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2022年中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289144
  • 2017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1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产业初创、菌剂制品生产、微生物肥料应用”三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微生物肥料产业进人加速发展阶段,工厂化、产业化、商品化水平逐步提高,生产企业、产品数量、推广面积等逐年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是10年前的2倍和20年前的8倍;微生物肥料产量超过1000万t,是10年前的2倍和20年前的25倍;推广应用面积超过2亿亩,是10年前的2倍。

         1.1微生物肥料生产

         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家庭作坊式到工厂化生产、从单一企业到企业群的发展历程。据农业部微生物肥料检测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登记产品3826个,其中现行有效的登记产品2342个。产品种类涵盖了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等3大类,产品形态有粉剂、液体、颗粒,生产企业遍布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年产量超过1000万t,产值近200亿元,初步形成了微生物肥料企业核心群。

         1.1.1产品数量。

         从1989年我国实施肥料登记制度管理以来,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逐步规范,产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产品数量前期呈几何倍数增长。1997年微生物肥料登记产品8个,2006年迅速增加到147个,2014年登记产品630个。近S年来,受国家对生物产业扶持政策、农业生产需求等因素影响,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登记数量显著增加,仅2013年正式登记产品数量超过2011,2012年的总和。截至目前,我国有效的微生物肥料正式登记产品1352个,临时登记产品990个。

         1.1.2产品类型。

         在有效微生物肥料登记产品中,微生物菌剂占主导地位。从2006年起,我国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采用施用秸秆腐熟剂等方式推广秸秆还田,极大地带动了微生物菌剂产品的发展,菌剂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产品数量和产量实现暴发式增长。目前微生物菌剂登记产品1008个,占产品登记总数的43%。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部分地方政府采取补贴方式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产品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产品数量达到724个,占产品登记总数的31%。在微生物肥料三大类产品中,复合微生物肥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只有26%。

表:微生物肥料产品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

         1.1.3企业分布。

         微生物肥料产业在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华北地区依托于科研教学单位的优势,发展态势非常迅猛,形成了微生物肥料产业群,仅山东省现有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超过160家,占全国微生物肥料企业总数的巧%左右,外加河北、河南和北京等区域,华北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约占全国的42%。相比于华北,西南、西北的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缓慢,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仅占全国巧%左右。

         1.2微生物肥料应用。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创设政策不断引导和扶持,农业部门大力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微生物肥料产品正在被广大农民认可和接受。与此同时,微生物肥料产品在破解当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耕地退化、耕地污染、肥料浪费等问题的功效日益显现,也为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微生物肥料用量逐年增加,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超过2亿亩。

         1.2.1应用种类和数量。

         起初,我国农业生产使用的微生物肥料主要是用于豆科作物生长的生物固氮菌,采用共生固氮原理,一般占生物固氮总量的70%,为豆科作物提供所需氮素养分营养50%一90%,效果非常显著。之后,我国逐步发展溶磷解钾和活化中微量元素的微生物肥料产品,通过微生物菌剂作用,溶解土壤中固定或难溶的磷钾,提高土壤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为缓解我国20世纪中后期磷钾资源短缺做出应有贡献。再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向多菌种联合、多功能复合和多物料混合方向发展,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菌剂不再局限于固氮、溶磷、解钾,涵盖了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菌剂、复合菌剂、菌根菌剂、土壤生物修复菌剂等细菌、真菌、放线菌、酵母菌160余种;产品也由过去的单一的菌剂逐步向菌剂、菌肥双方向发展,衍生出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等。进入21世纪,国家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先后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项目,为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微生物菌剂使用数量迅速增加,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2008年微生物菌剂推广应用面积250万亩,2013年推广应用面积4680万亩,扩大了近20倍。同时,中央和北京、上海、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也通过补贴等方式,引导企业无害化处理秸秆、畜禽粪便等资源,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使用数量也迅速增长,仅中央补贴施用有机肥面积就达到近1000万亩。

表:2008-2013年秸秆腐熟剂推广应用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

表:2009-2013年有机肥推广应用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

         1.2.2应用作物和区域。

         微生物肥料发展之初主要应用于豆科作物,其次是油料和纤维类,应用较少的是烟草、糖、茶、药、牧草等。目前,微生物肥料应用范围基本涵盖了粮食、蔬菜、果树、中草药、烟草等各种类型的作物上。受政策引导、农民认识程度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一是南方水稻种植区域,该区域是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的主要区域,受补贴政策的影响,秸秆腐熟剂用量增加明显,2013年应用面积达到4700万亩,用量超过10万t。二是大中城市周边区域,该区域多为蔬菜、水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种植区域,一方面应用微生物肥料提高农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可以明显增加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三是珠三角、长三角的污染耕地区域,探索应用微生物肥料抑制重金属、降低农药,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

