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现状规模分析与投资方向评估分析报告

2018-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现状规模分析与投资方向评估分析报告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296909
  • 2017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链结构,含碳量超过 90%的无机纤维。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强度高于钢铁,具有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一般碳素材料特性,同时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轻质及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新一代增强纤维,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交通设施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称为 21 世纪的“黑色黄金”。 

      碳纤维根据原丝种类主要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其中,PAN 基碳纤维由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产品力学性能优异,用途广泛,自 20 世纪 60 年代问世以来,迅速占据主流地位,占碳纤维总量的 90%以上,而粘胶基碳纤维占比不足 1%。 

      碳纤维根据力学性能可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通用型碳纤维强度为 1000MPa、模量为 100GPa 左右。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 2000MPa、模量 250GPa)和高模型(模量 300GPa 以上)。强度大于 4000MPa 的又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 450GPa 的称为超高模型。 

 
图: PAN 基碳纤维占比超 90%
  
 
图:碳纤维根据性能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
 
      碳纤维按用途可分为工业级和宇航级两类,亦称为大丝束和小丝束。通常把 48K 及以上碳纤维称为大丝束碳纤维,包括 60K、120K、360K 和 480K 等。工业级碳纤维应用于不同民用工业,包括纺织、医药卫生、机电、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宇航级碳纤维初期以 1K、3K、6K 为主,逐渐发展为 12K 和 24K,主要应用于国防工业和高技术及体育休闲用品(如:飞机、导弹、火箭、卫星和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工业级碳纤维性能相对较差,但成本较低,宇航级碳纤维性能优异,成本也相对较高。 

      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类似,作为增强型纤维材料通常并不单独使用,而是制成终端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以应用。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包含从一次能源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制造过程。通常从原油制备丙烯;丙烯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 PAN 原丝,再经过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后得到碳纤维,并可制成碳纤维织物和碳纤维预浸料,作为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原材料;碳纤维经与树脂、陶瓷等材料结合,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由各种成型工艺得到下游应用需要的最终产品。简单地可以划分为原丝生产、氧化碳化、中间材料和复合四个环节。 

 
图: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过程 

      原丝:决定碳纤维质量和成本的关键 

      PAN 原丝是生产高品质碳纤维的技术关键,一般认为碳纤维 90%的性能取决于原丝。原丝品质不佳(表面孔洞、沉积、刮伤以及单丝间黏结等),在后续加工中很难消除,从而遗传给碳纤维,造成力学性能下降。 

 
图:原丝残留溶剂量越低,碳纤维拉伸强度越大(单位:%,GPa) 
 
      PAN 原丝的生产过程如下:先将丙烯腈单体聚合制成纺丝原液,然后纺丝成型。这个过程按照聚合和纺丝两道工艺的连续性、纺丝时采用的方法以及纺丝溶剂的选择等方面的不同有多种工艺方法。 

 
图: PAN 原丝生产工艺流程图

      目前 DMSO 为溶剂、湿法纺丝是最为普遍的生产技术。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干喷湿纺工艺有效结合了干法和湿法,在纺丝速度(相比湿纺快 5-10 倍)和原丝性能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使得其正逐步取代湿法纺丝。相比传统的湿法纺丝,干喷湿纺喷丝头不直接浸入凝固浴,喷头温度可独立的精确控制,纺丝液由喷丝板喷出在进入凝固浴之前先经过一段几毫米的空气层,纺丝液在空气层中发生一定的拉伸流动,不仅提高纺丝速度,还有利于大分子链的取向。原丝结构相比直接进入凝固浴更为均匀致密,同时截面也更容易成圆形,从而提高力学性能。我们认为聚合方法和纺丝溶剂的选择会影响原丝的性能并非关键,从国内产品的最大问题即一致性较差来看,纺丝工艺的控制才是稳定生产高性能原丝的关键。 

