握核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具体规则进行扬弃、改造。对于公益信托而言,其核心在于目的上的绝对公益属性,并由此而衍生出了有别于一般信托的重要特征。笔者拟从分析公益信托的公益属性出发,探究这一属性对公益信托带来的影响。

        一、慈善信托与公益信托的一致性

        公益信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慈善信托( charitable trust) 制度的移植。“公益信托”首见于日本《信托法》,并被其他引入信托制度的国家所沿用。公益信托在内涵与外延上与“原产地”的慈善信托是否为同一事物,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

        从语义上说,“公益”与“慈善”两词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在《现代汉语辞典》里,“慈善”是指 “对人的关怀,富有同情心。” “公益”是指“公共的利益 ( 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 ”。“慈善”重在利他,是从行为实施主体个人的角度来看待善举。而“公益”则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强调的不仅仅是某一行为的利他,更重视对社会福祉的增加。因此,汉语中的“慈善”与英语中的“charity”接近。在英语中“charity”的意思是对“他人的爱”或是“对有需求的人或贫困的人行善和慷慨施舍”。汉语中的“公益”与英语中“philanthropy”更接近。英语中“philanthropy”的意思是 “对全人类的爱”和“增加人类福利的努力或倾向”。

        但语言学上的区别并不意味着在法律领域的区别。特别是通过立法( 包括判例法) 对某一领域进行调整,其背后必然有公共政策的选择。慈善之举是个人行为,若其进入立法领域并被鼓励实施、提供优惠,则着眼于其能够促进公共福利的客观结果。根据对英国慈善信托有关立法和判例的总结,慈善信托( charitable trust) 指受托人掌管财产必须是出于慈善目的,即为了促进健康、宗教或其他公益事业而设的信托。该信托的设立必须是为了不确定人群或整个社会的利益,是为了推进某一社会公认的领域内的总体福利,并不得从事非法活动或违反公共政策。而其中的核心--慈善目的 ( charitable purpose) 指的是目的是为了某一社会或地区福利,而且其性质通常被认为是慈善性的,并不为法律所禁止。一般包括: 贫困救济、教育发展、宗教事业、健康保护,或处于政府、市政考虑,或是其他以增进社会福利为宗旨的目的。可以看出,尽管用语上表述为慈善信托,但是并非所有慈善之举都能纳入慈善信托的调整范围。只有促进公共利益的慈善目的,才能被认为是符合慈善信托的条件。尽管有学者认为将这一制度翻译为 “公益信托”并不贴合英文原意,但实质上不会影响对这一制度的研究和运用。

        所以,尽管各国由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原因,在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上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慈善/公益信托制度的构建和运作。在现代各国立法逐渐趋同的大背景下,可以认为慈善/公益信托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在不同国家的法律用词的区别,其内涵是一致的。

        在信托的分类上需要注意的是,有学者在以信托目的是否具有公益性将信托分为公益信托与私益信托。但在普通法系中,慈善信托( charitable trust) 并非与私益信托( private trust) 相对应,而是与非慈善信托( non-charitable trust) 相对应。与私益信托对应的是公共信托( public trust) --为公共目的而设立的慈善或非慈善信托。

        二、公益属性的重要性及其认定标准

        根据信托法的一般理论,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由于具有不确定性,以及违反受益人确定原则 ( beneficiary principle) 和不可转让规则( rule against inalienability) 而被认定为无效。125但如果该信托的目的是为了公益,则从促进社会整体福利、保护善举的角度,由法律赋予此类信托以效力,并提供一定优惠。这是一种典型的出于实用主义考量的立法政策。因此,公益目的的界定是公益信托制度的核心。公益信托整体的制度设计都是围绕公益目的而展开的,作用也是如何能更好地促进公益目的的实现。

        因此,考虑到公益信托本身就是信托制度的例外,且一旦被认定为公益信托将会享有相当的利益,所以对公益目的的要求也是相当严苛的。在英国,一项慈善信托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 1) 该信托的目的必须是慈善性的; ( 2) 该信托必须是促进公共利益的; ( 3) 该信托必须是整体上、绝对性地具有慈善性,即不能混杂慈善与非慈善的目的。其他国家对公益信托公益目的的要求也大体如此。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方面: ( 1) 主观上具有为了公益的目的; ( 2) 客观上有促进公益的效果; ( 3) 不能掺杂公益以外的目的。

