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我国现行智能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指导与行业自律组织协作规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政府相关部门注重行业宏观管理, 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科学技术部等部门;行业协会侧重于内自律性管理,主要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具体如下:
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
主要职责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负责相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行业的管理与规划等;拟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管理。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组织领导和协调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编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 协调相关政策;工业日常运行监测;工业、通信业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和扶持;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等。 |
科学技术部 |
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振兴中国汽车工业为己任,以反映行业愿望与要求、为政府和行业提供双向服务为宗旨,以政策研究、信息服务、标准制定、贸易协调、行业自律、会展服务、国际交流、行业培训等。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为宗旨,以反映会员意见、愿望和诉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振兴机械工业为己任,是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协助政府开展行业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
2.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推进产业革新,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
政策 |
颁发部门 |
时间 |
主要内容 |
1 |
《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全国人大 |
2016.3 |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
2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工信部 |
2016.3 |
在工业机器人用量大的汽车、电子、家电、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行业,在劳动强度大的轻工、纺织、物流、建材等行业,在危险程度高的化工、民爆等行业,在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高的医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
3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国务院 |
2016.7 |
开展非传统制造工艺与流程、重大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一批代表性智能加工装备、先进工艺装备和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引领装备的智能化升级。 |
4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工信部 |
2016.10 |
以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大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支撑制造业转型的创业创新平台,积极培育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构建支撑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构筑精细、柔性、智能、绿色的新型制造体系,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全球竞争优势,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
5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2016.11 |
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迈上新台阶。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加工中心研发与产业化,突破多轴、多通道、高精度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精密、高速、高效、柔性并具有网络通信等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和集成制造系统。突破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农业机械装备, 开展首台套装备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质量与可靠性。 |
6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工信部、财政部 |
2016.12 |
聚焦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核心关键环节, 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攻克关键技术装备,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集成开发一批重大成套装备,推进工程应用和产业化。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装备(产品)中的融合应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设计和产业化。 |
7 |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科技部 |
2017.4 |
加强成组成套工艺集成研究,为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实现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在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高效柔性加工与批量化制造中的成组成套应用。 |
8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 |
2017.4 |
鼓励行业企业加强高强轻质车身、关键总成及其精密零部件、电机和电驱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开展汽车整车工艺、关键总成和零部件等先进制造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推进安全可控的数字化开发、高档数控机床、检验检测、自动化物流等先进高端制造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加快3D打印、虚拟与增强现实、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及其应用系统等智能制造支撑技术在汽车制造装备的深化应用。 利用企业投入、社会资本、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重点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力系统等6个创新链进行任务部署。 |
9 |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工信部 |
2017.12 |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支持重点领域算法突破与应用创新,系统提升制造装备、制造过程、行业应用的智能化水平。 |
10 |
《国家智能 制造标准体 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2018.7 |
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快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深化智能制造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对制造业的整体支撑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11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发改委 |
2019.10 |
现代高端装备的维护与维修、数字化生产线改造与集成、工业服务网络平台、工业电商、智能装备远程运维管理系统、智慧工厂设备监测诊断平台、预测性维护系统、专业维修服务和供应链服务、工业管理服务(包括设备运维管理咨询、设备运维与管理服务、工业APP和设备管理软件(SaaS))、数据及数字化服务(PaaS、IaaS、数据分析服务和其它创新数据服务)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 |
12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
国务院 |
2012.6 |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到 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
13 |
《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加 快新能源汽 车推广应用 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 |
2014.7 |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14 |
《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新 能源汽车重 点专项实施 方案(征求意见稿)》 |
科技部 |
2015.2 |
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实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完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 技术体系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升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
15 |
《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 财政部 |
2017.2 |
动力电池产品安全性满足大规模使用需求。新型材料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化生产制造和一致性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满足功能安全要求,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生产和使用。 |
16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 |
2017.4 |
利用企业投入、社会资本、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重点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力系统等6个创新链进行任务部署。 |
17 |
《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 |
发改委 |
2018.9 |
加强充电技术研究和充电设施产品开发;充分发挥整车、动力电池、充电设备生产、设施运营等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品质管控;促进充电技术创新开发应用,确保充电设备质量优良、环境友好、使用便捷、安全可靠。 |
18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发改委 |
2019.10 |
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轨道车辆交流牵引传动系统、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 |
19 |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 |
2020.4 |
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
20 |
《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 |
工信部 |
2020.6 |
新版本对2017年版本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改进, 明确了2021年-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调整了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的积分计算方式, 明确建立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水平与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的关联机制等。 |
2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国务院 |
2020.10 |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目录大纲】
第一章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相关定义
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模式
五、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产业链运行机制
(1)沟通协调机制
(2)风险分配机制
(3)竞争协调机制
四、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1、上游产业
2、下游产业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1-2026年世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1-2026年全球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1、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2、行业技术专利情况
3、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细分市场一
2、细分市场二
3、其它细分市场
第六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七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钻石模型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消费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南地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SCP分析
一、理论介绍
二、SCP范式
三、SCP分析框架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21-2026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21-2026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
第一节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 2021-2026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建议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智能装备制造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 2021-2026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营销策略
第三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价格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二、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图表详见报告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