 
图:湿法和干喷湿法纺丝示意图 
 
      原丝不仅决定碳纤维的质量,同时也是碳纤维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论上每生产 1 kg
      碳纤维需要消耗 2 kg 的原丝,原丝占 PAN 基碳纤维成本高达 51%左右。



 
图:碳纤维成本拆分 

      碳纤维:预氧化与碳化 

      从原丝到碳纤维要经历两个重要的工艺步骤,即预氧化和碳化。其中预氧化过程既决定碳纤维的质量,又控制着碳纤维的产量。上世纪 60 年代东丽公司开始研制碳纤维时,其预氧化过程长达二十多小时;其后经过不断改进,现在几十分钟即可实现良好预氧化。如果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预氧化时间,整条产线的产量能提高,单位成本将大幅下降。 

 
图:预氧化和碳化工艺对比 

      PAN 原丝预氧化目的是为了防止原丝在碳化时熔融,通过氧化反应使线性 PAN 大分子发生分子内环化和分子间交联,转变成耐热梯形结构,从而使纤维在高温碳化过程中不熔不燃。预氧丝的碳化一般是在惰性气氛气体保护下先经低温碳化将 N、H、O 等非碳元素在炉内发生反应释放出来,随后经高温碳化形成石墨化结构。预氧化中碳的质量分数约为 60%,经过高温充分裂解碳化脱除大部分杂元素,最终转化为含碳量 90%以上的高性能碳纤维。 

      预氧化工艺在碳纤维成型过程中耗时最长,是决定碳纤维生产效率和能耗成本的关键,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最有潜力提升的环节。

 
      中间材料:预浸料是主流 

      碳纤维生产出来后,除了缠绕成型可以直接使用碳纤维外,其余所有工艺都需要先将碳纤维制成中间材料,再与树脂复合成型。几种常见的中间材料有织物、预浸料、SMC 和短纤(颗粒),其中预浸料是最主流的中间材料。不同形态的中间材料与后续的加工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比如织物一般采用液压成型(包括 RTM)、预浸料主要采用热压罐成型、SMC 主要采用冲压成型、而短纤或长纤适合用挤压成型。 

      碳纤维织物也称为碳纤维布,可分为单向布、双向布和多轴向三个大类,是碳纤维增强体的一种主要形式,可与树脂搭配直接用于建筑物补强,但更多的应用还是制成预浸料的半固体形式,再制成各种高质量的复合材料。 

      预浸料是最主流的中间材料,2014 年制成这种形式的碳纤维有 27750 吨,占比达到51.5%,其次是非连续纤维,占比达到 19%。 

 
图:碳纤维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形式分布及用量情况 

      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占比约七成 

      根据基体材料的不同,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树脂基、碳基、陶瓷基、金属基等多种形式。根据中国报告网收集的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达到 213.4 亿美元,其中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据 69%的市场份额,其次为碳基复合材料,占1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CFRP):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用树脂基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固性树脂,另一类是热塑性树脂。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具有强度与刚性高、蠕变小、热稳定性高、线膨胀系数小减摩耐磨、不损伤磨件、阻尼特性优良等特点。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具有强度高、模量高、密度小、减摩耐磨、自润滑、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率大,耐水性好等特点。 

 
图: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对比 

      C/C 复合材料:由碳纤维或织物、编织物等增强碳基复合材料构成,主要由各类碳组成,即纤维碳、树脂碳和沉积碳。通常用连续碳纤维长丝深加工预制体或短切碳纤维增强基体作为制造的胚体,经 CVD、CVI 等方法反复致密化后(1-5 个循环)形成的高比强度和比模量复合材料。 

 
图:C/C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C/C 复合材料有两大特点:一是耐高温。在非氧化气氛中可以承受 2000℃以上的高温且维持力学性能不变,在高温氧化环境中也能均匀烧蚀(不会起火燃烧),这些特性使得其在航天飞机、导弹鼻锥和发动机喷管中广泛应用;二是耐磨擦磨损。是目前最好的刹车制动材料,国际上多数大型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均采用碳/碳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 