        正是基于公益信托公益目的的严苛性,在立法上一般采取列举方式对公益目的进行界定。各国(地区) 都主要包括了济贫扶困、环境保护以及促进医疗文卫等内容。 在大陆法系国家,公益信托的设立需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准,因而以成文法的形式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范围确有必要。

        但是,仅对公益目的的范围进行立法约束,并不能完全解决对公益目的的判断问题。在我国,对公益的认识存在这样一个逻辑推导: 即公益信托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整体公共利益,因此公益信托的受益人必须是不特定多数人。先不论公益信托是否有受益人的存在( 这一问题将在后文内容中讨论) 。公共利益也不能等同于取得公益信托直接利益之人必须是不特定多数人。例如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公益信托中,就存在对某一传统技艺传承人进行资助的操作方式。而往往某些需要保护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数量稀少。在此种情况下对传承人进行资助,是否符合促进公共利益的标准? 再举例而言,若某人设立信托,对指定若干家族的所有后代子女进行教育上的资助,是否能够认定为公益信托? 若仅靠对公益目的范围的约束,是无法就上述问题得出答案的。而且很显然,受益对象的多寡并不是判断某一信托是否促进公益的依据。

        因此,有必要借鉴英国法律中关于“私人关系规则( Re Compton 规则) ”281的判断标准,即在符合公益目的范围的前提下,以受益人与委托人之间是否存在私人关系为标准判断一个信托是否为公益信托。英国法院在 1945 年的“康普顿案”( Re. Compton)281中确认了信托的受益人要构成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必须完全基于一种非私人关系,符合与特定个人无关联的特性。“康普顿案”中委托人为指定的三个家庭的后代提供教育设立一个信托。法院认为这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慈善信托。主审法官格林勋爵( Lord Green M.R.) 指出: 一群人可能数量很大,但如果他们之间的连接点是他们与一个或几个共同长辈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了慈善目的,他们既不构成社会公众,也不构成社会公众的一部分。309该案的受益人之间基于与一个或几个长辈之间的关系而构成的是一种私人关系,不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基于此,形成了“ReCompton 规则”,即“私人关系规则”。1951 年的“奥本海姆诉 烟 草 证 券 信 托 案 ”( Oppenheim v. Tobacco Securities Trust)126进一步明确了委托人与受益人之间不能有“私人连接点”。在“奥本海姆案” 中,上议院认为尽管该公司有 11 万多雇员,但信托的资金被用于英国烟草公司雇员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无效的慈善信托。该案的法官西蒙斯提出: 尽管该案中受益人可能很多,但是,如果委托人与受益人之间有某种“私人连接点”的话,那么受益人不能成为“公众的一部分”,该信托不具有公共利益。尽管从表面上看该信托的设立完全是为了一个慈善目的,但是因受益人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私人连接点”而否定了该信托的公益性。

        只有在公益目的范围和适用条件两方面对公益目的加以约束,才能够确保公益信托实至名归,并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这也是未来相关立法应当考虑到的问题。

        三、公益信托受益人问题

        对于一般信托而言,受益人是信托成立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对于公益信托,其受益人是否存在也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到公益信托各项具体规则的设计。

        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受益人的存在是不是公益信托存在的必要条件。根据公认的信托理论,信托的设立有三个基本条件,被概括为“三个确定性”,即委托人意图的确定性、信托财产的确定性和受益人的确定性。78受益人不能确定的信托被认为是无效的。信托理论中的“禁止目的信托”原则本质上也就是为了确保信托都有可确定的受益人,避免“坟墓里伸出的手”来控制财产。体现了普通法中至关重要的禁止永久权原则 ( Rule Against Perpetuities) 。但基于公益目的而设立信托不在此列。可见,在公益信托的成立上,具体的受益人是谁并不是公益信托的重点,公益目的才是重点。因此,受益人的存在不是公益信托成立的必要条件,从公益信托的产生原理来看,恰恰是目的信托无效性的例外。

