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2021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536084
  • 2021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动力。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多项利好政策,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为旅游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如2020年12月,国家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互联网+旅游”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旅游景区互联网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个性化、多样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旅游市场大数据监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5-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相关政策规划梳理汇总

时间

政策规划

要点

20151

《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152

《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化教育价值

20158

《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

20164

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促进农村绿色生态发展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升级。推进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推介、文化遗产展示、食宿预定、土特产网购、地理定位、移动支付等资源和服务在线化。

20169

《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方案》

确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五大任务和提出了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

20175

《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

旨在促进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8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创建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20192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

20196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

20201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鼓励发展智慧休闲农业平台,完善休闲农业数字地图,引导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休闲乡村(渔村、农庄)等开展在线经营,推广大众参与式评价、数字创意漫游、沉浸式体验等经营新模式

20202

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

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一是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二是培育休闲旅游精品;三是推介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

全国所有已依法交纳保证金、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暂退标准为现有交纳数额的80%

《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指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游览景区管理两类)四大类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关于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做好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帮扶工作的通知》

提出用好用足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纾解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

20203

《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导游队伍稳定相关工作事项的通知》

要求各地文旅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强化保护导游的劳动权益,为旅游业恢复发展蓄力储能。

20204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修订

第十五条第4供给体系中修订为具有不少于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或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或具有2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或具有2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或具有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20207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场复苏有关工作的通知》

加大对本地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线路的宣传推介。鼓励本地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加强对乡村特色产品的购买,鼓励各地将乡村旅游作为劳模、职工等疗休养优先选择点,鼓励在本地推出的各类消费券发放活动中,将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深度发掘,业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

20208

《关于持续推进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

明确要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释放旅游消费需求,继续推动景区门票降价。

20209

关于《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规范在线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开展《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

做好新三年行动计划总结评估工作,客观反映近三年来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成果,科学分析当前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提出良好意见建议

202010

《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推动形成若干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经验模式,探索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202011

《关于开展全国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的通知》

以发展冰雪旅游促进推广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为主线,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新媒体新平台新技术等创新活动举办方式和宣传报道形式,通过广泛宣传推广冬奥文化、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等,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冰雪旅游消费需求,更好繁荣和活跃冰雪旅游市场,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012

《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2年,互联网+旅游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旅游景区互联网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个性化、多样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旅游市场大数据监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互联网+旅游融合更加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依托网络平台的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普及。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规模大幅提升,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而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全国各地也积极响应,陆续根据本省市发展特点与情况在十四五规划意见稿中提出大力积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挖掘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

全国部分省市十四五规划意见稿提及旅游产业内容

省市

内容

重庆市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握“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用好人文和生态两个宝贝,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服务融合,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重庆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推动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天津市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强化市场化运作,打响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品牌,打造特色海洋文化旅游带、海河文化旅游带,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讲好天津故事、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北京市

承办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国际文化旅游活动。围绕“3+1”主导功能谋发展,打造高端商务、文化旅游、数字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上海市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广西自治区

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整合全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化文旅产业发展全域空间格局,构建文旅现代产业体系、高品质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三地两带中心”建设,发挥“老、少、边、山、海、寿”文化旅游特色优势,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康养度假目的地。建设“一键游广西”智慧旅游平台,打造数字文旅共享经济新模式。实施一批文旅重大项目建设工程。积极发展文旅装备制造业。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住建、医疗、健康、养老、体育等融合发展。

宁夏自治区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文旅提质增效行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旅游景区,高水平建设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带,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唱响塞上江南 神奇宁夏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中转站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西藏自治区

做大做强拉萨核心增长极,实现人口和要素的规模聚集,优化拉萨城市布局,建设重要的国际文化旅游城市、面向南亚开放的区域中心城市。藏中南重点开发区实现互联互通、促进要素和产业聚集,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现代服务、商贸物流、高原生物、绿色工业。着力推动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真赋,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清洁能源、旅游文化、高原生物、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边贸物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和标志,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推广地球第三极农牧特色优势产品、藏医药、旅游文化、体育赛事等系列品牌。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积极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高原丝绸之路、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全方位提升西藏文化软实力。