 
图:C/C 复合刹车副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增强陶瓷可有效改善韧性,改变陶瓷脆性断裂形态,同时阻止裂纹在陶瓷基体中的迅速传播、扩展,在航空发动机、可重复使用航天飞行器等领域广泛应用。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的韧性和耐冲击性能。目前碳纤维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比较成熟。 

      下游产品大幅增值 

      在碳纤维整体产业链中,不同阶段产品价格大幅增值,同一品种原丝的售价约 40 元/ 公斤,碳纤维约 180 元/公斤,预浸料约 600 元/公斤,民用复合材料约在 1000 元以下/公斤,汽车复合材料约 3000 元/公斤,航空复合材料约 8000 元/公斤,每一级的深加工都有大幅度的增值。 


 
图:碳纤维产业链越到下游附加值越高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报告书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碳纤维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碳纤维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三、行业特性
第二节 碳纤维行业统计标准
一、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二、行业主要统计方法介绍
三、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绍
第三节 最近3-5年中国碳纤维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成长速度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五、风险性
六、行业周期
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八、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四节 碳纤维行业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结构分析
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四、行业产业链上游相关行业分析
1、丙烯腈市场分析
2、沥青市场分析
3、粘胶纤维市场分析
五、行业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
六、上下游行业影响及风险提示

第二章 碳纤维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 碳纤维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二、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碳纤维产业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碳纤维技术分析
二、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三、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碳纤维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全球碳纤维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一、全球碳纤维行业发展概况
二、全球碳纤维市场产品结构
三、全球碳纤维行业发展特征
四、全球碳纤维行业竞争格局
五、全球碳纤维市场区域分布
六、国际重点碳纤维企业运营分析
第二节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
1、欧洲碳纤维行业发展概况
2、欧洲碳纤维市场结构及产销情况
3、2018-2023年欧洲碳纤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二、北美
1、北美碳纤维行业发展概况
2、北美碳纤维市场结构及产销情况
3、2018-2023年北美碳纤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三、日本
1、日本碳纤维行业发展概况
2、日本碳纤维市场结构及产销情况
3、2018-2023年日本碳纤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四、韩国
1、韩国碳纤维行业发展概况
2、韩国碳纤维市场结构及产销情况
3、2018-2023年韩国碳纤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其他国家地区
第二部分 行业深度分析

第四章 我国碳纤维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我国碳纤维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二节 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
二、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分析
三、中国碳纤维企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 碳纤维市场情况分析
一、中国碳纤维市场总体概况
二、中国碳纤维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三、中国碳纤维产品市场供求分析
四、中国碳纤维产品市场进出口分析
第四节 我国碳纤维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碳纤维市场定价机制组成
二、碳纤维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三、碳纤维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四、2018-2023年碳纤维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 我国碳纤维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中国碳纤维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碳纤维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我国碳纤维行业工业总产值
二、我国碳纤维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三、我国碳纤维行业产销率
第三节 中国碳纤维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碳纤维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碳纤维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碳纤维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碳纤维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碳纤维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碳纤维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碳纤维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碳纤维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碳纤维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碳纤维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碳纤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碳纤维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三部分 市场全景调研

第六章 我国碳纤维细分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PAN基碳纤维市场分析
一、PAN基碳纤维发展简况
二、PAN基碳纤维特性分析
三、PAN基碳纤维生产工艺分析
四、PAN基碳纤维生产成本分析
五、PAN基碳纤维研发进展分析
六、PAN基碳纤维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沥青基碳纤维市场分析
一、沥青基碳纤维发展简况
二、沥青基碳纤维分类及特性
三、沥青基碳纤维需求分析
四、沥青基碳纤维生产企业
五、沥青基纤维生产工艺分析
1、沥青基纤维生产工艺概况
2、通用级沥青基纤维生产工艺
3、高性能沥青基纤维生产工艺
六、沥青基碳纤维研发进展分析
七、沥青基碳纤维市场发展趋势
第三节 粘胶基碳纤维市场分析
一、粘胶基碳纤维发展简况
二、粘胶基碳纤维特性分析
三、粘胶基碳纤维需求分析
四、粘胶基碳纤维主要生产企业
五、粘胶基碳纤维生产工艺分析
六、粘胶基碳纤维研发进展分析
七、粘胶基碳纤维市场发展趋势

