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工业自动化时代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美国光电产业发展协会 (Optoelectronics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预测,智能传感器的国际市场销售量将以每年 20% 的高速度增长。国内物联网应用正在全面深化,工业界也在考虑把智能传感器引入工业生产中,利用它的数据采集优势,打造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模式。
据统计,至 2015 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或将达到 7,500 亿元,传感器产业将从中直接受益。 2010 年,中国传感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约 440 亿元。据估计,此后中国传感器市场将稳步快速发展,在物联网市场规模大幅增长的动力之下, 2015 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200 亿元以上。 2016-2022年, 预计食品、 物流、汽车、煤矿、安防等领域对传感器的需求出现飞跃。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发展分析与市场发展分析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大纲: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传感器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传感器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三、行业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传感器行业统计标准
一、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二、行业主要统计方法介绍
三、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绍
第三节最近3-5年中国传感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成长速度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四、进入壁垒 退出机制
五、风险性
六、行业周期
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八、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二章传感器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传感器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三、传感器行业标准
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五、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经济复苏对行业的影响
2、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3、区域规划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传感器产业社会环境
1、人口环境分析
2、教育环境分析
3、文化环境分析
4、中国城镇化率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传感器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国际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全球传感器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一、全球传感器行业的发展特点
二、2014-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结构
三、2014-2015年全球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
四、2014-2015年全球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
五、2014-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区域分布
六、2014-2015年国际重点传感器企业运营分析
1、欧姆龙在华发展分析
2、博世集团在华发展分析
3、霍尼韦尔在华发展分析
4、施耐德电气在华发展分析
第二节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
1、欧洲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
2、2014-2015年欧洲传感器市场分析
3、2016-2022年欧洲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二、美国
1、北美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
2、2014-2015年北美传感器市场分析
3、2016-2022年北美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三、日本
1、日本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
2、2014-2015年日本传感器市场分析
3、2016-2022年日本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四、韩国
1、韩国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
2、2014-2015年韩国传感器市场分析
3、2016-2022年韩国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四章中国传感器行业的国际比较分析
第一节中国传感器行业的国际比较分析
一、中国传感器行业竞争力指标分析
二、中国传感器行业经济指标国际比较分析
三、传感器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1、生产要素
2、需求条件
3、支援与相关产业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5、政府的作用
第二节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市场规模现状
二、需求结构分析
三、重点需求客户
四、市场前景展望
第三节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生产规模现状
二、产能规模分布
三、市场价格走势
四、重点厂商分布
第二部分行业深度分析
第五章我国传感器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2014-2015年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
一、2014-2015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
二、2014-2015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
1、传感器行业由传统型转向新兴型
2、传感器行业瓶颈分析
3、传感器朝多学科方向演进
三、2014-2015年中国传感器企业发展分析
1、民营或合资企业占据中低端市场
2、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3、国有企业平稳增长
第三节2014-2015年传感器市场情况分析
一、2014-201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总体概况
1、传感器市场趋于成熟
2、传感器市场应用模式逐渐成熟
3、传感器热门应用市场分析
二、2014-2015年中国传感器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1、医疗行业可穿戴传感器市场持续扩大
2、MEMS压力传感器在军用与航空领域需求广阔
3、加速传感器市场应用广泛
4、传感器产品发展重点分析
第六章2014-2015年我国传感器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第一节传感器行业生产分析
一、产品及原材料进口、自有比例
二、国内产品及原材料生产基地分布
三、产品及原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四、2014-2015年原材料产能情况分析
第二节我国传感器市场供需分析
一、2014-2015年我国传感器行业供给情况
1、我国传感器行业供给分析
2、我国传感器行业产品产量分析
二、2014-2015年我国传感器行业需求情况
1、传感器行业需求市场
2、传感器行业客户结构
3、传感器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三、2014-2015年我国传感器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三节传感器产品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
一、传感器产品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1、传感器产品应用市场需求特征
2、传感器产品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二、2016-2022年传感器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
1、2016-2022年传感器行业领域需求产品功能预测
2、2016-2022年传感器行业领域需求产品市场格局预测
第三部分市场全景调
第七章传感器行业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传感器产业结构分析
一、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
二、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
三、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
四、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
第二节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
一、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
二、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第三节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三、中国传感器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四、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八章我国传感器细分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中国传感器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一、传感器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二、传感器行业细分结构特征分析
三、传感器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传统传感器产品市场分析预测
