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大踏步迈上了世界会展大国的旅程。会展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继续攀升,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会展业已从规模化发展逐步转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并显示出强大的关联效应和经济带动作用。
2015年全国共举办3168个展览会,展览会总面积8900万平方米。其中经贸类展览会有2612个,比2014年增加约7.8%,总面积为7874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约10.8%。展览会总体规模继续扩张。2015年全国室内可租用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且举办2个以上经贸类展览会的专业展览馆共有136个,比2014年增加8个;室内可租用总面积为647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约62万平方米。2015年全国共有14个城市举办展览会数量在50个以上,比2014年增加2个城市,合计展览会总数量为1671个,约占全国展览会总数量的64%。
中央和地方政府继续对展览业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许多中小城市,政府开始认识到展览会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出台了支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我国场馆建设过热的呼声一直未歇,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型展览场馆仍不断开工和落成,并呈现出规模大、参与主体多、城市范围广的特点。
目前,中国会展业在区域分布上,基本上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会展中心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
中国会展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目前,会展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国务院2015年4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展览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2016-2022年中国会展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国报告网领衔撰写,在周密严谨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行业协会,国家信息中心,商务部等权威统计资料。
报告主要研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环境。为战略投资或行业规划者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大纲】
第一章 会展行业概述
1.1 会展业相关介绍
1.1.1 会展业的定义
1.1.2 现代会展业的特征
1.1.3 会展业的应用价值
1.1.4 会展业的产业内涵和特征
1.1.5 会展产业上下游环节分析
1.1.6 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2 会展的经济功能
1.2.1 联系和交易功能
1.2.2 整合营销功能
1.2.3 调节供需功能
1.2.4 技术扩散功能
1.2.5 产业联动功能
1.2.6 经济一体化功能
第二章 2013-2015年世界会展业发展状况
2.1 世界会展业发展综合情况
2.1.1 全球会展市场发展综况
2.1.2 国际会展行业发展动向
2.1.3 国际会展业的竞争格局
2.1.4 国际会展行业发展状况
2.1.5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特点
2.1.6 国际城市会展业发展特征
2.1.7 世界会展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2.2 发达国家会展业智慧化发展模式分析
2.2.1 智慧化发展特征
2.2.2 市场自发模式
2.2.3 开放借力模式
2.2.4 政府助推模式
2.2.5 发展模式对比
2.3 国际会展业盈利模式分析
2.3.1 德国模式
2.3.2 英国模式
2.3.3 美国拉斯维加斯模式
2.4 德国
2.4.1 德国会展业发展动力
2.4.2 德国会展业发展综况
2.4.3 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特征
2.4.4 德国城市会展业发展特点
2.4.5 德国城市会展业带来的启示
2.4.6 未来德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2.5 美国
2.5.1 美国政府支持会展业
2.5.2 美国会展业发展特点
2.5.3 美国知名展馆介绍
2.5.4 美国会展业发展经验
2.6 新加坡
2.6.1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综述
2.6.2 新加坡会展业运行特点
2.6.3 新加坡商务会展业发展提速
2.6.4 新加坡政府会展业管理状况
2.6.5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优势分析
2.6.6 新加坡政府主导型会展业发展经验探析
2.7 韩国
2.7.1 会展业成韩国经济增长动力
2.7.2 韩国会展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2.7.3 旅游业助力韩国会展业发展
