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汽车贷款现状
(一)市场整体分析。预测,到了2020年,我国的汽车贷款余额将超过10000亿元。未来10年,80后、90后将成为社会消费市场上的主力军,伴随而来的就是越来越优化的消费观念,因此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我国的汽车贷款市场必将有不俗的发展前景。
(二)指标分布分析
1、地区分布。根据调查,汽车贷款用户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浙江、广东、江苏、北京以及上海等地区的一线城市。
2、贷款主体行业分布。通过对汽车消费群体的调查可以看出,汽车消费群体的收入主要是以每月3000~5000元的收入群体为主,具体来说,是以白领、公务员以及个体经营者为主。
3、贷款主体年龄特征。通过调查,近年来汽车消费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贷款主体主要是以25~30岁以及35岁以上的消费者居多,这一群体对汽车消费主要是以汽车按揭贷款的形式为主。
4、车型结构分析。家用轿车和经营性汽车贷款在贷款余额上占个人汽车贷款的比重最大。
综上,总体来说,我国汽车信贷前景远大,贷款主体集中在低收入、中青年及特大城市群体,且车型比较集中。
图:2010-2015年我国汽车贷款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
二、发展我国汽车贷款业务相关建议
(一)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有效降低信用风险
1、完善汽车信贷法律体系。首先,加快个人信用制度立法的出炉。以此来保证各种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其次,加紧推出《消费信贷法》,以法律手段对消费信贷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再次,完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
2、完善信用环境。首先,分阶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其次,加强信用评估制度建设。建议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评估系统,不仅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定性评估,还要运用量化的技术和方法对客户风险进行衡量;其次,建立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其机制可以由个人破产制度、快速接收有关失信行为信息的举报机制、被惩罚人申诉机制和合理的惩罚尺度等环节构成。
(二)完善汽车贷款的外部环境,有效降低操作风险
首先,增强行业风险认识。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而非过分依赖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及担保公司等第三方公司;其次,完善风险信息系统管理。强化贷前、贷中、贷后三阶段审核监督力度。贷前调查阶段,银行应主动搜集客户的信息证明材料而非由申请贷款人提供,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贷中审批阶段,完善审批手段。加强贷后监督力度及预警机制;最后,注重引入汽车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汽车信贷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所以,银行应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招聘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增加与汽车金融公司的合作来弥补自身经验的空白。
(三)完善汽车贷款的外部环境,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1、建立全方位的汽车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审计部门的审计,保证其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实行集约化经营,增加金融业的自我积累能力,防范短期行为;通过人民银行与审计部门的监管合作,建立社会审计监督体系和外部评估约束系统;辅以同业监督系统,提高汽车金融稽核与国家审计的力度和强度。
2、扩大汽车消费需求。扩大汽车消费需求是发展汽车贷款的根本动力。首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汽车消费的需求;其次,加快城镇化建设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增强广大群众的还贷能力;第三,改革现有汽车消费政策。取消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和措施,拓宽消费领域。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根据市场消费能力合理调整汽车价格水平。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汽车贷款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目录
第一章汽车贷款行业相关基础概述及研究机构
1.1汽车贷款的定义及分类
1.1.1汽车贷款的界定
1.1.2汽车贷款的分类
1.1.3汽车贷款的特性
1.2汽车贷款行业特点分析
1.2.1市场特点分析
1.2.2行业经济特性
1.2.3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1.2.4行业进入风险
1.2.5行业成熟度分析
1.3汽车贷款行业研究机构
1.3.1汽车贷款行业介绍
1.3.2汽车贷款行业研究优势
1.3.3汽车贷款行业研究范围
第二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2.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1.1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1、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2、消费价格指数CPI、PPI
3、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4、恩格尔系数
5、工业发展形势
6、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1.2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2.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2.1行业监管环境
1、行业主管部门
2、行业监管体制
2.2.2行业政策分析
1、主要法律法规
2、相关发展规划
2.2.3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2.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1行业社会环境
1、人口环境分析
2、教育环境分析
3、文化环境分析
4、生态环境分析
5、中国城镇化率
6、居民的各种消费观念和习惯
2.3.2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3.1汽车贷款行业产业链概述
3.1.1产业链定义
3.1.2汽车贷款行业产业链
3.2汽车贷款行业主要上游产业发展分析
3.2.1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3.2.2上游产业供给分析
3.2.3上游供给价格分析
3.2.4主要供给企业分析
3.3汽车贷款行业主要下游产业发展分析
3.3.1下游(应用行业)产业发展现状
3.3.2下游(应用行业)产业需求分析
3.3.3下游(应用行业)主要需求企业分析
3.3.4下游(应用行业)最具前景产品/行业分析
第四章国际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4.1国际汽车贷款行业发展现状
4.1.1国际汽车贷款行业发展现状
4.1.2国际汽车贷款行业发展规模
4.2国际汽车贷款市场需求研究
4.2.1国际汽车贷款市场需求特点
4.2.2国际汽车贷款市场需求结构
4.2.3国际汽车贷款市场需求规模
4.3国际区域汽车贷款行业研究
4.3.1欧洲
4.3.2美国
4.3.3日韩
4.4国际汽车贷款行业发展展望
4.4.1国际汽车贷款行业发展趋势
4.4.2国际汽车贷款行业规模预测
4.4.3国际汽车贷款行业发展机会
第五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概述
5.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5.1.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阶段
5.1.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5.1.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5.2汽车贷款行业发展现状
5.2.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热点
5.2.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现状
5.2.3中国汽车贷款企业发展分析
5.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5.3.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5.3.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5.3.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第六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运行指标分析及预测
6.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企业数量分析
6.1.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企业数量情况
6.1.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企业竞争结构
6.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6.2.1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6.2.2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6.2.3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6.2.4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6.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6.3.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3.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6.4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
