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2022年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285319
  • 2017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chinabaogao.com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成立的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等企业(事)业法人机构,主要以经营收入、公共设施收费和财政资金等作为还款来源。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国外并没有专门文献对其研究。在国内的实践上来看,虽然融资平台的出现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对其定义并没有统一,大致来说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融资平台概念包括地方政府组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融资公司,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

         狭义的融资平台:是指由各级政府出资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债券、税费返还等资产(其中主要是通过划拨土地),组建成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到融资标准的地方国有企业或企业集团,这些地方国有企业或企业集团实际上由政府控制,具体形式可以是城市建设投资类公司、交通运输投资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各类开发区(园区)投资类公司和土地储备类公司等。若公司资不抵债可以用地方财政的变相担保或由地方人大出具“安慰函”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平台的对外融资。所融资金主要投入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用事业等领域。

         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直接负债,包括中央代发地方债、上级财政借款、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和其他借款;二是地方政府通过设立融资平台公司间接负债,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其他形式借款。其中投融资平台公司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主体,其规模占比65%左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其债务的形成有着复杂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

         截至2015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元,如果以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水平,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低于国际通行的警戒标准。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10.66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计算,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8.9%,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2016年,经全国人大批准,新增中央政府债务限额1.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8万亿元,随着2016年GDP的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预计到2016年末负债率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今后,我国GDP和地方财政收入仍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也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提供了根本支撑。
政府融资平台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遵循国际通行的黄金法则,依法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开支。目前,地方政府适度依法举债集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符合代际公平原则,能够有效节省未来年度相关建设开支,以后年度地方政府可以将对应的建设资金调剂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而且,地方政府用债券资金开展的公益性项目建设,形成了大量资产,其中有不少属于可变现资产,为今后地方政府偿还到期债务提供了物质保障。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REPORTDIRECTORY

第一章政府融资平台相关介绍
1.1定义及特点
1.1.1定义及形式
1.1.2界定及分类
1.1.3主要特点
1.2由来及意义
1.2.1制度原因
1.2.2积极意义
1.2.3平台作用
1.3运作及发展
1.3.1运作模式
1.3.2运作要点
1.3.3融资通道

第二章国外政府融资体系发展分析
2.1美国模式
2.1.1投融资体系
2.1.2利弊分析
2.1.3市政债情况
2.1.4市政债风险
2.1.5风险管理
2.2其他国家政府融资体系
2.2.1英国
2.2.2波兰
2.2.3法国
2.2.4澳洲
2.2.5日本
2.3比较与启示
2.3.1中德比较
2.3.2波兰经验
2.3.3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环境
3.1宏观经济环境
3.1.1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3.1.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3.1.3财政收支情况
3.1.4房地产市场规模
3.1.5土地出让交易情况
3.1.6度税收收入情况
3.1.7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展望
3.2金融环境
3.2.1金融市场规模
3.2.货币政策解读
3.2.3利率市场化环境的影响
3.2.4最强地方债审计的影响
3.2.5中国货币政策发展走向
3.3城镇化
3.3.1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
3.3.2中国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3.3.3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
3.3.4地方基建计划铁路项目多
3.3.5多地投资棚改交通项目
3.4政策环境
3.4.1储备土地不得注入融资平台公司
3.4.2深交所规范城投、平台公司私募债备案
3.4.3银行不能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
3.4.4鼓励地方融资平台发债支持小微企业
3.4.5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扩至六省市
3.4.6未来发改委将优化企业债发行
3.4.7推进企业债券支持棚户改造
3.4.8政府相关部门整改处理55家融资平台
3.4.9发改委拟提高企业债审核门槛
3.5重点政策解读
3.5.1《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
3.5.2《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
3.5.3《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