2.7.4 韩国会展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7.5 韩国会展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2.8 港澳台地区
2.8.1 台湾会展业发展状况
2.8.2 香港会展业发展概况
2.8.3 澳门会展业发展状况
2.9 其他国家
2.9.1 英国会展业的发展概述
2.9.2 法国会展业的发展方向
2.9.3 日本展览业发展综况
2.9.4 迪拜会展业发展提速
第三章 2013-2015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3.1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1.1 生产要素的状况
3.1.2 市场需求的条件
3.1.3 相关产业的支持
3.2 中国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3.2.1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政策汇总
3.2.2 国务院发布展览业发展意见
3.3 2013-2015年中国会展业发展整体状况
3.3.1 中国会展业发展阶段回顾
3.3.2 外资加快布局中国会展市场
3.3.3 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程度加深
3.3.4 会展业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
3.4 2013-2015年会展业运作情况分析
3.4.1 2013年会展行业发展特点
3.4.2 2014年会展行业运行状况
3.4.3 2015年会展行业运行现状
3.4.4 中国会展业的新常态发展
3.4.5 各地积极推进会展业发展
3.5 中国会展业品牌建设分析
3.5.1 会展行业品牌效应分析
3.5.2 品牌展会受到市场热捧
3.5.3 我国会展业亟待推进品牌化
3.5.4 我国会展业品牌建设的问题
3.5.5 我国会展业品牌建设的建议
3.6 中国会展业存在问题分析
3.6.1 中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6.2 中国会展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6.3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3.6.4 我国会展行业存在的立法问题
3.6.5 国内会展业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3.7 会展业发展对策建议分析
3.7.1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3.7.2 国内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建议
3.7.3 会展业新常态的发展对策
3.7.4 合理定位政府的发展角色
3.7.5 会展业“四化”发展建议
第四章 中国会展经济与城市会展建设综况
4.1 会展经济概述
4.1.1 会展经济的内涵
4.1.2 会展经济的特点
4.1.3 会展经济在中国快速崛起
4.1.4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特征
4.1.5 会展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4.1.6 我国中部会展经济发展综述
4.1.7 会展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4.2 会展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4.2.1 会展与城市互动发展分析
4.2.2 会展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2.3 会展经济有效拉动中小城市发展
4.2.4 会展业对城市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
4.2.5 会展经济可以提升城市竞争力
4.2.6 会展业成城市经济发展催化剂
4.2.7 会展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相互促进
4.3 会展经济与城市品牌联动效应剖析
4.3.1 会展经济与城市品牌的概念及定位
4.3.2 会展经济对城市品牌的联动效应
4.3.3 会展经济造就城市品牌的途径
4.4 城市会展品牌的构成及塑造路径分析
4.4.1 城市会展品牌构成要素
4.4.2 城市会展品牌体系构建
4.4.3 城市会展品牌综合评价
4.4.4 城市会展品牌塑造路径
4.5 中小城市会展业的发展
4.5.1 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概述
4.5.2 中等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4.5.3 中小城市会展行业的发展对策
4.5.4 我国二级城市会展业发展思路
4.5.5 国内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潜力解析
4.6 会展与旅游业的对接
4.6.1 会展业与旅游业关联度解析
4.6.2 会展业和旅游业对接简述
4.6.3 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优化模式构建
4.6.4 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整合发展剖析
4.7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问题对策
4.7.1 中国城市会展业非均衡性问题探讨及建议
4.7.2 应积极推进会展经济与产业集群对接发展
4.7.3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应加强城市间合作
