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管部门 |
主要职责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监督相关政策的执行,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提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等。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要负责全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起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督管理;建立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组织查处医疗器械在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违法行为;指导地方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组织拟订国民健康政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等。 |
2. 我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主要法律法规
我国颁布的有关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如下所示:
法规名称 |
生效时间 |
颁发部门 |
相关内容 |
《医疗器械监督理条例》 |
2021年6月 |
国务院 |
医疗器械行业基础性法规,医疗器械的注册与备案、生产、经营与使用、召回、监督等做出了相应规定。 |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
2021年3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每批产品上市销售前或者进口时,批签发申请人应当主动提出批签发申 请,依法履行批签发活动中的法定义务,保证申请批签发的产品质量可靠以及批签发申请资料和样品的真实性。 |
《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 |
2020年1月 |
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 |
当定制式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病例数及前期研究能够达到上市前审批要求时,应当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申报注册或者办理备案。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 |
2019年10月 |
国家药监局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可对医疗器械进行唯一性识别,实现生产、经营、使各环节的透明化、可视化,提升产品的可追溯性,有利于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 |
《关于扩大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 |
2019年8月 |
国家药监局 |
在上海、广东、天津自贸区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在 21 个省份扩大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将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相分离,注册人自身无需设置生产厂地, 可以通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生产能力的企业生产样品和获准注册的产品。 |
《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
2019年5月 |
国家医保局、国家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 指将同质的疾病、治疗方法和资源消耗相近的住院病例分组,对同样的疾病、相同的手术方式、同样的并发症等情况,即可按照同样的方式处理。DRGS 的实行预计将会降低治疗同种疾病药品的总消耗量,降低总医疗支出,同时也对临床诊断提出了新的要求。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
2019年1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健委 |
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及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及其监督管理进行了规定。 |
《关于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公告》 |
2018年12月 |
国家药监局 |
为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符合情形的医疗器械审查可遵循特别程序,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
2018年3月 |
国家药监局 |
规定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和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主要义务,明确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贮存和配送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的划分、质量安全风险的防控措施以及违法违规事件中主要责任人的惩戒措施等。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理办法》 |
2018年1月 |
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 |
为深入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医疗器械产品创新,明确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的目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规定了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备案程序以及各部门的监管职责。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 定》 |
2017年11月 |
国家药监局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涉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有关规章进行了清理。 |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 |
2017年7月 |
国家药监局 |
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提高健康保障水平,加强医疗器械标准管理。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决定》 |
2017年7月 |
国家药监局 |
加强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切实提高审评审批效率,将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作出的医疗器械行政审批决定,调整为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名义作出。 |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 |
2017年5月 |
国家药监局 |
主要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加强对医疗器械召回工作的管理办法。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2016年6月 |
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 |
从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分析等方面规范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过程。 |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
2016年2月 |
国家药监局 |
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在采 购、验收、使用和转让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内容。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 体外诊断试剂》 |
2015年10月 |
国家药监局 |
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作出特殊要求。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同时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本附录的要求。 |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
2015年9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提出建立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预计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
《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定》 |
2015年9月 |
国家药监局 |
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登记及相关管理规定 |
《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 |
2015年9月 |
国家药监局 |
主要规定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针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开展的不预先告知的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2015年3月 |
国家药监局 |
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2014年12月 |
国家药监局 |
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行为,明确企业在医疗器械经营中的质量管理义务。 |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 |
2014年10月、2017年1月 |
国家药监局 |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体外诊断试剂按照危险程度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并在产品分类与命名、产品技术要求和注册检验、临床评价、产品注册、注册变更、延续注册、产品备案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
2014年10月 |
国家药监局 |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注册管理。具体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基本要 求、产品技术要求和注册检验、临床评价、产品注册、注册变更、延续注册、产品备案、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是医疗器械注册的指导性文件。 |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
2014年10月 |
国家药监局 |
从事医疗器械生产应当具备的条件、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申请生产许可;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向所在地市药监局办理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增加生产产品,需申请变更;规定了委托生产管理、生产质量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
2014年10月 |
国家药监局 |
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不需要许可和备案,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许可管理。 |
(2)主要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在政策层面给予较大扶持力度,鼓励国内企业加快创新做大做强,实现进口替代。近年来国务院、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如下:
政策名称 |
颁布部门 |
时间 |
相关内容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 务》 |
国务院 |
2020年7月 |
加强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推进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改造,推动落实“三区两通道”要求。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 |
《关于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20〕735 号) |
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 |