第四章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分析
4.1发展综述
4.1.1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历程
4.1.2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发展模式
4.1.3交通投融资平台发展阶段
4.1.4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转变
4.1.5现行投融资体制或改革
4.2发展状况
4.2.1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特点
4.2.政府融资平台发展情况
4.2.3政府融资平台发展情况
4.2.4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重启
4.2.5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改制
4.2.6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多样
4.2.7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发展情况
4.3运营模式
4.3.1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营模式分类
4.3.2政府融资平台运营存在的问题
4.3.3政府融资平台需多元化经营
4.3.4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多元运营模式
4.4土地模式
4.4.1地方政府对以地融资经营具有依赖性
4.4.2地方政府以地融资经营的新手法
4.4.3土地资产注入城投公司的模式
4.4.4城投公司参与土地一级开发模式
4.4.5地方政府以地融资经营存在的风险
4.4.6地方政府以地融资经营风险的对策
4.4.7地方政府平台土地违规融资的防范
4.5城镇化
4.5.1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点
4.5.2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4.5.3融资平台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4.5.4城镇化建设遭遇现有融资渠道困境
4.5.5城镇化过程县域投融资平台构建策略
4.5.6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对策
4.6资产证券化
4.6.1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要求
4.6.2资产证券化对融资意义重大
4.6.3证券化是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
4.6.4融资平台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
4.6.5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4.6.6城投公司参与证券化的核心
4.6.7平台公司贷款证券化政策建议
4.7法律分析
4.7.1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法律困局及对策
4.7.2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的法律风险
4.7.3政府融资平台规范融资行为的法律对策
4.7.4融资平台法律规制建设的必要性
4.7.5融资平台法律规制建设的路径
4.8存在的问题
4.8.1成为地方政府债务主体
4.8.2部分平台偿债能力不强
4.8.3部分融资平台政企不分
4.8.4区域发展严重不均衡
4.8.5平台信息透明度不高
4.8.6资金通道高度依赖银行
4.8.7城投公司的挑战与机遇
4.9发展战略
4.9.1城投公司应对财政收入中速增长战略
4.9.2城投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策略
4.9.3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集团化重组模式
4.9.4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本运作战略
4.9.5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偿还路径
4.9.6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防范系统性风险
4.9.7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解决对策

第五章中国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5.1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5.1.1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风险分析
5.1.2“十二五”地方平台债务规模
5.1.3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现状分析
5.1.4我国城投公司负债特点分析
5.1.5平台公司融资项目的风险要点
5.1.6政府融资平台产生风险的原因
5.1.7债务风险防范机制设计
5.2银行贷款风险
5.2.1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
5.2.2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特征及形式
5.2.3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确定性风险及防范
5.2.4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防控措施
5.2.5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的现状
5.2.6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控制现状
5.2.7银行业面临的平台贷款风险
5.2.8银行业平台贷款风险的管控措施
5.3企业债风险
5.3.1融资平台企业债券融资历程
5.3.2城投债发展的年度大事记
5.3.3城投债券发行情况分析
5.3.4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情况
5.3.5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情况
5.3.6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情况
5.3.7我国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债风险
5.3.8我国城投债规模扩大的原因及风险
5.3.9我国城投债规模扩大潜在风险化解建议
5.4其他融资通道
5.4.1信托融资
5.4.2境外资金
5.4.3私募债
5.4.4中票短融
5.4.5银行理财资金
5.4.6资产支持票据
5.4.7委托贷款
5.4.8借壳贷款

第六章中国基层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6.1发展综述
6.1.1区县级融资平台发展现状
6.1.2百强县融资平台企业债券现状
6.1.3区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点
6.1.4部分区县融资平台风险较高
6.1.5区县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凸显
6.2问题及对策
6.2.1地方融资短期流动性问题
6.2.2区县平台面临的融资困境
6.2.3区县平台发展的问题分析
6.2.4区县融资平台的融资策略
6.2.5县级融资平台的管理建议
6.2.6乡镇融资平台风险及对策
6.3趋势与未来
6.3.1县区级政府融资平台发展方向
6.3.2区县融资平台建设趋势
6.3.3基层融资平台重组分析