4.7.4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会展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5.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分析
5.1.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环境
5.1.2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现状
5.1.3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合作趋势增强
5.1.4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建议
5.1.5 泛珠三角会展业发展思路分析
5.1.6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前景分析
5.2 广州会展业
5.2.1 广州会展展馆规模
5.2.2 广州会展业发展规模
5.2.3 广州会展业类别分布
5.2.4 会展机构及会展教育
5.2.5 广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5.2.6 广州会展业发展趋势
5.2.7 广州会展业发展策略
5.3 深圳会展业
5.3.1 深圳会展业经济地位
5.3.2 深圳会展业发展规模
5.3.3 深圳会展业热点事件
5.3.4 深圳会展业场馆新建
5.3.5 深圳会展业发展对策
5.4 东莞会展业
5.4.1 东莞会展业发展特色
5.4.2 东莞会展业发展规模
5.4.3 东莞会展业发展特征
5.4.4 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4.5 东莞会展业发展策略
5.4.6 东莞会展业发展措施
5.4.7 东莞会展业发展机遇
5.5 厦门会展业
5.5.1 厦门会展业经济作用
5.5.2 厦门会展业发展规模
5.5.3 厦门会展业经济效益
5.5.4 厦门会展业发展特征
5.5.5 厦门会展业发展成就
5.5.6 厦门会展业发展目标
5.5.7 厦门会展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5.6 海口会展业
5.6.1 海口会展业发展概况
5.6.2 海口会展业发展现状
5.6.3 海口会展业发展态势
5.6.4 海口会展业的问题及建议
5.6.5 “十三五”海口会展业规划布局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6.1 长三角会展业综合分析
6.1.1 长三角区域会展业SWOT分析
6.1.2 长三角地区组建会展业联盟
6.1.3 提升长三角会展业的关键与策略
6.1.4 长三角建设国际会展高地的策略
6.1.5 长三角会展业应广泛开展互动合作
6.2 上海会展业
6.2.1 上海会展业发展历程
6.2.2 上海会展业发展规模
6.2.3 上海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6.2.4 “十三五”上海会展业发展展望
6.3 南京会展业
6.3.1 南京会展业发展综述
6.3.2 南京会展业发展规模
6.3.3 南京会展业国际化趋势
6.3.4 南京会展业发展措施
6.3.5 “十三五”南京会展业发展展望
6.3.6 “十三五”南京会展业发展措施
6.4 义乌会展业
6.4.1 义乌会展业发展规模
6.4.2 义乌市会展业多元化格局
6.4.3 义乌建设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措施
6.4.4 “十三五”义乌市会展业发展展望
6.4.5 “十三五”义乌会展业发展机遇
6.5 苏州会展业
6.5.1 苏州会展业发展综述
6.5.2 苏州会展业补贴政策
6.5.3 苏州会展场馆运营分析
6.5.4 苏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6.5.5 苏州会展业发展建议
6.6 杭州会展业
6.6.1 杭州会展业发展回顾
6.6.2 杭州会展业的定位分析
6.6.3 杭州会展业发展成就
6.6.4 杭州会展业场馆规模
6.6.5 杭州市会展业SWOT解析
6.6.6 杭州市会展业发展措施
6.6.7 杭州会展业的特色道路
6.6.8 杭州会展业发展新格局
6.7 宁波会展业
6.7.1 宁波市会展业发展优势
6.7.2 宁波市会展业发展历程
6.7.3 宁波市会展业发展意义
6.7.4 宁波市会展业发展规模
6.7.5 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发展规划解析
第七章 环渤海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7.1 北京会展业
7.1.1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优势
7.1.2 北京会展业发展规模
7.1.3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7.1.4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7.1.5 京津冀会展业发展机遇
7.2 天津会展业
7.2.1 天津会展业突出特点
7.2.2 天津滨海开发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7.2.3 天津滨海新区会展业现状
7.2.4 天津会展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7.3 山东会展业
7.3.1 山东会展业发展规模
7.3.2 青岛会展业发展优势
7.3.3 青岛会展业高端化趋势
7.3.4 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7.3.5 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7.4 济南会展业