        那么,公益信托作为一种广义上的目的信托,是否存在受益人呢? 对于此问题,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根据日本学者的一般观点认为,公益信托中不存在受益人。原因在于,主观上公益只能有纯粹的公益目的,给予特定对象利益并非为了使其受益,而是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也即对某些对象给予利益是实现公益的手段,而非目的。这是公益信托与非公益信托最为重大的区别。尽管很多非公益信托在客观上也能促进社会利益,但是不符合前文中公益目的的三项根本约束条件,特别是主观上缺乏公益的目的。例如在助成性的公益信托中,给接受资助的研究人员以利益并不是公益信托的目的,促进研究的发展,使社会整体受益才是其目的。而在以保护历史建筑为目的的公益信托中,就更不可能找出具体的受益人了。因此,若将接受公益信托给予利益的人简单地视为受益人,则混淆了目的与手段的区别,也有违公益信托的初衷。

        从立法逻辑的角度来说,如果受到公益信托给付的人被认为是受益人,那么他也应该享有一般信托法理论中受益人所享有的监督管理权能。若赋予其受益人的各项权能,则有可能造成对其他潜在受益对象的挤出效应,或是通过受益人的权利影响信托目的的实现。这样将公益信托利益特定化的做法并不符合信托设立的初衷。若在承认其为受益人的基础上对其权利进行限制,则又是在传统信托受益人体系之外开一特例,确无必要。所以应该将公益信托中直接得到资助、利益的人认为是债权性的受给权人,仅有权接受给付,而不能享有具有人身性的受益权权能。

        但是我国有部分学者认为公益信托存在受益人,但是受益人必须是不特定的公众。324也有部分日本学者如新井诚教授认为将从受托人处取得给付的人认为是受益人,能够为公益信托提供更周到的监督与保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在《慈善法》第 49 条中提及的受益人与信托中受益人并非一个概念,而是《慈善法》中接受捐赠、取得慈善活动直接利益的人,即公益信托中的受给权人。

        这些说法只是理论上的争议。在公益信托的实践上,其结果是在信托利益的归属者无法主张权利,监督信托运作。因此需要通过信托关系外部监督( 如设立信托监察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监管) 的方式进行监管。

        四、近似原则

        近似原则是公益信托中的一项很特殊的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信托制度中指的是,公益信托设立后,信托目的已经实现或已经不能实现的,剩余的信托财产应当用于与原信托目的相近似的公益目的,不能归属于个人或用于私人目的。

        近似原则并非普通法首创,其作为一项法律原则首见于查士丁尼法典,最初主要适用于遗赠财产,其基本规则是当遗赠人的原始意愿因非法而不能实现,则将该财产用于类似目的而不是返还给遗嘱人或其继承人。后在 15 世纪被引入英国,使其在慈善信托领域得到了发展,与这一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演变发展有了不同的路径。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 Jackson v.Philips( 1867) 来理解公益信托中近似原则的含义: 马萨诸塞州的杰克逊于 1861 年去世,他的遗嘱设立一项信托,要求受托人用遗产创立一个基金,用于帮助解放黑奴。据此,受托人用一部分遗产帮助逃亡的奴隶。后来,奴隶制度消灭,信托目的失去意义,信托应终止。于是,杰克逊的继承人要求解除信托,将剩余财产归还。法院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而是运用近似原则,将剩余信托财产用于已获解放黑奴的福利和教育事业。

        我国在此项内容的规定上,基本是沿袭了日本法上的规定。 由政府主管机关决定公益信托在因客观原因终了之后的剩余财产处置。而处置的结果则是要使信托能以与原公益目的相近似的方式继续下去。这一制度本身从立法政策导向的角度来说不难理解,公益信托既为增进公益,则在原目的已经实现或无法实现后,选取近似目的以促其继续运行。而继续运行的方法包括了原信托改变其信托目的和将剩余财产转让给类似的信托或公益组织这两种方式。

        近似原则最大的难点不是在原则本身的合理性上,而是在操作性上。即如何判断可适用近似原则的条件,以及如何保障改变后的目的确实为“近似目的”。、

        近似原则的适用就意味着原公益信托得以存在的某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根据不同的变化,究竟怎样才算是符合近似原则的要求,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主观性,需要由有权的决策者综合各种情况进行判断,是难以通过立法加以详细限制的。因此,各国信托法通常对此采取原则性的规定。