表:微生物肥料使用效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

         2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微生物肥料发展面临的机遇

         2.1.1国家政策支持。


         从2008年以来,与微生物肥料相关的生物产业无论是国家政策扶持,还是产业化专项支持,均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时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9年6月,国务院颁布《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5部委研究提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为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2012年12月,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补贴项目,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项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这些都为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资金支持,明确了微生物肥料是生物农业领域产业的重要产品,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国家从规划、政策、项目等全方位支持,为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1.2技术支撑需求。

         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遇到一些瓶颈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措施来解决。为解决过量施肥造成的肥料资源浪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部启动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要求转变施肥方式,提出“精、调、改、替”的技术措施,其中“替”就是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采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措施来减缓或减少化肥用量,从而达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为解决东北黑土表层流失、耕层变浅、土壤偏实、养分贫痔等质量退化问题,农业部启动了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明确提出了“利用有机肥、粮豆轮作、缓坡治理、应用新技术”等技术措施,就是要利用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重建土壤生物群落,从而实现保护黑土地的目标。为破解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问题,农业部实施了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工作,探索研究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措施,降低或修复耕地污染,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将土壤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或毒性降低,或完全无害化的目的。无论是解决农业生产中过量施肥问题,还是黑土地保护、污染耕地治理等问题,都需要微生物肥料提供新思路、给予新支撑、做出新贡献。

         2.1.3产业体系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微生物肥料建立了相应的科研、管理、推广体系,为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打造了一个平台,有力于推动行业的发展。有综合研发体系,打造了国家、省级的研究团队,强化菌种的研发和培养,在继续研究根瘤菌、溶磷解钾菌剂外,加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菌剂的新功能菌剂筛选和组合,为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实施严格登记制度、标准体系制度和检测监督制度等,规范了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有成熟的生产体系,目前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发展迅速,现有的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不断提升,同时国内一些知名肥料企业开始涉足微生物肥料产业,包括金正大、芭田等开始生产微生物肥料产品,为微生物肥料产品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健全的推广体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专家指导、农企对接等方式,大力宣传微生物肥料产品,培训微生物肥料使用技术,展示微生物肥料全用效果,提高农民和社会的认识,接受和使用微生物肥料产品,为微生物肥料推广应用提供良好的氛围。

         3推进微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3.1制仃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规划

         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进人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和引导将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要组织科研、教学、推广和企业等联合制定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当前农业发展重点,特别是化肥零增长行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秸秆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当前农业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科学定位微生物肥料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定发展的重点内容和任务,理顺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微生物肥料发展路线图,为微生物肥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3.2加大微生物肥料推广


         应用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微生物肥料推广应用的力度,通过实施项目、补贴等方式,加大微生物肥料推广应用的支持。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实施好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模式上组织开展试验示范工作,进一步完善微生物肥料使用技术,实现微生物肥料与其他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相应技术模式;建立示范展示区,采取农企对接方式,建立不同规模的示范展示区,展示微生物肥料产品、使用技术、应用效果等,让农民看见实实在在的效果;强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等合作,通过他们示范,引领广大农民使用微生物肥料。

         3.3规范微生物肥料行业的管理

         要加大对微生物肥料行业的管理,进一步简化和完善肥料登记制度,严把微生物肥料产品准人关,确保产品质量。要加强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建设,随着微生物菌剂不断发现,需要不断增加微生物菌剂检测、产品标准、安全标准等,进一步严格标准体系。要加大对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市场准人制度,强化市场的监督抽查,强化产品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合法企业的权益,为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3.4强化微生物肥料新产品研发

         新功能菌种筛选培育和生产技术创新研发将是引领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的推动力。要进行菌种创新,挖掘、筛选、拓展新的功能菌种,选育具有作物亲和性、地域性、针对性、适应性、生产性能优良的菌株,不同功能菌株互补、菌株与载体功能叠加成组合产品,实现稳定的应用效果。要开展热点领域PGPR的研究工作,利用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手段,对PGPR菌株进行大规模筛选与田间应用效果研究,深人研究其根际促生作用和生防机制,力求早日推广应用,提高微生物肥料产品的适用性和使用效果。要强化技术成果转化,将筛选出的优质、稳定、繁殖能力强的菌种物化成产品,丰富微生物肥料品种,为微生物肥料产品推广应用提供产品支撑。

         3.5加大微生物肥料的宣传培训

         广大农民认识新技术新产品最便捷的方式方法就是宣传培训。要充分发挥宣传与培训两个助推器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基层农技部门要大力开展新产品试验示范,充分利用试验示范现场教学,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活动交流等,加大对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提高对微生物肥料的认识和认可,增长微生物肥料使用技术,促进微生物肥料推广应用。同时,要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加大对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为微生物肥料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目录