6.4.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供给规模分析
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供给规模预测
6.4.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需求规模分析
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需求规模预测
第七章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7.1互联网给汽车贷款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分析
7.1.1互联网时代汽车贷款行业大环境变化分析
7.1.2互联网给汽车贷款行业带来的突破机遇分析
7.1.3互联网给汽车贷款行业带来的挑战分析
7.1.4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融合创新机会分析
7.2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7.2.1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投资布局分析
1、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投资切入方式
2、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3、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投资业务布局
7.2.2汽车贷款行业目标客户互联网渗透率分析
7.2.3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7.2.4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参与者结构
2、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竞争者类型
3、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占有率
7.3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7.3.1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增长动力分析
7.3.2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发展瓶颈剖析
7.3.3中国互联网+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八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转型分析
8.1互联网思维对行业的影响
8.1.1互联网思维三大特征
8.1.2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行业发展
8.2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
8.2.1平台模式
8.2.2免费模式
8.2.3软硬一体化模式
8.2.4O2O模式
8.2.5品牌模式
8.3互联网背景下汽车贷款行业商业模式选择
8.3.1汽车贷款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的结合
8.3.2互联网背景下汽车贷款行业商业模式选择
第九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9.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9.1.1汽车贷款行业区域分布格局
9.1.2汽车贷款行业企业规模格局
9.1.3汽车贷款行业企业性质格局
9.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竞争五力分析
9.2.1汽车贷款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9.2.2汽车贷款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9.2.3汽车贷款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9.2.4汽车贷款行业替代产品威胁
9.2.5汽车贷款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9.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竞争SWOT分析
9.3.1汽车贷款行业优势分析(S)
9.3.2汽车贷款行业劣势分析(W)
9.3.3汽车贷款行业机会分析(O)
9.3.4汽车贷款行业威胁分析(T)
9.4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兼并重组整合分析
9.4.1投资兼并重组现状
9.4.2投资兼并重组案例
9.5中国汽车贷款行业竞争策略建议
第十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
10.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2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4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5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6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7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8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9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0.10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
11.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11.1.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空间分析
11.1.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11.1.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互联网+前景
11.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1.2.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品牌格局趋势
11.2.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渠道分布趋势
11.2.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11.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机会与建议
11.3.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前景展望
11.3.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1.3.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建议
第十二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分析与风险规避
12.1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12.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2.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风险与规避
12.3.1宏观经济风险与规避
12.3.2行业政策风险与规避
12.3.3上游市场风险与规避
12.3.4市场竞争风险与规避
12.3.5技术风险分析与规避
12.3.6下游需求风险与规避
12.4中国汽车贷款行业融资渠道与策略
12.4.1汽车贷款行业融资渠道分析
12.4.2汽车贷款行业融资策略分析
第十三章中国汽车贷款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13.1国外汽车贷款行业投资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
13.1.1境外汽车贷款行业成长情况调查
13.1.2经营模式借鉴
13.1.3国外投资新趋势动向
13.2中国汽车贷款行业商业模式探讨
13.3中国汽车贷款行业投资发展战略规划
13.3.1战略优势分析
13.3.2战略机遇分析
13.3.3战略规划目标
13.3.4战略措施分析
13.4最优投资路径设计
13.4.1投资对象
13.4.2投资模式
13.4.3预期财务状况分析
13.4.4风险资本退出方式
第十四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14.1研究结论
14.2建议
14.2.1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4.2.2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14.2.3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汽车贷款行业特点
图表:汽车贷款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汽车贷款行业产业链分析
图表:中国GDP增长情况
图表:中国CPI增长情况
图表:中国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图表: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图表:汽车贷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汽车贷款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中国汽车贷款行业供给规模分析
(GYZJY)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请放心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