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4-2019)

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4-2019)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193635
  • 2014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目 录
第一章 碳酸二甲酯相关概述 1

第一节 碳酸二甲酯性能及用途 1
一、碳酸二甲酯性质分析 1
二、碳酸二甲酯功能与用途分析 2
三、碳酸二甲酯运输储存应注意事项分析 4
第二节 碳酸二甲酯工艺及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5
一、光气法 5
二、酯交换法 5
三、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7
四、其他一些合成方法的分析 7
1、二甲醚氧化羰基化法 7
2、过氧化物氧化羰基化法 8
3、碳酸乙烯酯(EC)催化加氢法 8
4、CO2和甲醇直接合成DMC 8
5、甲醇与CO电化学反应法 8
6、氯甲烷与碱金属碳酸盐反应法 9

第二章2013-2014年世界碳酸二甲酯产业运行形势分析 10
第一节 世界碳酸二甲酯产业运行环境浅析 10
第二节2013-2014年世界碳酸二甲酯产业运行概况 19
一、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基础化学原料 19
二、世界碳酸二甲酯产能分析 20
三、世界碳酸二甲酯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分析 21
四、中国对世界碳酸二甲酯市场发展影响分析 23
第三节2013-2014年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市场透析 24
一、美国 24
二、西欧 25
三、日本 27
第四节 2014-2019年世界碳酸二甲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8

第三章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30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0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30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37
三、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40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47
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分析 47
二、产业发展标准分析 48
三、进出口政策分析 49

第四章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50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运行现状综述 50
一、中国碳酸二甲酯国际地位分析 50
二、国内碳酸二甲酯装置生产能力快速增长 50
三、我国合成碳酸二甲酯技术不断进步 50
四、碳酸二甲酯行业寻求突围 51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市场应用情况 51
一、DMC可替代剧毒或致癌物生产多种化工产品 51
二、以DMC为原料可以开发制备多种高附加值的精细专用化学品 52
三、它的非反应性用途是用作溶剂和汽油添加剂 52
第三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
一、生产相对过剩 52
二、工艺雷同,重复开发,新技术开发及应用不足 53
三、产业进入微利时代 53
第四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53
一、技术创新是碳酸二甲酯行业发展出路 53
二、碳酸二甲酯行业呼吁加强合作 54

第五章2011-2013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11-2013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1-2013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1-2013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碳酸二甲酯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六章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64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市场运行整体状况分析 64
一、中国碳酸二甲酯产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64
二、碳酸二甲酯作为一种”绿色”产品得到广泛的应用 65
三、市场供大于求分析 66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66
一、下游市场需求有限 66
二、装置开工率严重不足 67
第三节 挖掘市场需求成为中国发展碳酸二甲酯出路分析 67

第七章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市场产销统计分析 69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市场生产状况分析 69
一、生产特点分析 69
二、产能过剩分析 70
三、产品结构分析 71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72
一、需求特点分析 72
二、需求结构分析 73
三、需求、消费情况分析 74
第三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出口统计分析 74
一、出口状况统计分析 74
二、出口国家分析 75
三、出口价格分析 75

第八章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77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77
一、技术竞争分析 77
二、成本竞争分析 80
三、价格竞争分析 82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集中度分析 83
一、碳酸二甲酯生产企业分布分析 83
二、碳酸二甲酯市场集中度分析 83
第三节2013-2014年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竞争策略分析 83

第九章 世界主要碳酸二甲酯生产厂商竞争战略分析 85
第一节 通用电气公司 85
一、企业概况分析 85
二、企业产品及市场销售分析 85
三、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86
四、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86
第二节 意大利埃尼公司 87
一、企业概况分析 87
二、企业产品分析 87
三、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87
四、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87
第三节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 89
一、企业概况分析 89
二、企业产品分析 89
三、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89
四、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90
第四节 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92
一、企业概况分析 92
二、企业产品分析 92
三、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92
四、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92

