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环境的重要因素,各国对汽车尾气的处理日益重视。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烃类、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铅、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
种类 |
浓度 |
一氧化碳 |
(CO,0.5 vol.%) |
未燃烧的烃类 |
(HC, 350vppm) |
氮氧化物 |
(NOx,900vppm) |
二氧化碳 |
(CO2,10 vol.%) |
铅、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
- |
信息来源:互联网
2017年全国机动车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4359.7万吨。其中,一氧化碳 (CO)3327.3万吨,碳氢化合物(HC)407.1万吨,氮氧化物(NOx)574.3万吨,颗粒物(PM)50.9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HC、NOx、PM总排放量的分担率均超过80%,分别为87.8%、84.1%、92.8%、95.8%。汽车 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2017年机动车尾气污染主要毒性物质排放量(万吨)
数据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中,汽油车为18536.3万辆,占比为89.0%,柴油车为1956.7 万辆,占比为9.4%,燃气车为333.1万辆,仅占1.6%。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车型 在保有汽车中仍然是主流。按照排放标准分类,达到国五及以上标准的汽车仅占汽 车总保有量的22.0%,国三及以下标准的车辆占比仍有30.5%。
2017年我国按燃料类型汽车保有量结构
数据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我国按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结构
数据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除升级油品质量外,汽车尾气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机内措施和机外措施。排气后处理系统是指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各种安装在发动机下游的削减尾气中污染物含量的装置,包括TWC、SCR、DOCPOC、DPF、GPF、ASC等。汽车尾气中特定毒副物质,例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的碳氢化合物等,经过汽车尾气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安全或少量有毒物质,例如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汽车尾气催化器主要由活性成分、载体、涂层和助剂组成。活性成分包括贵金属、非贵金属和稀土掺杂型催化剂等,起到主要的催化作用。
柴油车与汽油车产生的尾气污染物成分不同,尾气处理需求各异。按燃料分类,柴油车NOx和PM排放量较高,2017年其排放的NOx占汽车排放总量的68.3%,PM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99%;汽油车CO和HC排放量较高,2017年汽油车排放的CO占汽车排放总量的85.0%,HC占比为73.5%。
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680万辆,同比增长3.14%,其中,乘用车销量为7085万辆,2010-201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商用车销量为2595万辆,2010-201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2%。据预测,因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趋缓,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仅微增。此外,2017年全球汽车产量为9730万量,其中,乘用车约占全球汽车产量的75.5%。(JP YZ)
【报告大纲】
第一章 中国车用催化剂行业发展环境
1.1 中国机动车行业发展现状
1.1.1 中国机动车产销情况
(1)机动车产销规模现状
1)汽车产销规模
2)摩托车产销规模
3)低速汽车产销规模
(2)机动车产销规模预测
1.1.2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情况
(1)机动车保有量现状
1)按车型划分
2)按燃料类型划分
3)按排放标准划分
(2)机动车保有量变化
(3)机动车保有量预测
1.2 中国车用催化剂政策标准
1.2.1 车用催化剂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车用催化剂相关地方性法规
1.2.2 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
(1)欧洲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
(2)国Ⅰ、Ⅱ、Ⅲ、Ⅳ、Ⅴ标准的发布与实施
(3)新生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4)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1)《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2)《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
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5)《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5)车用燃料硫含量标准限值
1.2.3 与环保有关机动车鼓励政策
(1)低污染机动车减征消费税
(2)减征小排量汽车购置税
(3)减征小排量汽车消费税
(4)“黄标车”以旧换新
1.3 中国机动车环保管理现状
1.3.1 新生产机动车环保管理
(1)环保型式核准制度
(2)环保生产一致性监督制度
1.3.2 在用机动车环保管理
(1)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机构委托制度
(2)机动车环保检验制度
(3)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
1.3.3 车用燃料环保管理
(1)车用汽油清净剂环保管理
(2)油气回收治理
第二章 中国车用催化剂行业现状综述
2.1 国外车用催化剂经验借鉴
2.1.1 全球机动车发展状况分析
2.1.2 国外车用催化剂现状
2.1.3 车用催化剂的国外经验
2.2 中国车用催化剂总体状况
2.2.1 中国车用催化剂历程
2.2.2 中国机动车污染治理方案
2.2.3 车用催化剂产业规模
(1)行业产值规模
(2)行业从业人员
(3)企业数量与分布
2.2.4 中国车用催化剂成效