        如英国在 2006 年的《慈善法》中就指出适用近似原则必须是用于慈善目的,而且财产是可以移转给另一个慈善的; 必须符合赠予精神,为了确保信托财产安全必须将其用于与原始目的最为接近的慈善,必须是符合对现在社会和经济环境适合和有效的相关慈善,可以要求慈善受托人履行保证信托财产确实被用于可行的、与原有目的类似的慈善目的。

        原则性的规定就意味着对近似目的的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类似目的”的类似究竟到何种程度,“信托本旨”的本旨又如何把握,都是面对一个个不同案件时需要结合案情进行主观判断的。若过于宽泛地解释“类似目的”和“信托本旨”,则有损委托人意愿,也为今后潜在的公益信托设立者开下恶例; 若过于严格考虑近似目的,则剩余信托财产何去何从难以确定,委托人之目的也无法得以全面保障。

        公益信托近似原则的判断,不仅是公益信托终了时信托财产归属问题,更涉及公益信托的塑造与发展。不光是法律问题,而与道德、政策取向、民众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对近似原则的操作尺度把握,不可能通过法律规定加以细致地规定,只能通过不断的公益信托实践来摸索。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没有公益信托传统的国家,移植制度建立之初的各种实践对这一制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对近似原则的运用需要十分谨慎。

        根据我国《信托法》的规定,有权依据近似原则决定剩余信托财产归属的,是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也就是民政部门。但按照我国目前公益事业发展的现状,民政部门主导下的官办公益公信力受到极大影响。公益信托本身就是在原有慈善事业体制之外开拓一条新路。此时还是将重要的决定权置于民政主管部门之手,凸显出我国的公益事业仍然带有较为浓重的“官办”气质,对公益信托未来的发展未必有利。若能参考英美国家做法,设计成由受托人审慎决定近似原则的运用,由民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在出现纠纷时有法院进行裁决的多元化博弈体系。可避免出现只有某一机构全权管理而造成的权力滥用情况。

        公益信托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公益信托有别于其他类型信托的特征。这些特征,或者说特别的制度,都是围绕着保障公益目的可以有效实现这一十分具体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下,传统信托理论中的某些基本原则可以妥协,传统理论中未出现的制度也被精心构建。这就凸显出了信托制度的灵活性,从一个层面说明了信托不受传统理论拘泥,而以现实的应用性为导向。

        通过对公益信托概念的辨析和对其公益属性及影响的分析,说明了公益属性在公益信托中的核心作用,并由其衍生出了相配套的各种制度与特征。

        观研天下发布的《2018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报告大纲】

第一章 2016-2018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公益信托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公益信托行业相关定义
二、公益信托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公益信托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公益信托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1、上游产业
2、下游产业
第三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公益信托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公益信托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 公益信托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 公益信托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 公益信托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公益信托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 国中公益信托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公益信托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公益信托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公益信托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公益信托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公益信托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 2016-2018年全球公益信托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公益信托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全球公益信托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公益信托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公益信托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公益信托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公益信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公益信托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公益信托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公益信托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公益信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盟公益信托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盟公益信托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盟公益信托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盟公益信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18-2024年世界公益信托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18-2024年全球公益信托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公益信托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公益信托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  中国公益信托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公益信托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公益信托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公益信托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公益信托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6-2018年中国公益信托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公益信托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2016-2018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需求特点与价格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消费特点
第二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消费偏好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公益信托行业成本分析
第四节 公益信托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 2016-2018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公益信托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公益信托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公益信托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公益信托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公益信托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公益信托市场规模分析

第九章 2016-2018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三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 公益信托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18-2024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公益信托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18-2024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
第一节 公益信托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公益信托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公益信托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公益信托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公益信托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公益信托行业企业经营发展分析及建议
一、公益信托行业经营模式
二、公益信托行业销售模式
三、公益信托行业创新方向
第三节 公益信托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2018-2024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公益信托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公益信托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公益信托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公益信托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公益信托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 2018-2024年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公益信托行业定价策略分析
第三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公益信托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公益信托行业营销策略
第四节中国公益信托行业价格策略
第五节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公益信托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二、中国公益信托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图表详见正文(GYJPZQ)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