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政策名称 |
制定部门 |
内容梳理 |
2016.03 |
《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
银保监会 |
拓宽投资范围(ABS、私募基金、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资产);支持专业资金管理机构帮助险企进行资产配置。 |
2016.03 |
《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银保监会 |
与国际FSB对D—SII的监管要素接轨,测评行业风险容忍度。 |
2016.08 |
《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暂行办法(第二轮征求意见稿)》 |
银保监会 |
对系统性风险重新定义,强调内外部共同作用;对D-SII进行重新定义,强调规模、公司治理、外部关联性、资产变现和可替代性等因素。 |
2016.08 |
《保险公司章程指引(征求意见稿)》 |
银保监会 |
股份增减以及股份转让(编制内容详细的发起人表、股份结构表);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控股股东严格行使出资人权利,其人员不得兼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董事长除外);持有公司5以上股东之间发生关联交易,5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提交书面报告);股东大会以及董事会(建立对外投资等事项严格的审查和决策程序,关联董事不得行使表决权);监事会(明确独立董事及监事提名方式、职责权利、失职情形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生前遗嘱”(明确有关替代和递补机制)。 |
2016.12 |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银保监会 |
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1/3;控股股东3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权;加强资本真实性核查。 |
2016.04 |
《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 |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审批-无行政许可事项,监管重在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投资-将险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定位于常规业务,增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可行投资模式;风控建立受托人风险责任人机制、净资本管理机制和风险准备金机制。 |
2017.01 |
《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第二轮征求意见稿)》 |
银保监会 |
新增内容强化股东穿透监管;在股份转让质押中增加“10日内书面报告,不得约定由质权人或其关联方行使表决权”;股东义务方面增加“入股资金和持股行为符合监管规定,不得代持和超比例持股;东权利及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
2017.01 |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对违反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开展股票投资的保险机构,可以采取限制股票投资比例、暂停或取消股票投资能力备案等监管措施。 |
2017.03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如拟对保险公司法人等相关当事主体进行处罚超过一定额度的,当事人有权申请举行听证。 |
2017.05 |
《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该文件在资金运用、客户承保、产品设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同时加大了违规处罚的力度。 |
2017.05 |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重点针对保险销售长期存在的乱象进行全面整治,明确要求对于公司销售管理存在的10种违法违规情形依法进行处罚,尤其对捏造散布“返还型健康险被叫停”“部分重大疾病将列为免责病种”等虚假信息的炒作行为开展全面清查和责任追究。 |
2017.06 |
《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银保监会 |
对保险公司的内控管理也提出了要求,保险公司开展信保业务的,应当实行保前、保中、保后风险隔离的管理原则。 |
2017.10 |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
银保监会 |
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0或实际资本连续两个季度低于5000万元的保险公司,中国保监会还可以采取接管、申请破产以及中国保监会认为必要的其他措施。 |
2018.04 |
《加快落实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 |
银保监会 |
将推动外资投资便利化、放宽外资设立机构条件、扩大外资机构业务范围、优化外资机构监管规则。 |
2018.08 |
《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保险服务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针对保险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严格规范保险销售行为、切实改进保险理赔服务、大力加强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四个方面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提出要求。 |
2018.08 |
《保险业公司治理实务指南总体框架》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
从实务层面进一步提升保险业公司治理规范性。 |
2018.10 |
《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为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维护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
2019.04 |
《2019年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 |
银保监会 |
强调各银保监局要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 |
2019.11 |
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 |
银保监会 |
统一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健康保险的监管制度、经营规则和准备金评估标准,鼓励开展健康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以及明确长期医疗保险可以进行费率调整等。 |
时间 |
政策名称 |
制定 部门 |
主要内容 |
2020.01.26 |
《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工作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保障金融服务顺畅;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做好受困企业金融服务(主要针对疫情严重地区及医院、医疗科研单位) |
2020.02.03 |
《关于做好财产保险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险理赔服务和保险产品开发有关工作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一是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理赔服务及时到位。二是简化理赔流程,提高保险理赔效率。三是创新理赔方式,确保理赔服务畅通。四是扩展责任范围,为疫情防控提供产品供给。五是合理开发产品,维护财产保险市场秩序。 |
2020.02.03 |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人身保险服务工作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一是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理赔服务及时到位。二是适当扩展保险责任,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三是丰富产品供给,加大一线人员保障力度。四是强化销售管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五是加强疫情防控,维护稳健经营。六是做好信息报送,保持联络通畅。 |
2020.02.11 |
《关于推广人身保险电子化回访工作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明确了电子化回访的概念和适用范围;规定了保险公司开展电子化回访的条件;要求保险公司保障投保人自主选择回访方式的权利;回访内容、完成回访、回访质量管控等作出了规定;认可电子化回访的效力。 |
2020.02.26 |
《关于进一步规范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一是明确保险公司开展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开展条件,同时规定可将疾病审核和费用支付等纳入委托事项;二是回归业务本源,取消产品备案;三是取消委托投资功能,规范管理费用,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将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异化为理财业务;四是加强业务监管,防范潜在风险。 |
2020.04.02 |
《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 |
银保监会 |
通过引入费率调整机制,解决了困扰医疗保险发展的制度障碍,明确传达了鼓励发展长期医疗保险的积极信号.一是明确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范围;二是明确费率调整的基本要求;三是明确产品条款及产品说明书相关内容;四是明确费率调整的信息披露要求;五是规范保险公司销售行为,明确对违规行为的监管措施。 |
中国报告网是观研天下集团旗下的业内资深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供商与综合行业信息门户。《2020年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报告大纲】
第一章 2017-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保险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保险行业相关定义
二、保险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保险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保险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中国保险行业上游环节分析
四、中国保险行业下游环节分析
第三节 中国保险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保险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保险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 保险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保险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保险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保险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 中国保险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保险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保险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保险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保险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保险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 2017-2020年全球保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保险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保险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保险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保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保险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保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盟保险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盟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盟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盟保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1-2026年世界保险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1-2026年全球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保险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保险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 中国保险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 中国保险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行业发展动态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保险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保险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中国保险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保险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保险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保险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保险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7-2020年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保险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保险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保险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保险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保险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保险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保险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六节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三、中国保险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四、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七章 2017-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保险行业消费者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消费者属性及偏好调查
第三节 保险行业成本分析
第四节 保险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保险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中国保险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保险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保险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保险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 2017-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保险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保险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保险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保险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保险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北地区保险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保险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南地区保险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章 2017-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保险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三节 中国保险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 保险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六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七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八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九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21-2026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保险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保险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保险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保险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保险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保险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保险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保险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保险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保险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21-2026年中国保险行业投资机遇、风险与营销分析
第一节 保险产业投资面临的机遇
一、政策机遇
二、技术创新机遇
三、市场机遇
四、其他机遇
第二节 保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保险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保险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保险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保险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三节 保险行业企业经营发展分析及建议
一、保险行业经营模式
二、保险行业销售模式
三、保险行业创新方向
第四节 保险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 2021-2026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建议
第一节 中国保险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保险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保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保险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保险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保险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保险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 2021-2026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保险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保险行业定价策略分析
第三节 中国保险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保险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保险行业营销策略
第四节 中国保险行业价格策略
第五节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保险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二、中国保险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图表详见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