7.4.1 济南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7.4.2 济南会展业发展规模
7.4.3 济南市会展业发展问题
7.4.4 济南市会展业发展措施
7.5 烟台会展业
7.5.1 烟台国际会展中心
7.5.2 烟台会展业发展环境
7.5.3 烟台会展业强劲崛起
7.5.4 烟台会展业发展状况
7.5.5 烟台市会展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第八章 东北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8.1 大连会展业
8.1.1 大连会展业发展回顾
8.1.2 “十二五”大连会展业发展综述
8.1.3 大连市会展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8.2 沈阳会展业
8.2.1 会展业推动沈阳城市发展
8.2.2 沈阳市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8.2.3 沈阳会展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8.2.4 沈阳发展会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2.5 沈阳市制度会展业发展目标
8.3 长春会展业
8.3.1 长春会展业发展回顾
8.3.2 长春会展业迅速崛起
8.3.3 长春会展业发展计划
8.3.4 长春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3.5 长春会展业发展的措施
8.3.6 长春会展业商务旅游的新机遇
8.3.7 长春会展业发展意见
8.4 哈尔滨会展业
8.4.1 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8.4.2 哈尔滨会展业发展规模
8.4.3 哈尔滨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4.4 加快哈尔滨会展业发展的建议
8.4.5 哈尔滨会展业市场化势在必行
第九章 中西部会展业发展分析
9.1 成都会展业
9.1.1 2013年成都会展业发展概述
9.1.2 2014年成都会展业发展规模
9.1.3 2015年成都会展业发展状况
9.1.4 成都国际会展名城建设目标
9.1.5 提升成都会展业竞争力路径分析
9.1.6 成都市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1.7 “十三五”成都会展业发展规划
9.2 武汉会展业
9.2.1 武汉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9.2.2 2013年武汉会展业发展状况
9.2.3 2014年武汉会展业发展状况
9.2.4 武汉会展业发展目标分析
9.2.5 武汉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9.2.6 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9.3 长沙会展业
9.3.1 湖南省会展业发展规模
9.3.2 2013年长沙会展业发展概况
9.3.3 2014年长沙会展业发展规模
9.3.4 2015年长沙会展业发展状况
9.3.5 长沙市会展业促进办法发布
9.3.6 长沙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9.4 昆明会展业
9.4.1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4.2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回顾
9.4.3 昆明会展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9.4.4 2014年昆明会展业发展状况
9.4.5 2015年昆明会展业直接收入
9.4.6 推进昆明会展业发展措施
9.4.7 昆明会展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9.4.8 昆明市会展业的发展定位及目标
9.5 西安会展业
9.5.1 西安会展业发展回顾
9.5.2 西安会展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9.5.3 “十二五”西安会展业发展成就
9.5.4 2015年西安会展业发展规模
9.5.5 “十三五”西安会展业发展目标
9.5.6 “十三五”西安会展业发展机遇
9.6 郑州会展业
9.6.1 郑州会展业发展历程
9.6.2 郑州会展业发展综述
9.6.3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9.6.4 郑州补贴扶持会展业发展
9.6.5 郑州会展城建设规划
第十章 中国会展业的营销分析
10.1 会展营销概述
10.1.1 会展营销的内涵及优势
10.1.2 会展营销的构成要素
10.1.3 中国会展营销的探讨
10.1.4 会展业城市营销建议
10.1.5 国外会展营销经验借鉴
10.1.6 会展业营销及传播策略浅析
10.1.7 政府营销助力会展业发展
10.2 中国会展业营销新模式分析
10.2.1 会展营销的大数据模式
10.2.2 会展业的微信营销模式
10.2.3 会展业的会议营销模式
10.2.4 微博营销助力会展品牌建设
10.3 中国会展业创新营销策略分析
10.3.1 会展营销创新策略解析
10.3.2 营销理念创新
10.3.3 营销主体创新
10.3.4 营销手段创新
10.3.5 营销内容创新
10.4 中国会展业的整合营销分析
10.4.1 会展业主题的选择
10.4.2 展会机构的搭建
10.4.3 展会卖点的策划
10.4.4 展会的整合宣传
10.4.5 展会的综合服务
10.5 展览会各个阶段的营销策略
10.5.1 展览会四阶段概述
10.5.2 培育期展览会的营销策略
10.5.3 成长期展览的营销策略
10.5.4 成熟期与衰退期展览的营销策略
