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285681
  • 2017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有生命的物品,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红海星,鲸鱼,鲨鱼等。

        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以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也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升至8.1%。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6466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接近9.6%,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500万人,海洋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引擎。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海洋经济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海洋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

        1海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1.1依海而兴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我国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由来已久,也曾拥有发达的造船技术和先进的航海技术,更出现过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壮举。遗憾的是,近代以来我国海洋意识不强、海权思想薄弱,缺乏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海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致使国家错过了三次历史性发展机遇:一是起源于15世纪人类走向海洋、实现海洋强国的机遇,在这次机遇中,通过拓展海外空间、利用海外资源,多个欧洲国家先后崛起,成为世界强国。我们错失了正确认识海洋的机遇;二是起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使得西方国家纷纷利用海洋运输和贸易,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我们错失了有效控制海洋的机遇;三是起源于市场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借此机遇,通过海洋开发和产业发展,利用海洋通道的纽带作用,使二战后一批新兴国家成功实现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我们错失了充分利用海洋的机遇。

        不仅如此,由于对海洋的误判,在过去几百年中让中华民族遭受了至少三个看得见的巨大损失:一是我们错失开拓或固守海洋和海外新疆域的机会;二是使中国近百年来遭受了西方列强来自海上的侵略与蹂躏;三是使得当前我国在包括东海、南海在内的主权权益遭受了严重的侵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安全与防卫工作,结束了我国有海无防的历史,彻底洗刷了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来自海上侵略和蹂躏的屈辱。特别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好地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这两个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和“世界工厂”。同时,这样的发展,也使我国经济形态和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依海”特征:一是我国经济已是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经济形态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深化;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了大进大出、两头在海的经济格局。

        事实上,这种“依海”特征不是我国所独有的,世界发达经济体莫不如此。从国际看,美国东、西海岸经济带、欧盟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等世界经济的核心区域均呈现出依海布局的突出特点。从国内看,东部沿海地区以占全国陆地总面积13%左右的土地,承载了全国近4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58%的国内生产总值,奠定了其“率先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而依海是其根本的比较优势。可以说,英国的雷利“控制海洋、控制世界”论断和美国的马汉“海权论”提出几百年后,“依海而兴、依海而强”的历史规律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海洋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1.2海洋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接续空间

        海洋拥有广袤的空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类型多、储量大,而且均为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一是海水综合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我国属于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80%以上的沿海城市都存在着严重的功能性缺水,海水综合利用对解决我国资源性、结构性缺水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政策机制问题是制约我国海水综合利用发展的主要瓶颈。二是海洋生物资源是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海产品产量为3000万吨左右,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800万吨左右,占世界海水养殖总量的70%左右,是世界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的唯一国家,如能有效利用适于养殖的30米以内浅海区域,作物提供量将至少相当于10亿亩农田。此外,海洋生物还是重要的药物原料,在海洋生物中提取氨基酸、维生素、麻醉剂、抗菌素以及其他天然活性成分等已经成为海洋药物发展的新方向,极端环境下的深海生物基因作为新型资源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三是海洋油气资源是我国能源增产的主要来源。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连续六年突破2亿吨,其中海洋原油产量虽然仅为5000多万吨,但新增石油产量的80%来自海洋,这种趋势在未来数年会愈发突出。另外,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极具战略性的清洁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四是海洋多金属化合物开发是维护我稀土资源大国地位的关键。调查表明,大洋中广泛分布着锰结核、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富含金、锌、锰、镍、钴、铂等战略性贵金属和稀土元素,总资源量约3万亿吨,有商业开采潜力的资源量达750亿吨。2001年,我国申请获得了位于东太平洋的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结核矿区。2011年7月20日,我国在西南印度洋洋脊获得1万平方千米的硫化物矿区。2012年,我国再次率先提交位于西太平洋3000平方千米的富钴结壳矿区的专属勘探申请,并于同年7月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成为世界上首个对三种主要国际海底资源均拥有勘探矿区的国家。

        1.3海洋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稳定运转的生命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逐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元化的经济和产业分工互补格局。一方面是中国制造服务全球,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印有中国制造、中国组装的机电、服装和日用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是我国主要战略性资源需求转向国际市场,用以弥补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国内资源短缺。作为世界经济的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海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经济发展的实现方式上看,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堪称拉动GDP增长的头驾马车。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8.55万亿元,其中外贸进出口总值24.5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36.3%,对外贸易量仍稳居世界第一。

        从对外贸易的物流形式上看,我国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海运基础设施和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沿海超过亿吨的国际港口达19个,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队,商船航迹遍布世界1200多个港口。