内蒙古自治区

加快旅游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跨盟市打造大景区,跨区域布设“黄金线”,全面提升绿色含量、文化内涵和科技水平,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把旅游业打造成全区域优势产业、服务业领域支柱产业和综合性幸福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区域文化产业带。

福建省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响“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六大主导产业。做强做优海洋渔业、船舶制造、海工装备等产业,培育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滨海旅游。推动老区苏区传统工业基地转型

山西省

升级,支持发展特色农林业、优势矿产业、文旅康养等。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整合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建设一批飞地园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山海协作产业园,支持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

辽宁省

十四五时期战略定位: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做优做深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发展全域旅游,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打造核心景区,提升游山西、读历史的文化旅游整体形象。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塑造游山西、读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强化景区为王理念,高品质打造更多5A级龙头核心旅游景区。

山东省

品牌。构建贯通城乡景区的全域旅游公路网,提升完善服务设施,打造集宣传、体验、创意景观于一体的“0km”新旅游地标。

浙江省

深入挖掘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方面资源,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东北亚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强省。发展壮大冰雪经济,促进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融合发展。建设辽西旅游大环线,打造吸引京津冀居民休闲旅游康养的后花园。加强与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筑牢防风固沙生态屏障。打好“冰雪游”“沿边游”“民俗游”“红色游”等文化旅游牌,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河南省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打造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核心板块,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推动文化旅游+”,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创意设计、商务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培育壮大家政、育幼、体育、物业等服务业,打造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万亿级产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甘肃省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实施一批文旅工程,发展智慧旅游,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打响“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品牌,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服务,加快推进全域旅游,丰富旅游业态,发展精品旅游景区、主题旅游线路、创意旅游产品,做旺淡季旅游,实现快进慢游

青海省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构建“环六区两廊”生态旅游发展新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形成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旅游胜地,推动大区域、大流域旅游联动发展。延伸发展旅游产业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推动特色轻工深度嵌入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要素保障水平。积极参与“丝路一家亲”行动,办好环湖赛等文体活动,开拓境内外旅游客源市场。

江苏省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一批富有江苏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吉林省

突出发展冰雪及生态旅游,利用五至十年时间,推动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万亿级规模。打造旅游产业高地,打响长白山、松花江、查干湖等世界级生态旅游品牌,构建以避暑、冰雪、生态、民俗、红色、边境、乡村、康养等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创建国家和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河北省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推进长城、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建设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持续打造高等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加快智慧旅游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京畿福地.乐享河北品牌影响力。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培育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办好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构建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完善自驾旅游和自助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湖南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湖湘红色基因,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 ,打造批享誉全国的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基地,擦亮湖湘文化名片。

云南省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提高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文化要素全面数字化,推进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打造兼顾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建设-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

江西省

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实施旅游+”融合工程,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省。引入高水平市场化团队,培育高品质旅游线路和景区、度假区,打造红色旅游首选地、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一批更具江西文化特色的文旅产品,进一步唱响“江西风景独好”品牌。

海南省

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和体验店等业态,吸引我国居民海外消费回流,打造国内替代出境旅游购物第一目的地,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大力拓展邮轮航线,推动邮轮旅游试验区和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三亚邮轮母港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康复技术和海南气候资源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鼓励发展低空旅游、红色旅游、“航天+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森林旅游聚集区。吸引一批大型主题旅游公园落户海南并合理布局。加快环岛旅游公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满足国际旅游消费需求的数字信息平台,提高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供给水平,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全面推进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高水平旅游服务支撑体系。创新汽车消费品等交通工具使用管理模式,推进共享发展。建立闲置房屋盘活利用机制,支持发展度假和康养型民宿。对标国际一流的旅游服务标准,大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全民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从业者服务技能。完善齐抓共管、协调互动的旅游服务管理机制,建立旅游满意度调查