第七章 我国碳纤维应用领域需求分析
第一节 航空航天器行业碳纤维需求分析
一、航空航天器行业发展分析
1、航空航天器行业发展规模
2、航空航天器行业市场预测
二、航空航天行业碳纤维应用分布
三、航空航天行业碳纤维需求预测
1、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需求影响因素
2、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第二节 体育用品行业碳纤维需求分析
一、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分析
1、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规模
2、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趋势
二、体育用品行业碳纤维应用分布
三、体育用品行业碳纤维需求预测
1、体育用品行业碳纤维需求影响因素
2、体育用品行业碳纤维需求预测
第三节 风机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分析
一、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分析
1、风力发电行业发展规模
2、风力发电行业发展趋势
二、风机叶片领域碳纤维应用情况
三、风机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1、风机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影响因素
2、风机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第四节 建筑补强领域碳纤维需求分析
一、古建筑翻修加固工程发展分析
二、建筑物防震加固工程发展分析
三、建筑补强领域碳纤维应用情况
四、建筑补强领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1、建筑补强领域碳纤维需求影响因素
2、建筑补强领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第五节 汽车配件领域碳纤维需求分析
一、汽车制造行业供给规模
二、汽车制造行业需求规模
三、汽车配件领域碳纤维应用情况
四、汽车配件领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1、汽车配件领域碳纤维需求影响因素
2、汽车配件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第六节 电力输送领域碳纤维需求分析
一、电网新建和改造情况
二、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研究进展
三、电力输送领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1、电力输送领域碳纤维需求影响因素
2、电力输送域碳纤维需求预测
第七节 压力容器领域碳纤维需求分析
一、压力容器行业发展分析
1、压力容器行业发展规模
2、压力容器行业发展趋势
二、压力容器行业碳纤维应用情况
三、压力容器行业碳纤维需求预测
1、压力容器行业碳纤维需求影响因素
2、压力容器行业碳纤维需求预测
第八节 采油设备领域碳纤维需求分析
一、采油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1、采油设备行业发展规模
2、采油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二、采油设备行业碳纤维应用情况
三、采油设备行业碳纤维需求预测
1、采油设备行业碳纤维需求影响因素
2、采油设备行业碳纤维需求预测
第四部分 竞争格局分析

第八章 碳纤维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及变化
一、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二、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三、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四、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五、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六、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分析
第二节 碳纤维区域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碳纤维市场分析
1、黑龙江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2、吉林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3、辽宁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二、华北地区碳纤维市场分析
1、北京市碳纤维市场分析
2、天津市碳纤维市场分析
3、河北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三、华东地区碳纤维市场分析
1、山东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2、上海市碳纤维市场分析
3、江苏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4、浙江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5、福建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6、安徽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四、华南地区碳纤维市场分析
1、广东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2、广西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3、海南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五、华中地区碳纤维市场分析
1、湖北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2、湖南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3、河南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六、西南地区碳纤维市场分析
1、四川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2、云南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3、贵州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七、西北地区碳纤维市场分析
1、甘肃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2、新疆自治区碳纤维市场分析
3、陕西省碳纤维市场分析