第一章中国化肥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第一节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化肥产业取得长足进展
第二节中国化肥产业运营形势分析
一、中国化肥产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二、我国化肥行业运行基本特点解析
三、中国化肥产业在创新和标准化中逐步壮大
四、化肥工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透析
第三节中国化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概况
一、化肥产业进入循环经济发展阶段
二、化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三、化肥行业节能减排取得可喜成效
四、化肥行业产能淘汰方案出台
五、促进化肥行业节能减排的相关建议
六、化肥产品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第四节中国化肥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解析
一、化肥市场面临的突出四大突出问题
二、中国化肥产业加强产能控制迫在眉睫
三、产业结构调整对加快化肥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促进中国化肥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五、现阶段振兴化肥产业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第二章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化肥国家标准
二、微生物肥料国家标准
四、化肥优惠政策概述
四、化肥产业关税政策浅析
五、国家出台政策稳定化肥价格
六、化肥业实施出口关税新政
第三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中国城镇化率
六、居民的各种消费观念和习惯

第三章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特征分析
一、基本形成了微生物肥料产业
二、产品种类繁多
三、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种类不断扩大
四、使用效果逐渐被农民等使用者认可
五、质检体系初步形成
六、少数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第二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存在的商机分析
一、化肥的普遍涨价,给微生物肥料带来发展空间
二、从目前的土壤现状看微生物菌剂的商机
三、国家提倡大量使用微生物菌肥
四、销售利润空间较大
五、从农民的用肥习惯看微生物菌肥的商机
第三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问题分析
一、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严重滞后
二、产业化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其

第四章中国微生物肥料重点产品分析-阿姆斯微生物肥料
第一节基本原理与特征
一、基本原理
二、阿姆斯菌剂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阿姆斯肥产品效果
一、增产增收
二、调节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品质
三、增强植物杭逆、杭病性能
四、调节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环境污染性能
第三节从阿姆斯肥看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趋势

第五章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第三节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产值分析
一、产成品增长分析
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三、出口交货值分析
第四节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一、销售成本统计
二、费用统计
第五节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六章中国未经化学处理的其他动植物肥料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中国未经化学处理的其他动植物肥料进口数据分析
一、进口数量分析
二、进口金额分析
第二节中国未经化学处理的其他动植物肥料出口数据分析
一、出口数量分析
二、出口金额分析
第三节中国未经化学处理的其他动植物肥料进出口平均单价分析
第四节中国未经化学处理的其他动植物肥料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一、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二、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七章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中国化肥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一、化肥市场恶性竞争
二、资源主导产业竞争格局
三、中国化肥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微生物肥料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微生物肥料行业价格竞争分析
第三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中国主要微生物肥料企业竞争性财务数据分析
第一节龙口市龙丰田力宝肥料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山东航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河南未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江苏原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沈阳神农人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六节圣丰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七节嘉祥县富华化工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八节湖南东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九节湖北正佳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节佛山金葵子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九章中国氮肥行业综合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氮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氮肥工业概况
二、我国氮肥行业运行压力分析
三、我国氮肥行业产业安全状况分析
第二节中国氮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结构性问题
二、研发能力低
三、体制与机制问题
第三节中国氮肥行业节能减排实施目标与技术创新分析
一、氮肥行业推进节能减排
二、创新技术的应用
三、节能减排先进企业
第四节中国氮肥市场总体运行分析
一、氮肥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二、氮肥进出口态势分析
三、氮肥市场交易机会分析
第五节中国氮肥企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企业趋向大型化、集团化、信息化
二、优化原料结构
三、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循环经济目标
四、开发新品种

第十章中国磷肥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磷肥工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磷肥工业的阶段性扩张升级
二、中国磷肥生产与消费形势分析
三、中国磷肥工业的技术创新
四、四川地震使中国磷矿资源短缺局面加剧
第二节中国林飞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磷肥价格走势分析
二、磷肥市场供求形势
三、磷肥进出口态势分析
第三节中国磷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中国磷肥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磷肥工业产能盲目扩增
三、政策风险制约磷肥行业发展
四、磷肥行业调整结构应对挑战

第十一章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中国微生物肥料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一、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
二、由单纯生物菌剂向复合生物肥转化
三、由单一剂型品种的向多元化转化
第二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微生物肥料供给预测分析
二、微生物肥料需求预测分析
三、微生物肥料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三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进出口形势预测分析

第十二章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微生物肥料行业吸引力分析
二、微生物肥料区域投资潜力分析
第二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替代品风险分析
三、其它风险分析
第三节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财政收入
图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图表: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表: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从业人数增长趋势图
图表: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资产规模增长趋势图
图表: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数量分布图
图表: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企业数量分布图
图表:中国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GYZJY)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请放心查阅。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