和评价机制。

湖北省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文旅综合体、文旅融合品牌、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举办“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推广灵秀湖北文旅形象,打造一江两山旅游品牌,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

四川省

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持续培育天府旅游名县,提升“三九大”等文旅品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安徽省

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高水平建设合肥都市圈文化发展核心区、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皖江文化发展集聚带、淮河文化发展集聚带。打造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推进旅游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五个一批”精品打造工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智慧旅游,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争创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加强对外文化宣传,拓展文化交流项目,办好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推动黄山国际文化旅游论坛落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深入落实倾斜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着力发展适应性产业和特色经济,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康养地。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支持黄山、池州等市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陕西省

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与科技、金融有机结合,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打响区域文化产业带、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品牌,打造传承中华文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贵州省

加快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持续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打造温泉省”“桥粱省”“索道省等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世界名酒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旅游带,推动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避暑康养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新业态。创新旅游宣传营销体系。持续办好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推动旅游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拓展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车队、乡村旅游等产业链。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一批旅游大企业,支持旅游企业扩规模、强实力、创品牌,推动优强旅游企业上市融资。

黑龙江省

坚持全域全季发展定位,深度挖掘我省丰富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打造宜居宜行宜游宜养全域旅游品牌,实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建设旅游强省。优化全域旅游空间结构,提高生态旅游首位度,叫响“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品牌,大力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广东省

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粵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粤北生态休闲旅游高地,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为世界级地标景点景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民俗旅游。加快推进建设滨海旅游公路,发展国际邮轮母港,建设以海岛旅游为主的海洋旅游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hz)

        中国报告网是观研天下集团旗下的业内资深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供商与综合行业信息门户。《2021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报告大纲】

第一章 2017-2020年中国烟草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烟草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烟草行业相关定义
二、烟草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烟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烟草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模式
五、烟草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烟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烟草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产业链运行机制
1、沟通协调机制
2、风险分配机制
3、竞争协调机制
四、中国烟草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1、上游产业
2、下游产业
第三节 中国烟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烟草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烟草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 烟草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烟草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烟草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烟草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 中国烟草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烟草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烟草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烟草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烟草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烟草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 2017-2020年全球烟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烟草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烟草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烟草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烟草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烟草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烟草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烟草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烟草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烟草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烟草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烟草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烟草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烟草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烟草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1-2026年世界烟草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1-2026年全球烟草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烟草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烟草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 中国烟草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 中国烟草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旅游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旅游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我国旅游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三、其它细分市场
第六节 中国旅游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七节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旅游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旅游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旅游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旅游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7-2020年中国旅游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旅游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旅游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旅游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旅游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旅游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旅游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旅游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旅游行业钻石模型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2017-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旅游行业消费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旅游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旅游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旅游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旅游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中国旅游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旅游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旅游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旅游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 2017-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旅游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旅游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南地区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章 2017-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旅游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旅游行业SCP分析
一、理论介绍
二、SCP范式
三、SCP分析框架
第三节 中国旅游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 旅游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21-2026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旅游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旅游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旅游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旅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旅游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旅游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旅游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旅游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旅游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旅游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旅游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21-2026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
第一节 旅游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旅游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旅游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旅游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旅游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旅游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 2021-2026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建议
第一节 中国旅游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旅游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旅游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旅游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旅游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旅游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 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旅游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旅游行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旅游行业产品差异性策略
二、旅游行业个性化服务策略
三、旅游行业的促销宣传策略
四、旅游行业信息智能化策略
五、旅游行业品牌化建设策略
六、旅游行业专业化治理策略

第十四章 2021-2026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旅游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旅游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旅游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旅游行业营销策略
第三节 中国旅游行业价格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旅游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二、中国旅游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图表详见正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