第九章 2015-2017年碳纤维行业竞争形势
第一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一、碳纤维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2、潜在进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胁分析
4、供应商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
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
二、碳纤维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1、不同地域企业竞争格局
2、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格局
3、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格局
三、碳纤维行业集中度分析
1、市场集中度分析
2、企业集中度分析
3、区域集中度分析
4、各子行业集中度
5、集中度变化趋势
四、碳纤维行业SWOT分析
1、碳纤维行业优势分析
2、碳纤维行业劣势分析
3、碳纤维行业机会分析
4、碳纤维行业威胁分析
第二节 中国碳纤维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碳纤维行业竞争概况
1、中国碳纤维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2、碳纤维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3、碳纤维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二、中国碳纤维行业竞争力分析
1、我国碳纤维行业竞争力剖析
2、我国碳纤维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民企与外企比较分析
4、国内碳纤维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三、中国碳纤维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1、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2、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3、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四、碳纤维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1、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2、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3、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4、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5、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三节 碳纤维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国内外碳纤维竞争分析
二、我国碳纤维市场竞争分析
三、我国碳纤维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国内主要碳纤维企业动向
五、国内碳纤维企业拟在建项目分析
第四节 碳纤维行业并购重组分析
一、行业并购重组现状及其重要影响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三、本土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四、企业升级途径及并购重组风险分析
五、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趋势分析

第十章碳纤维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碳纤维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一、碳纤维企业主要类型
二、碳纤维企业资本运作分析
三、碳纤维企业创新及品牌建设
四、碳纤维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中国领先碳纤维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一、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产品概况
(3)公司运营情况
(4)公司优劣势分析
二、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产品概况
(3)公司运营情况
(4)公司优劣势分析
三、吉林市神舟炭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产品概况
(3)公司运营情况
(4)公司优劣势分析
四、江城碳纤维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产品概况
(3)公司运营情况
(4)公司优劣势分析
五、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产品概况
(3)公司运营情况
(4)公司优劣势分析
六、中油吉化碳纤维厂
(1)企业概况
(2)主营产品概况
(3)公司运营情况
(4)公司优劣势分析
七、河南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产品概况
(3)公司运营情况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部分 发展前景展望

第十一章 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前景及投资价值
第一节 碳纤维行业五年规划现状及未来预测
一、“十二五”期间碳纤维行业运行情况
二、“十二五”期间碳纤维行业发展成果
三、碳纤维行业“十三五”发展方向预测
第二节 2018-2023年碳纤维市场发展前景
一、2018-2023年碳纤维市场发展潜力
二、2018-2023年碳纤维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三、2018-2023年碳纤维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三节 2018-2023年碳纤维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18-2023年碳纤维市场规模预测
1、碳纤维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2、碳纤维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三、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四、2018-2023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节 2018-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8-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供给预测
二、2018-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产量预测
三、2018-2023年中国碳纤维市场销量预测
四、2018-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需求预测
五、2018-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五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五、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六节 碳纤维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碳纤维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二、碳纤维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三、碳纤维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第七节 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第八节 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一、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1、行业活力系数比较及分析
2、行业投资收益率比较及分析
3、行业投资效益评估
二、产业发展的空白点分析
三、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投资方向
四、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

第十二章 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碳纤维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碳纤维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二节 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碳纤维行业投资机遇
第三节 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四节 中国碳纤维行业投资建议
一、碳纤维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二、碳纤维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三、中国碳纤维企业融资分析
第六部分 发展战略研究

第十三章 碳纤维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碳纤维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碳纤维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碳纤维品牌的重要性
二、碳纤维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碳纤维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碳纤维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碳纤维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碳纤维经营策略分析
一、碳纤维市场细分策略
二、碳纤维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碳纤维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碳纤维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18-2023年碳纤维行业投资战略
二、2018-2023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碳纤维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碳纤维关联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三节 碳纤维行业发展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碳纤维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碳纤维行业产业链结构
图表:2015-2017年全球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2015-2017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碳纤维行业重要数据指标比较
图表:2015-2017年中国碳纤维市场占全球份额比较
图表:2015-2017年碳纤维行业工业总产值
图表:2015-2017年碳纤维行业销售收入
图表:2015-2017年碳纤维行业利润总额
图表:2015-2017年碳纤维行业资产总计

更多图表详见正文( GSLWK)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并有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风险。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