第七章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区域发展分析
7.1广东
7.1.1债务规模
7.1.2债务分配
7.1.3风险防范
7.1.4面临问题
7.1.5发展经验
7.2上海
7.2.1改革历程
7.2.2债务规模
7.2.3创新突破
7.2.4面临问题
7.2.5保障措施
7.3江苏
7.3.1政策环境
7.3.2债务规模
7.3.3管理现状
7.3.4主要问题
7.3.5对策建议
7.4江西
7.4.1外部环境
7.4.2债务规模
7.4.3发展特点
7.4.4主要问题
7.4.5对策建议
7.5河南
7.5.1政策环境
7.5.2发展状况
7.5.3主要问题
7.5.4风险原因
7.5.5政策建议
7.6河北
7.6.1政策环境
7.6.2发展现状
7.6.3债务情况
7.6.4主要问题
7.7山西
7.7.1政策环境
7.7.2背景概况
7.7.3债务情况
7.7.4机制特点
7.7.5主要问题
7.7.6发展对策
7.8甘肃
7.8.1发展环境
7.8.2发展必要性
7.8.3债务规模
7.8.4主要问题
7.8.5规范新政
7.8.6发展建议
7.9青海
7.9.1重要作用
7.9.2发展现状
7.9.3主要问题
7.9.4对策建议
7.10新疆
7.10.1基本情况
7.10.2风险情况
7.10.3主要问题
7.11其他地区
7.11.1北京
7.11.2天津
7.11.3大连
7.11.4山东
7.11.5安徽
7.11.6浙江
7.11.7湖南
7.11.8湖北
7.11.9四川
7.11.10重庆
7.11.11云南
7.11.12内蒙古

第八章中国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和监管分析
8.1规范投融资平台行为
8.1.1整合内部资源
8.1.2加强项目管理
8.1.3创新融资方式
8.1.4提高透明度
8.1.5建立监管体制
8.2加强项目管理
8.2.1我国城投债的运作及管理问题
8.2.2城投公司管理模式选择与创新
8.2.3政府投融资平台人力资源管理
8.2.4完善我国城投债管理的政策建议
8.3创新融资方式
8.3.1融资工具集
8.3.2上市融资
8.3.3私募股权
8.3.4利用外资
8.4信息披露
8.4.1信息披露现状
8.4.2风险信息失真
8.4.3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8.4.4开展会计信息披露
8.5平台公司监管
8.5.1平台管控模式解析
8.5.2平台发展转型升级
8.5.3组织架构优化策略
8.5.4相关监管制度分析
8.5.5城投公司内部管控问题
8.5.6城投公司管控体系设计
8.5.7完善内部管控的措施

第九章中国政府融资平台重点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9.1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9.1.1企业发展概况
9.1.2经营效益分析
9.1.3业务经营分析
9.1.4财务状况分析
9.1.5未来前景展望
9.2云南城投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9.2.1企业发展概况
9.2.2经营效益分析
9.2.3业务经营分析
9.2.4财务状况分析
9.2.5未来前景展望
9.3西藏城市发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9.3.1企业发展概况
9.3.2经营效益分析
9.3.3业务经营分析
9.3.4财务状况分析
9.3.5未来前景展望
9.4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4.1企业发展概况
9.4.2经营效益分析
9.4.3业务经营分析
9.4.4财务状况分析
9.4.5未来前景展望
9.5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9.5.1盈利能力分析
9.5.2成长能力分析
9.5.3营运能力分析
9.5.4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章中国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10.1发展趋势
10.1.1城投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0.1.2政府融资平台私募化发展
10.1.3政府融资平台集团化发展
10.2转型发展展望
10.2.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10.2.2城投债的未来发展形势展望
10.2.3城投债转型发展成市政债
附录
附录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6-10)
附录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下一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工作的通知(10-11)
附录三: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12-24)
附录四: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4-9)
附录五:《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第24号公告(6-10)
附录六:《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第32号公告(12-30)
(GYZJY)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观研天下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请放心查阅。