        从战略性资源、原材料和产品市场对海外依存程度上看,我国经济综合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在能源方面,2015年,石油净进口量达3.28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0%;天然气进口量62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上升到了32.7%。在金属原材料方面,多种矿石原料具有较高对外依存度,2015年,进口铁矿石总量达9.53亿吨,外依存度升高到84%;进口精铜矿超过130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5%。在粮食方面,目前我国广义的粮食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在不久的将来,还将接近或超过一半。

        作为世界经济的“蓝色大动脉”,海洋支撑着我国经济90%以上的产业物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远洋运输遍布世界各地,按航线方位大致可以分为东、西、南、北四大航线,由此将我国与世界各地重要港口、城市和经济区域连接起来。我国大宗进出口贸易所经过的关键海域和通道,总计14个。进口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主要来源为中东、非洲,由西行航线承运,高度依赖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等。进口矿石、粮食等主要来源为东南亚、澳洲、南美等地,由南行、东行航线承运,其中南行航线高度依赖台湾海峡、宫古海峡、巽他海峡、民都洛海峡等。出口机电和传统外贸产品对象主要包括北美、欧洲地区,由东行航线和西行航线承运,其中东行航线所经主要的海峡包括大隅海峡、巴拿马运河等。虽然目前北行航线运量较低,但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朝鲜海峡将会是往返北极航道的必经之路。上述14个关键海域和通道,与我倡导的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有11个,即: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

        综上所述,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任务,就是要确保我国海洋的自由航行权、管辖海域控制权、资源环境收益权。

        “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我党、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主要任务。海洋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开发、利用、管控海洋能力的重要标准。只有发达的海洋经济,才能担负起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重任。同时,建设海洋强国也要依托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妥善解决与周边国家海洋划界矛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国家海上力量等任务,它们与发展海洋经济共同组成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任务。

        2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海洋经济发展主要以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自给自足型的海洋产业为主,海洋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海洋经济规模很小,海洋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也相对较小。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向沿海一带聚集。海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但也出现海洋资源开发“无序、无度、无偿”的现象,导致海洋环境质量整体下降,近海生态环境恶化。进入新世纪,海洋经济发展速度依然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海洋开发的规模继续扩大,海洋经济发展注重调结构、转方式,开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也逐步受到重视和加强,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我国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产业结构也进入深度调整的新阶段,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快发展积蓄了新能量,提供了转换的新动力。具体概括为“五个新”。

        2.1海洋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已先于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正经历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正在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十二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2011年为10.0%,2012年为8.1%,2013年为7.7%,2014年为7.7%,2015年为7.0%。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未来一段时期海洋经济的“新常态”还将会持续,转变方式、调整结构、转换动力趋势也将会不断演变与深化。

        2.2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新亮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调整优化的关键时期,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传统海洋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一步向深远海拓展,实现了从水深300米到3000米的跨越。海洋渔业的养殖与捕捞比重发生新变化,捕养比由2010年的44.8∶55.2提高到2015年的41.2∶58.8,远洋捕捞比重持续增加。海洋船舶工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的新接订单不断增加。新兴海洋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9%,远高于海洋产业年均增速。全国海水淡化日处理能力提高了约42万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8.9%,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3.9%,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新接订单居世界前列,占世界市场份额已达35%。海洋服务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滨海旅游业年均增速达到11%,涉海金融服务业快速起步,开发性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逐步上轨。

        2.3海洋经济发展形成“新格局”

        海洋经济的加快发展已成为沿海区域发展战略的新依托。“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先后批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和天津等五个省(市)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的试点地区。具有海洋经济发展特色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广东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新区、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7个新区相继获批设立。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与调节。近年来,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沿海地区共有各类海洋产业园区126个,入驻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万亿元,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初步显现。随着海南省三沙市的设立和《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的颁布实施,海洋经济布局正从近岸海域向边远海岛及深远海加快延伸与拓展。

        2.4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科技兴海”战略深入实施,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先后设立了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6个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7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和3个工程技术中心。一批涉海企业相继组建了海洋监测、深海装备、海水淡化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海洋高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海洋科学技术创新取得跨越式发展。“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成功突破7000米,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试验成功,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从40%上升到现在的85%,一批海洋生物技术制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随着海洋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将会呈现规模化增长,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进一步提升。

        2.5海洋经济“走出去”拓展“新空间”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公益服务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建成一批海外深水港口和产业园区,如缅甸皎漂的深水港和工业园、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和对外贸易量年均增速分别增长了20%和13%。中国赴东盟旅游的出境人数占中国大陆出境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丝路基金正式运营,一批重点项目逐步推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正式签署生效等,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当然,还需注意的是,当前制约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无序、无偿、无度”的开发利用方式,给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损害;滨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重化工业园区与城镇居民生活区布局相互交叉,安全风险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还存在体制和机制的障碍,这些都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REPORTDIRECTORY