10.6 会展中的4C营销分析
10.6.1 4C营销概述
10.6.2 4C营销案例分析
10.6.3 4C营销经营建议
第十一章 会展业企业状况分析
11.1 励展博览集团
11.1.1 企业发展概况
11.1.2 优势展会行业
11.1.3 合资公司组建成立
11.1.4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1.5 加快推进国际合作
11.2 亚洲博闻
11.2.1 企业发展概况
11.2.2 优势展会行业
11.2.3 加快拓展亚洲市场
11.2.4 进军数码印花市场
11.2.5 推进展会电商模式
11.3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11.3.1 企业发展概况
11.3.2 展览业务的经济效益
11.3.3 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
11.3.4 积极开拓俄罗斯市场
11.4 科隆展览公司
11.4.1 企业发展概况
11.4.2 企业最新合作态势
11.4.3 科隆展览3.0计划
11.4.4 科隆展览会发展状况
第十二章 会展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12.1 中国会展业的前景及预测
12.1.1 “十三五”会展业前景展望
12.1.2 “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12.1.3 中国或成国际会展新蓝海
12.1.4 中国会展业发展潜力分析
12.1.5 “互联网+会展”市场潜力大
12.2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12.2.1 世界会展业未来发展态势
12.2.2 未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12.2.3 中国会展城市的发展趋势
12.2.4 国内会展业未来发展方向
12.2.5 会展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附录
附录一:国际展览会公约
附录二:中国商业联合会会展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三: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
附录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1 会展产业链的结构模式
图表2 51个国际会展城市区分为三个层级
图表3 国际会展一线城市实力排名
图表4 德国会展业主要数据
图表5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动态
图表6 2015年新加坡举办的部分专业性展会
图表7 新加坡五大会展中心
图表8 台湾展览馆面积及摊位数
图表9 亚洲七大主办单位
图表10 会展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图表11 城市会展品牌体系构架图
图表12 城市会展品牌综合评价指标权重一览表
图表13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内涵示意图
图表14 国内会展旅游发展的外推关系模式
图表15 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16 城市会展旅游的圈层布局
图表17 2014年广州市主要会展场馆展览面积规模
图表18 2014年广东省10万平方米以上展会分布
图表19 2014年广东省特大型展会不同城市面积比例分布图
图表20 2014年广东省大型展会不同城市面积比例分布图
图表21 2014年广东省大型展会分布
图表22 2014年月度广州展会数量分布
图表23 2014年广州市展会类别数量分布图
图表24 2014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展会表
图表25 2012-2013年海口市会展业主要指标增长情况
图表26 2012-2013年海口会展数据指标增长情况
图表27 2012-2013年海口会议数据指标增长情况
图表28 2012-2013年海口会议主办方分布情况
图表29 国内外场馆来展与自办展比例比较图
图表30 苏州博览中心运营模式
图表31 中旅国际边际利润比较
图表32 2001-2009年宁波市专业展览活动情况
图表33 2011-2015年宁波市展会数量及展览面积
图表34 2015年宁波市各类会展活动占比
图表35 2014-2015年宁波市各类展览会数量比较
图表36 2004-2013年北京市会展业从业人员及会展活动收入
图表37 2004-2013年北京市接待会议收入及其增速
图表38 2004-2013年北京市接待展览收入及其增速
图表39 2004-2013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及展览收入规模变动
图表40 2004-2013年北京市国际展览个数及展览规模变动
图表41 2004-2013年北京市国际展会收入占比
图表42 2008-2013年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使用面积及可容纳人数变动
图表43 2004-2012年北京市展厅及室外展览面积变动情况
图表44 2013年国际城市ICCA国际会议数量排名
图表45 京沪穗三地主要会展场馆概况
图表46 全国前十位场馆面积、展出总面积及估算出租率
图表47 北京市部分流失或外移的专业展览会
图表48 2014年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会展圈展览数量及展览面积
图表49 区域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50 2011年哈尔滨市展会题材分布情况
图表51 2014年展出面积排名前十的展馆统计
图表详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