         一、民营银行基本概述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7月3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次对外提出“试办自担风险的民营金融机构”,并披露设立民营金融机构的基本要求,这些举措打破了此前民资进入金融业一直存在隐形的“玻璃门”障碍,提出民间资本设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意义重大,民资的“银行梦”有望加快实现,设立民营银行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二、民营银行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末,首批已经开业的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达1149亿元,各项贷款512亿元,不良贷款率0.34%。此外,五家银行开业后一年均实现了盈利。在机构网点数量受到严格限制(有两家银行甚至没有物理网点),业务资质不齐全(因为开始时间较短,试点银行还未能获取许多重要的业务资质,如理财等等)的情况下,五家银行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特别的,几家银行在业务模式上扬长避短、积极创新,利用互联网渠道来弥补物理网点的不足,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带动了整个银行业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不过,也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客户、机构上的劣势较为明显,加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为求生存,试点民营银行的业务结构和内部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此外,制度环境的缺失,也约束了民营银行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这不仅不利于这些银行自身的长期稳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民营银行试点对于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民营银行设立的三种形式
 


         三、政策建议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试点民营银行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设立一批新的机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发展一批有特色、差异化、市场化导向的中小银行来弥补现有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并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推动银行业改革的深化。就这个意义上来讲,对民营银行的政策,应着重于为银行差异化发展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创新)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一,进一步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从试点民营银行经验来看,民营资本在公司治理、决策效率、市场化激励机制、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体制优势,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对于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试点的民营银行数量较少、总体体量较小,还难以对整个银行业形成鲶鱼效应,起到的示范效应有限。因此,建议在对民营银行试点经验进行总结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并对民营银行的试点经验进行推广,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体制优势,带动整个银行业提高效率。在推广路径上,可以优先考虑那些民营资本占有控股地位的银行,然后再将民营银行好的做法向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的银行推广。
         第二,鼓励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从试点银行经验来看,民营银行已经在差异化经营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试点民营银行体量小,尚不会对银行业造成系统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鼓励各家民营银行根据自身禀赋和所处环境的特点,实施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要在发起设立阶段把好准入关,严格要求民营银行实施差异化定位,并明确相应的发展路径;对于已经开业的民营银行,要做好持续跟踪检查,防止民营银行在无正当理由情况下偏离初始定位,与现有银行继续进行同质化竞争。

         第三,对初创期民营银行给予一定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处于初创期的民营银行在业务发展上无成熟经验可循,客户资源有限,经营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在资金、渠道、人才、科技等方面都要落后于成熟银行。建议监管部门对于处于初创期(比如三年内)的民营银行能够适用不同于成熟银行的差别化监管政策,为民营银行监管指标达标设置一定的缓冲期。

         第四,鼓励民营银行探索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是银行保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实施股权激励是国际先进银行的通行做法。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放开有关限制,鼓励民营银行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建议监管部门支持引导民营银行在探索股权激励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建立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

         第五,营造适合民营银行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环境。民营资本的体制优势是提高民营银行经营效率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民营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化、法治化的外部环境。在我国现有以国有部门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对民营银行的歧视性政策。此外,还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银行的关系,让银行成为真正的市场化主体,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对银行的支持与约束均需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途径来进行,减少行政干预。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REPORTDIRECTORY

第一章民营银行相关概述
1.1民营银行基本介绍
1.1.1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
1.1.2民营银行的理论基础
1.1.3民营银行的设计形式
1.1.4民营银行的重要特征
1.2民营银行的优势分析
1.2.1产权清晰
1.2.2委托——代理的治理结构
1.2.3经营与激励机制灵活
1.2.4商业化服务理念
1.2.5信息和成本优势
1.3民营银行与相关金融概念的比较辨析
1.3.1民营银行与民间金融的区别
1.3.2民营银行与社区银行的区别
1.3.3民营银行与私人的银行的区别
1.3.4民营银行与私人银行的区别

第二章国际民营银行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2.1国际民营银行发展综述
2.1.1各国银行业民营化程度
2.1.2国际民营银行发展特征
2.2国外民营银行典型模式——增量模式
2.2.1英国
2.2.2美国
2.2.3俄罗斯
2.2.4台湾
2.3国外民营银行典型模式——存量模式
2.3.1匈牙利
2.3.2韩国
2.4国外民营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分析
2.4.1德国的内部监管型治理模式
2.4.2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
2.4.3两种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2.4.4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2.5国际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2.5.1国外民营银行模式选择启示
2.5.2国外民营银行失败教训
2.5.3东南亚民营银行发展警示
2.5.4台湾民营银行经验借鉴