第一章海洋生物行业基本情况
1.1海洋生物产业概述
1.1.1海洋产业的概念
1.1.2海洋生物产业的概念
1.1.3中国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1.2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1.2.1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1.2.2海洋捕捞
1.2.3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牧场
1.2.4海洋药物和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
1.2.5海洋生物资源的新利用
1.3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
1.3.1国际法对海洋权益的规定
1.3.2海洋资源需求及其开发利用思路
1.3.3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中国海洋生物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经济环境
2.1.1国内经济运行现状
2.1.2国内经济趋势判断
2.1.3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2.2社会环境
2.2.1人口环境分析
2.2.2文化环境分析
2.2.3生态环境分析
2.3政策监管环境
2.3.1管理体制
2.3.2主要政策法规
2.3.3政策法规影响
2.4技术环境
2.4.1我国海洋生物技术进展分析
2.4.2主要环境保护技术介绍
2.4.3海洋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章中国海洋生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1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概况
3.1.1全球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状况
3.1.2中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3.1.3中美海洋生物资源领域合作研究进展
3.1.4中国对南极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3.1.5国家财政支持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
3.2山东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分析
3.2.1山东海洋生物业发展优势
3.2.2山东海洋生物业发展现状
3.2.3山东海洋生物业项目动态
3.2.4山东海洋生物业问题及建议
3.3广东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分析
3.3.1广东海洋经济布局现状
3.3.2广东海洋生物发展概况
3.3.3广东海洋生物基地建设动态
3.3.4未来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3.4其他地区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
3.4.1福建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状况
3.4.2石狮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状况
3.4.3江苏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状况
3.4.4广西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状况
3.4.5海南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状况
3.5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3.5.1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3.5.2产业规模化发展建议

第四章中国海洋生物行业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4.1海水养殖业
4.1.1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4.1.2海水养殖业经营状况
4.1.3海水养殖业利润水平
4.1.4海水养殖业重点区域发展
4.1.5海水养殖业问题及对策
4.1.6海水养殖业发展前景
4.2海洋生物制药行业
4.2.1海洋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形势
4.2.2海洋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
4.2.3海洋生物制药行业研究状况
4.2.4海洋生物制药行业问题及对策
4.2.5海洋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前景
4.3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
4.3.1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历程
4.3.2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发展优势
4.3.3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4.3.4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前景
4.4海洋生物基因工程
4.4.1研究的重要意义
4.4.2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发展概况
4.4.3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进展
4.5海洋生物化妆品业
4.5.1海洋生物化妆品业优势及功能
4.5.2海洋生物化妆品业发展历程
4.5.3海洋生物化妆品业研发状况
4.5.4海洋生物化妆品业市场动态
4.6海洋生物燃料及材料工业
4.6.1海藻可净化环境并用于制造生物燃料
4.6.2蟹、虾壳成海洋微生物燃料电池原料
4.6.3青岛海洋生物材料已实现产业化生产
4.6.4海洋高分子生物材料项目落户山东临朐

第五章中国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状况
5.1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概况
5.1.1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5.1.2海洋生物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技术
5.1.3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特点
5.1.4海洋生物技术的重点发展领域
5.1.5海洋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
5.2中国海洋生物技术研发进展及建议
5.2.1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成就
5.2.2浙江省水产品关键检测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2.3我国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技术取得新进展
5.2.4青岛海洋生物氨糖技术取得新突破
5.2.5大连启动我国海洋生物“863计划”技术项目
5.2.6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新要求与建议
5.3高校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探析
5.3.1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概述
5.3.2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状况及遇到的问题
5.3.3推动高校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措施

第六章中国海洋生物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6.1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2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3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4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七章中国海洋生物行业产业链分析
7.1海洋生物行业产业链介绍
7.1.1海洋生物行业产业链简介
7.1.2海洋生物行业产业链特征分析
7.2上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7.2.1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7.2.2上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7.3下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7.3.1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7.3.2下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八章中国海洋生物行业投资分析
8.1中国海洋生物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8.1.1政策扶持力度
8.1.2技术成熟度
8.1.3社会综合成本
8.1.4进入门槛
8.1.5潜在市场空间
8.中国海洋生物行业投融资分析
8.2.1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8.2.2行业外资进入状况
8.2.3行业并购重组分析
8.3中国海洋生物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九章中国海洋生物行业投资风险及建议
9.1中国海洋生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9.1.1经济环境风险
9.1.2政策环境风险
9.1.3市场环境风险
9.1.4其他风险
9.中国海洋生物行业投资建议
9.2.1总体投资原则
9.2.2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建议
9.2.3企业战略选择建议
9.2.4区域投资建议
9.2.5细分领域投资建议
9.2.5.1重点推荐投资的领域
9.2.5.2需谨慎投资的领域

第十章中国海洋生物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10.1中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前景
10.中国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向
10.3中国海洋生物产业预测分析
(GYZJY)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请放心查阅。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