一、流量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二、压力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三、温度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四、位移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五、编码器产品市场分析预测
六、速度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七、电量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八、加速度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第三节新兴传感器产品市场分析预测
一、生物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二、无线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三、纳米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四、微系统传感器市场分析预测
第九章我国传感器应用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传感器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应用分析
一、机械设备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二、传感器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作用分析
三、传感器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应用分析
四、2016-2022年传感器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市场前景
第二节传感器在家用电器领域应用分析
一、家用电器市场发展现状
二、传感器在家用电器领域作用分析
三、传感器在家用电器领域应用分析
四、2016-2022年传感器在家用电器领域市场前景
第三节传感器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分析
一、医疗卫生市场发展现状
二、传感器在医疗卫生领域作用分析
三、传感器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分析
四、2016-2022年传感器在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前景
第十章我国传感器行业营销趋势及策略分析
第一节传感器行业销售渠道分析
一、营销分析与营销模式推荐
1、渠道构成
2、销售贡献比率
3、覆盖率
4、销售渠道效果
5、价值流程结构
6、渠道建设方向
二、传感器营销环境分析与评价
1、国际环境下的传感器
2、企事业需求下的传感器
3、我国传感器市场整体环境
三、销售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营销渠道发展趋势与策略
第二节传感器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一、中国传感器营销概况
二、传感器营销策略探讨
1、中国传感器产品营销策略浅析
2、传感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
3、传感器细分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第三节传感器营销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传感器市场营销的出路
二、中国传感器营销的趋势预测
第四部分竞争格局分析
第十一章传感器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浙江省传感器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浙江省传感器市场分析
二、浙江省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二节广东省传感器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广东省传感器市场分析
二、广东省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上海市传感器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上海市传感器市场分析
二、上海市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十二章2014-2015年传感器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第一节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一、传感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2、潜在进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胁分析
4、供应商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
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
二、传感器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1、不同地域企业竞争格局
2、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格局
3、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格局
三、传感器行业集中度分析
1、市场集中度分析
2、企业集中度分析
3、区域集中度分析
4、各子行业集中度
5、集中度变化趋势
第二节中国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传感器行业竞争概况
1、中国传感器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2、传感器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3、传感器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二、中国传感器行业竞争力分析
1、我国传感器行业竞争力剖析
2、我国传感器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民企与外企比较分析
4、国内传感器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三、中国传感器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1、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2、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3、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第三节2014-2015年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4-2015年国内外传感器竞争分析
二、2014-2015年我国传感器市场竞争分析
三、2014-2015年我国传感器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2014-2015年国内主要传感器企业动向
五、2015年国内传感器企业拟在建项目分析
第十三章2014-2015年传感器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传感器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一、传感器企业主要类型
二、传感器企业资本运作分析
三、传感器企业创新及品牌建设
四、传感器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五、2015年传感器行业企业排名分析
第二节中国领先传感器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一、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8、企业优劣势分析
9、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二、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8、企业优劣势分析
9、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三、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8、企业优劣势分析
9、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四、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8、企业优劣势分析
9、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五、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8、企业优劣势分析
9、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部分发展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2016-2022年传感器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2016-2022年传感器市场发展前景
一、2016-2022年传感器市场发展潜力
二、2016-2022年传感器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三、2016-2022年传感器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2016-2022年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16-2022年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16-2022年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1、传感器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2、传感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三、2016-2022年传感器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四、2016-2022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6-202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6-202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产值预测
二、2016-202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产量预测
三、2016-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需求预测
四、2016-202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产品结构预测
五、2016-202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有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决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