第三章中国金融改革综述
3.1中国金融体系分析
3.1.1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
3.1.2金融体系的建立及发展
3.1.3金融体系的缺陷分析
3.2中国金融改革进程
3.2.1准备和起步阶段(1978-1984年)
3.2.2转变与探索阶段(1985-1996年)
3.2.3调整和充实阶段(1997-)
3.2.4逐步推进阶段
3.2.5十八大以来
3.3中国金融改革现状
3.3.1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3.3.2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成就
3.3.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效评估
3.3.4金融体制改革遗留的突出问题
3.4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
3.4.1规划背景
3.4.2指导思想与目标
3.4.3政策着力点
3.4.4核心内容
3.4.5规划实施保障
3.5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议题解读
3.5.1“三中会会”金融改革方案
3.5.2金融改革的四大核心
3.5.3金融改革的路线分析
3.5.4金融改革的关注要点
3.5.5金融体系改革的突破口
3.5.6未来金融改革层次判断

第四章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背景分析
4.1民营银行发展的经济环境
4.1.1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综述
4.1.2中国产业经济结构分析
4.1.3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势
4.1.4民营银行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1.5民营银行与宏观经济效率的关系
4.2民营银行发展的行业环境
4.2.1中国银行业体系结构
4.2.2中国银行业运行阶段
4.2.3中国银行业经营状况
4.2.4中国银行业改革进展
4.2.5中国银行业竞争结构
4.2.6中国银行业亟需推进民营化
4.2.7中国银行业的未来环境
4.3民营银行发展的需求环境
4.3.1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现状
4.3.2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
4.3.3居民消费信贷行为分析
4.3.4中国金融需求潜力分析
4.4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意义
4.4.1对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
4.4.2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4.4.3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4.4.4打破国有资本的金融垄断
4.4.5提供就业机会与安定社会
4.5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可行性
4.5.1民营银行的生存发展空间
4.5.2民营银行的创建优势分析
4.5.3民营银行发展时机成熟
4.5.4民营银行具备试点条件

第五章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分析
5.1中国民营银行总体概况
5.1.1中国民营银行发展进程
5.1.2中国民营银行基本状况
5.1.3民营银行申办动机分析
5.1.4农村民营银行尚待启动
5.1.5民营银行发展方向分析
5.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5.2.1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特征
5.2.2典型民营银行经营状况
5.2.3民营银行申办态势分析
5.2.4民营银行试点现状分析
5.2.5民营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5.2.6民营经济蜂拥民营银行的缘由
5.3民营银行开闸的关注热点分析
5.3.1开闸影响
5.3.2制度选择
5.3.3创建模式
5.3.4绩效和社会责任
5.3.5未来战略
5.4民营银行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5.4.1民营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
5.4.2申办民营银行的三大阵营
5.4.3上市公司涌现民营银行申办潮
5.4.4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博弈
5.5民营银行发展的问题分析
5.5.1民营银行需处理好的三大关系
5.5.2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
5.5.3民营银行的投资经营阻碍
5.5.4民营银行面临的主要考验
5.5.5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5.6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探讨
5.6.1民营银行的发展环境构建
5.6.2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原则
5.6.3民营银行准入与退出机制的构建
5.6.4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5.6.5实现民营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
5.6.6试点民营银行成功的路径

第六章中国民营银行分区域申办态势
6.1华北地区民营银行申办态势
6.1.1北京市
6.1.2天津市
6.1.3河北省
6.1.4山西省
6.2华东地区民营银行申办态势
6.2.1山东省
6.2.2安徽省
6.2.3上海市
6.2.4江苏省
6.2.5浙江省
6.2.6福建省
6.2.7江西省
6.3中南地区民营银行申办态势
6.3.1河南省
6.3.2湖北省
6.3.3湖南省
6.3.4广东省
6.4西部地区民营银行申办态势
6.4.1整体形势
6.4.2重庆市
6.4.3成都市
6.4.4陕西省
6.4.5贵州省
6.4.6新疆自治区