2.3 中国机动车污染治理细分领域状况
2.3.1 重型柴油机国Ⅳ产品
2.3.2 轻型柴油车国Ⅳ产品
2.3.3 轻型柴油车国Ⅲ产品
2.3.4 轻型汽油车产品
2.3.5 摩托车产品
2.4 中国车用催化剂行业竞争状况
2.4.1 行业总体竞争格局
2.4.2 内外资企业竞争状况
(1)外资企业在华竞争分析
1)德国博世集团(BOSCH)
2)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
3)美国德尔福公司(Delphi)
4)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
5)美国康明斯公司(Cummins)
6)日本电装株式会社(Denso)
7)日本东京滤器株式会社(Roki)
(2)内外资企业竞争实力比较
2.5 中国车用催化剂存在的问题
2.5.1 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规监管体系存在管理疏漏
(2)尾气后处理装置售后市场混乱
(3)现行I/M制度有待完善
(4)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5)国内自主企业整体发展比较落后
2.5.2 行业解决对策及建议
第三章 车用催化剂市场发展分析
3.1 车用催化剂主要技术路线概述
3.1.1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
(1)SCR基本原理
(2)SCR研究进展
(3)SCR催化剂
(4)SCR主要厂商
(5)SCR发展展望
3.1.2 废气再循环技术(EGR)
(1)EGR基本原理
(2)EGR系统主要形式
(3)EGR使用情况
(4)EGR研究进展
(5)EGR主要厂商
(6)EGR应用难点与展望
3.1.3 颗粒过滤器(DPF)
(1)DPF基本原理
(2)DPF研究进展
(3)DPF应用现状
(4)DPF发展展望
3.1.4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
(1)DOC基本原理
(2)DOC发展状况
(3)DOC应用现状
(4)DOC发展展望
3.1.5 颗粒氧化型催化器(POC)
(1)POC基本原理
(2)POC研究进展
(3)POC应用现状
(4)POC发展展望
3.2 国IV排放标准尾气车用催化剂技术路线选择
3.2.1 机动车不同后处理方案优势与劣势比较
3.2.2 欧美欧Ⅳ/Ⅴ标准技术路线选择及执行经验
3.2.3 国内汽油机国IV排放标准技术路线选择
3.2.4 国内柴油机国IV排放标准技术路线选择
(1)重型柴油机最优技术路线:高压共轨+SCR
1)高压共轨发动机(CR)+SCR
2)电控直列泵发动机+EGR+DOC+DPF
3)电控单体泵/电控组合泵发动机+SCR
(2)中型柴油机技术路线:CR+EGR+POC
(3)轻型柴油机技术路线:电控VE泵+EGR+DOC
(4)小型柴油机技术路线选择
1)电控VE泵+EGR+DOC
2)高压共轨+EGR+DOC+POC/DPF
(5)国内发动机公司目前应对国Ⅳ选取的路线
3.3 车用催化剂子行业发展分析
3.3.1 后处理产业链概述
3.3.2 分子筛行业调研
(1)主要形式与应用
(2)行业主要企业
(3)市场竞争格局
(4)技术与生产装备
3.3.3 蜂窝陶瓷行业调研
(1)主要类别
(2)市场容量
(3)市场竞争格局
(4)技术储备状况
(5)未来发展方向
3.3.4 陶瓷载体行业调研
(1)概述
(2)应用现状
(3)市场竞争格局
(4)市场发展趋势
3.4 车用催化剂市场规模预测
3.4.1 不同类型车用催化剂市场规模预测
3.4.2 不同类型汽车车用催化剂市场规模预测
(1)中重型车后处理市场规模预测
(2)轻型车后处理市场规模预测
3.4.3 尾气车用催化剂总体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章 尾气车用催化剂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1 万润股份
4.1.1 企业发展简况
4.1.2 企业产品结构
4.1.3 企业技术实力
4.1.4 企业生产能力
4.2 国瓷材料
4.2.1 企业发展简况
4.2.2 企业产品结构
4.2.3 企业技术实力
4.2.4 企业生产能力
4.3 巴斯夫
4.3.1 企业发展简况
4.3.2 企业产品结构
4.3.3 企业技术实力
4.3.4 企业生产能力
4.4 庄信万丰
4.4.1 企业发展简况
4.4.2 企业产品结构
4.4.3 企业技术实力
4.4.4 企业生产能力
4.5 优美科
4.5.1 企业发展简况
4.5.2 企业产品结构
4.5.3 企业产品配套厂商
第五章 中国车用催化剂行业前景展望与投资建议
5.1 车用催化剂行业趋势预测展望
5.1.1 行业面临的机遇
5.1.2 行业面临的威胁
5.1.3 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5.2 车用催化剂行业开发热点与重点
5.2.1 行业开发热点分析
5.2.2 行业开发重点分析
5.3 车用催化剂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5.3.1 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5.3.2 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5.3.3 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5.3.4 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5.4 车用催化剂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5.4.1 行业投资潜力评价
5.4.2 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 2018年车用催化剂行业产值规模分析
图表 2018年车用催化剂行业从业人员分析
图表 2015-2018年重型柴油机产业链产能情况(单位:万套)
图表 车用催化剂产业链分工
图表 2015-2018年机动车尾气后处理催化剂市场容量分析
图表 2019-2025年中国SCR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2019-2025年中国EGR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2019-2025年中国DOC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2019-2025年中国POC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2019-2025年中国DPF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2019-2025年中国中重型车后处理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2019-2025年中国轻型车后处理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2019-2025年中国尾气车用催化剂总体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详见报告正文……(css )
【简介】
中国报告网是观研天下集团旗下打造的业内资深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供商与综合行业信息门户。《2019年中国车用催化剂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