2020年5月 |
要求每个省重点改善 1 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对于县级医院发热门诊、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的医疗装备进行更新换代,重点完善县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提高快速检测和诊治水平。 |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2020年5月 |
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对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实施“愿检尽检”。人群相对密集、流动性较大地区和边境口岸等重点地区县区级及以上疾控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要着力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鼓励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服务,扩大商业化应用。 |
《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 见》 |
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 |
2019年4月 |
鼓励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等机构,与诊所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
《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 |
国务院 |
2018年10月 |
在医疗器械领域,优化了包括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在内的四项准入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 |
《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六部位 |
2018年3月 |
提出要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领域改革, 坚持集中带量采购原则,要求各地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 |
《医疗器械标准规 划(2018-2020 年)》 |
国家药监局 |
2018年1月 |
要求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标准化水 平,助推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标准管理的基础保障作用。 |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
国务院 |
2017年10月 |
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实行备案管 理、优化临床试验审批程序、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加快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审批审评,支持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完善医疗器械再评价制度。上市许可持有人须根据科学进步情况和不良事件评估结果,主动对已上市医疗器械开展再评价。 |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科技部等六部委 |
2017年5月 |
突破高端医疗器械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开发一批新型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加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推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减少进口依赖, 降低医疗成本。 |
《“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科技部 |
2017年5月 |
开发一批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主流医疗器械;培育若干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领军企业和一批具备较强创新活力的创新型企业;扩大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 |
国务院 |
2016年12月 |
创新发展药品、医疗器械等产业。在加强行业规范的基础上,推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发展。 |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
国家发改委 |
2016年12月 |
针对急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包括外来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检测需求,加速现场快速检测的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和试纸的研发和产业化。针对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加快便捷和准确的家用体外诊断产品的产业化。加快特异性高的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发展,支撑肿瘤、遗传疾病、罕见病等疾病的体外快速准确诊断筛 查。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建设,发展配套的高精度的检测仪器、试剂和智能诊断技术,支持第三方检测中心发展与建设。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2016年11月 |
深化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快行业规制改革,积极开发新型医疗器械,构建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诊疗新模式,促进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推广应用高性能医疗器械, 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新仪器和试剂研发,提升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整体竞争力。 |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
工信部等六部门 |
2016年10月 |
重点发展高通量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及相关试剂,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及其他分子诊断仪器,新型即时检测设备(POCT)。加强体外诊断设备、检测试剂、信息化管理软件和数据分析系统的整合创新,加快检测试剂标准建立、溯源用标准物质研制和新试剂开发。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国务院 |
2016年10月 |
提出强化早诊断、早治疗,到 20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和诊疗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国务院 |
2016年7月 |
突破微流控芯片、单分子检测、自动 化核酸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全自动 核酸检测系统、高通量液相悬浮芯片、医用生物质谱仪、快速病理诊断系统 等重大产品,研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 诊断和精确治疗诊断试剂以及适合基 层医疗机构的高精度诊断产品,提升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竞争力。 |
《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十三 五”规划(2016-2020 年)》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2016年7月 |
到 2020 年末,建立健全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体系,有效落实应对准备和综合性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大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影响力。 |
《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2016年3月 |
研制健康监测、远程医疗等高性能诊断设备。推动全自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产业化。 |
《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 |
国务院 |
2015年8月 |
优先办理拥有产品核心技术发明专 利、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将部分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职责由国家药监局下放至省级药监局。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
国家发改委 |
2015年7月 |
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 项目被列入国家6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项目。重点开发体外诊 断仪器所需的光谱分析、流式细胞分 析等技术;重点推动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通量基 因测序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体外诊断产品产业化,开发用于血细胞、生化、免疫、基因等分析的自动化临床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 |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务院 |
2013年10月 |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国务院 |
2010年10月 |
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目录大纲】
第一章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相关定义
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模式
五、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产业链运行机制
(1)沟通协调机制
(2)风险分配机制
(3)竞争协调机制
四、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1、上游产业
2、下游产业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1-2026年世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1-2026年全球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1、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2、行业技术专利情况
3、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我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细分市场一
2、细分市场二
3、其它细分市场
第六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七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钻石模型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消费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南地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SCP分析
一、理论介绍
二、SCP范式
三、SCP分析框架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21-2026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21-2026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
第一节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 2021-2026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建议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 2021-2026年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营销策略
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价格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二、中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图表详见报告正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