第七章中国民营银行的设立及运营分析
7.1民营银行的持牌类型
7.2民营银行的准入路径
7.2.1增量扩张模式
7.2.2存量改革模式
7.2.3互联网金融改造模式
7.3存量改革模式设立民营银行的主要方式
7.3.1股份制银行民营化改造
7.3.2城市商业银行民营化改造
7.3.3城市信用社民营化改造
7.4民营银行的目标及定位
7.4.1民营银行目标取向
7.4.2民营银行准入原则
7.4.3民营银行市场定位
7.4.4民营银行经营机制
7.5民营银行的框架设计
7.5.1设立地区
7.5.2资本结构
7.5.3分级管理
7.6中国首批试点民营银行经营模式分析
7.6.1试点模式介绍
7.6.2模式比较分析
7.7民营银行的业务模式及案例借鉴
7.7.1股东合作模式
7.7.2小微拓展模式
7.7.3泰隆银行案例分析
7.7.4乐天集团案例分析
7.8民营银行公司治理分析
7.8.1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
7.8.2公司治理的特点分析
7.8.3公司治理的四大机制
7.8.4公司治理的缺陷分析
7.8.5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7.9民营银行设立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7.9.1民营银行设立主要考验
7.9.2治理经营中面临的难题
7.9.3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10民营银行设立运营的对策探讨
7.10.1监管及风险防范
7.10.2保障存款来源策略
7.10.3业务产品发展对策
7.10.4运营方向探索

第八章中国民营银行的投资主体分析
8.1互联网电商企业民营银行投资概况
8.1.1互联网电商企业投资民营银行的态势
8.1.2互联网电商企业投资民营银行的原因
8.1.3互联网电商企业投资民营银行的障碍
8.1.4互联网电商企业投资民营银行的路径
8.2介入民营银行的互联网电商企业介绍
8.2.1腾讯公司
8.2.2阿里巴巴
8.2.3苏宁云商
8.3传统实体企业民营银行投资概况
8.4介入民营银行的传统实体企业介绍
8.4.1美的集团
8.4.2华北集团
8.4.3均瑶集团
8.4.4杉杉控股
8.4.5宝新能源
8.4.6友阿股份
8.5资本抱团类企业民营银行投资概况
8.6介入民营银行的资本抱团类企业介绍
8.6.1渝商集团
8.6.2金发科技
8.6.3东方雨虹
8.6.4御银股份
8.6.5华联矿业
8.7科技类企业民营银行投资概况

第九章中国民营银行的服务对象分析
9.1实体经济
9.1.1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关系解析
9.1.2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分析
9.1.3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因素
9.1.4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
9.1.5民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意义
9.2中小企业
9.2.1中国中小企业的规模分析
9.2.2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
9.2.3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分析
9.2.4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分析
9.2.5民营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9.3小微企业
9.3.1中国小微企业的规模分析
9.3.2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
9.3.3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分析
9.3.4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
9.3.5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具有优势
9.4社区居民
9.4.1我国社区居民的金融需求分析
9.4.2商业银行社区金融的发展状况
9.4.3商业银行社区金融的正确认识
9.5“三农”客户
9.5.1“三农”客户信贷需求种类
9.5.2农户金融需求状况分析
9.5.3农户金融供给状况分析
9.5.4民营银行服务农村金融的作用
9.5.5民营银行服务农村金融的前景

第十章中国民营银行的业务方向分析
10.1互联网金融
10.1.1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述
10.1.2互联网金融主要运行模式
10.1.3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
10.1.4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对优势分析
10.1.5互联网金融成为民营银行重要方向
10.1.6民营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分析
10.1.7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路径探析
10.1.8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的风险及规避
10.1.9互联网金融行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10.2供应链金融
10.2.1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述
10.2.2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动因
10.2.3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
10.2.4供应链金融的竞争优势
10.2.5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10.2.6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
10.2.7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10.2.8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展望
10.3小微金融
10.3.1小微金融的基本概述
10.3.2小微金融的起源及发展
10.3.3银行发展小微金融的必要性
10.3.4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
10.3.5部分银行小微金融的实践
10.3.6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建议

