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对汽车功能需求多样化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考虑到技术及交通法规的限制,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将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普及开始,伴随着技术持续进步从而最终达到完全自动驾驶。因此,根据技术条件和产业化发展阶段,目前智能汽车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发展期。我们认为,在高端车上应用比较成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将因消费升级而向中低端车型不断渗透,进入快速发展期。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指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
ADAS的两个关键部件是传感器和处理器。随着关键部件性能不断升高、成本不断降低,ADAS的应用正在从豪华高档汽车向中低档汽车渗透,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盲点监测、车道偏离警告、夜视、车道保持辅助和碰撞警告系统在内的功能已开始快速普及,未来前景广阔。
ADAS主要功能及所需部件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由于整车及零部件厂在人工智能领域缺乏优势,目前他们主要靠配套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来推动汽车智能化。目前常见ADAS功能包括盲点侦测BSD、自动泊车AP、前碰撞预警FCW、主动紧急制动AEB、全景倒车影像系统SVC、车道偏移报警LDW、自适应巡航ACC、车道保持系统LKS等。作用上,ADAS具备节能减排、缓解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驾驶体验感等功用,有利于提升终端需求。根据德勤分析显示,目前我国ADAS市场处于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的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ADAS作用多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ADAS模块主要功能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市场规模测算: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所提目标到2020年实现驾驶辅助(DA)智能化装备率达到40%。我们测算,到2020年我国ADAS市场规模超千亿,年复合增速超70%,市场空间大。
智能驾驶未来发展目标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内ADAS渗透率及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内新车ADAS市场空间大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目前以Mobileye、博世、大陆、德尔福为代表的国际主流厂商已经在深入开发ADAS产品,占据市场主要份额。我们认为,为了提升汽车安全性能,未来众多国家将会先后效仿欧美日强制要求安装部分甚至全部ADAS功能。因此,各国的强制要求将成为ADAS真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国外主流厂商ADAS产品及功能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欧美日等主流国家强制要求安装部分ADAS功能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报告目录】
辅助驾驶系统
第一章: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综述
1.1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概述
1.1.1辅助驾驶系统的概念分析
1.1.2辅助驾驶系统的类别分析
1.2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2.1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2.2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相关标准
(2)行业相关政策
(3)行业发展规划
1.2.3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2.4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3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第二章: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1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状态描述总结
2.1.2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经济特性分析
2.1.3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2.1.4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2.2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2.1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
2.2.2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
2.2.3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2.2.4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2.2.5行业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2.2.6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2.3中国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状况分析
2.3.1辅助驾驶系统在民用市场的应用分析
(1)辅助驾驶系统在民用市场的应用特征
(2)辅助驾驶系统在民用市场的应用现状
(3)辅助驾驶系统在民用市场的市场容量预测
2.3.2辅助驾驶系统在军用市场的应用分析
(1)辅助驾驶系统在军用市场的应用特征
(2)辅助驾驶系统在军用市场的应用现状
(3)辅助驾驶系统在军用市场的市场容量预测
第三章:中国重点城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前景分析
3.1北京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前景分析
3.1.1北京市汽车保有量规模分析
3.1.2北京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现状
3.1.3北京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3.2上海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前景分析
3.2.1上海市汽车保有量规模分析
3.2.2上海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现状
3.2.3上海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3.3广州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前景分析
3.3.1广州市汽车保有量规模分析
3.3.2广州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现状
3.3.3广州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3.4深圳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前景分析
3.4.1深圳市汽车保有量规模分析
3.4.2深圳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现状
3.4.3深圳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3.5杭州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前景分析
3.5.1杭州市汽车保有量规模分析
3.5.2杭州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现状
3.5.3杭州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第四章: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4.1学院/科研机构辅助驾驶系统研发情况
4.2辅助驾驶系统领先企业业务布局分析
4.2.1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3)企业资质与技术能力分析
(4)企业辅助驾驶系统业务布局
(5)企业市场渠道与网络分析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7)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2.2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3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4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5科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6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7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8江苏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9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10北京远景蔚蓝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11深圳市北航电子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4.2.12吴江智远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章: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
5.1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5.1.1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5.1.2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5.1.3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行业整体趋势预测
(2)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3)市场竞争趋势预测
5.2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5.2.1行业投资热潮分析
5.2.2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资质壁垒
(2)人才壁垒
(3)技术壁垒
(4)其他壁垒
5.2.3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5.2.4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1)政策风险
(2)市场风险
(3)宏观经济风险
(4)其他风险
5.2.5行业投资主体分析
(1)行业投资主体构成
(2)各主体投资切入方式
(3)各主体投资优势分析
5.3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兼并重组分析
5.3.1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案例
5.3.2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方式
5.3.3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动机
5.3.4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趋势
5.4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5.4.1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5.4.2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5.4.3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辅助驾驶系统的类别简析
图表2:中国辅助驾驶系统相关标准汇总
图表3: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图表4: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图表5: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状态描述总结表
图表6: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经济特性分析
图表7: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规模测算
图表8: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图表9: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替代品威胁总结分析
图表10: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图表11: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图表12:辅助驾驶系统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图表13:辅助驾驶系统在民用市场的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14:辅助驾驶系统在军用市场的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15:北京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16:上海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17:广州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18:深圳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19:杭州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20:截至中国学院/科研机构辅助驾驶系统技术专利研发情况
更多图表详见正文(GY GSL)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并有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