第十章 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优势企业竞争力分析 94
第一节 河北新朝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4
一、企业概况 94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94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95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95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96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96
第二节 山东金德化工有限公司 96
一、企业概况 96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97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98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98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98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99
第三节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9
一、企业概况 99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00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00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1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01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01
第四节 黑龙江豪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02
一、企业概况 102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03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04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4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05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05

第十一章2013-2014年中国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06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涂料行业运行特点分析 106
一、涂料消费走向理性 106
二、中国涂料市场走向细分经营 108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涂料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09
一、涂料工业发展迅速 109
二、技术创新和水平大幅度提高 109
三、行业国际化进程加速 110
第三节 2012-2014年中国涂料行业产量数据统计分析 110
一、2012-2014年全国涂料产量分析 110
二、全国及主要省份涂料产量分析 111
三、涂料产量集中度分析 114

第十二章2013-2014年中国农药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117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117
一、农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7
二、农业新技术为农药行业带来挑战与机遇 118
三、中国停止生产、流通、使用五高毒农药 120
四、中国进一步提高新核准农药企业门槛 120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农药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121
一、中国农药市场运行概况 121
二、农药行业呈现五大亮点 123
三、中国农药工业的四大变量分析 124
四、中国农药生产2013年仍将保持一定增速 129
五、中国农药产量数据统计 131
第三节中国主要地区高毒农药替代示范推广的进展 131
一、广东 131
二、湖南 132
三、福建 132
四、湖北 132
五、山西 133
六、四川 133
第四节 中国农药生产中相关产品的发展分析 133
一、农药增效剂 133
二、农药乳化剂 134
三、农药中间体 134
第五节 中国农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35
一、中国农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35
二、农药行业的三大压力 135
三、阻碍中国农药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36
四、中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对策 137
第六节 加强和改善中国农药生产经营管理的建议 139
一、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139
二、建立科学的农药管理体系 139
三、整顿农药经销秩序 140
四、加强农药产品出口管理及质量 140

第十三章2013-2014年中国聚碳酸酯产业运行形势分析 142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聚碳酸酯产业发展综述 142
一、亚洲聚碳酸酯市场坚挺 142
二、我国聚碳酸酯产业化研发获重大突破 145
三、聚碳酸酯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145
四、聚碳酸酯需求分析 146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聚碳酸酯产业运行动态分析 148
一、车窗正在被聚碳酸酯等取代 148
二、聚碳酸酯(PC)汽车透明板 149
三、三菱与帝斯曼交换聚碳酸酯等业务 150
四、拜耳聚碳酸酯新工艺润色手机外观 150
第三节2013-2014年中国聚碳酸酯产业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151
一、聚碳酸酯进口价格大幅上涨 151
二、宁波聚碳酸酯进口分析 154
三、福建聚碳酸酯进出口分析 154
第四节2013-2014年中国聚碳酸酯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155
一、拜耳引爆亚洲聚碳酸酯树脂市场竞争 155
二、聚碳酸酯薄膜产业链竞争分析 156
三、聚碳酸酯价格竞争分析 156
第五节2013-2014年中国聚碳酸酯产业项目建设分析 157
一、聚碳酸酯(PC)阳光板项目 157
二、三菱拟建一座特种聚碳酸酯树脂(PC)工厂 160
三、内蒙拟建15万吨聚碳酸酯项目 160
四、年产500吨“聚碳酸酯中试研发技术”在白银获成功 161
五、平罗拟建4万吨聚碳酸酯项目 161

第十四章 2014-2019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 164
第一节 2014-2019年中国碳酸二甲酯产品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164
一、碳酸二甲酯技术走势分析 164
二、碳酸二甲酯行业发展方向分析 165
第二节 2014-2019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66
一、碳酸二甲酯供给预测分析 166
二、碳酸二甲酯需求预测分析 166
三、碳酸二甲酯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167
第三节 2014-2019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68
一、我国碳酸二甲酯工业极待深度开发 168
二、碳酸二甲酯——涂料用溶剂的新宠 169
三、与产业链相关的投资机会分析 170
第四节 2014-2019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72
第五节 专家投资指导 174
一、投资需谨慎 174
二、加大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开发力度 174
三、推动下游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175
四、加大新技术的开发 175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并有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风险。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