第十一章中国民营银行的竞争对手分析
11.1国有商业银行
11.1.1目标客户
11.1.2运营现状
11.1.3收入结构
11.1.4盈利能力
11.1.5竞争力分析
11.2股份制银行
11.2.1目标客户
11.2.2运营现状
11.2.3收入结构
11.2.4盈利能力
11.2.5业务发展
11.2.6竞争力分析
11.3城市商业银行
11.3.1基本特征
11.3.2目标客户
11.3.3运营现状
11.3.4收入结构
11.3.5盈利能力
11.3.6业务发展
11.3.7竞争力分析
11.3.8未来前景
11.4农村商业银行
11.4.1基本特征
11.4.2目标客户
11.4.3运营状况
11.4.4盈利能力
11.4.5业务发展
11.4.6竞争力分析
11.4.7发展趋势
11.5农村信用合作社
11.5.1基本特征
11.5.2目标客户
11.5.3运营现状
11.5.4收入结构
11.5.5盈利能力
11.5.6竞争力分析
11.6小额贷款公司
11.6.1基本特征
11.6.2目标客户
11.6.3规模现状
11.6.4运作模式
11.6.5盈利能力
11.6.6竞争力分析
11.6.7前景预测

第十二章中国民营银行(存量模式)竞争力分析
12.1民生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2平安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3绍兴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4泰隆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5台州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6稠州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7嘉兴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8民泰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9湖州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12.10长江银行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三章中国民营银行(增量模式)竞争力分析
13.1深圳前海微众银行
13.1.1银行介绍
13.1.2股权结构
13.1.3经营范围
13.1.4银行特色
13.1.5发展模式
13.1.6风险防控
13.2上海华瑞银行
13.2.1银行介绍
13.2.2股权结构
13.2.3经营范围
13.2.4银行特色
13.2.5发展模式
13.3浙江网商银行
13.3.1银行介绍
13.3.2股权结构
13.3.3经营范围
13.3.4银行特色
13.3.5发展模式
13.4温州民商银行
13.4.1银行介绍
13.4.2股权结构
13.4.3经营范围
13.4.4发展模式
13.4.5盈利能力
13.5天津金城银行
13.5.1银行介绍
13.5.2股权结构
13.5.3经营范围
13.5.4银行特色
13.5.5发展模式

第十四章中国民营银行的政策环境分析
14.1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法律监管概述
14.1.1银行业引入民间资本的必要性
14.1.2民资进入银行业的法律监管目标与原则
14.1.3民资进入银行业的一般性法律监管制度
14.1.4民资进入银行业的法律监管及实践问题
14.1.5完善民资进入银行业的法律监管机制
14.2“十八大”民营银行政策解析
14.2.1民营银行的积极政策信号
14.2.2民营银行试点监督管理办法
14.2.3民营银行的监管政策特征
14.2.4民营银行的监管机构明确
14.2.5民营银行的政策支持前瞻
14.2.6民营银行试点的五大原则
14.2.7存款保险政策为民营银行护航
14.2.8商业银行远程开户破冰
14.2.9民营银行政策导向
14.3民营银行相关政策法规介绍
14.3.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14.3.2《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14.3.3《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14.3.4《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14.3.5《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
14.3.6《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第十五章中国民营银行的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15.1投资环境及机会
15.1.1投资动机分析
15.1.2投资渠道分析
15.1.3投资门槛放宽
15.1.4开发商投资标准
15.2投资风险及防范
15.2.1一般性风险因素
15.2.2道德风险及防范
15.2.3经营风险及防范
15.3投资经营建议
15.3.1市场进入选择
15.3.2经营战略
15.3.3产品方向
15.4未来前景预测
15.4.1未来商业模式分析
15.4.2未来业务重点探析
15.4.3未来民营银行发展空间
15.4.4民营银行市场份额预测
(GYZJY)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观研天下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