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与提升。在这个契机下,生态工业园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生态工业园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亿元,2017年市场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长了**%,从这两年的市场规模发展来看,生态工业园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预计2018年将保持**的增速,达到**亿元。
2012-2017年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具体数据详见报告正文)
从生态工业园行业企业区域分布情况来看,生态工业园行业内企业区域格局明显,其中华东地区占比**%,华南地区占比**%,华中地区占比**%,华北地区占比**%,西部地区占比**%,东北地区占比**%。
2017年我国行业企业区域格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具体数据详见报告正文)
观研天下发布的《2018年中国生态工业园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报告大纲】
第一章 中国生态工业园发展背景
1.1 生态工业园相关概述
1.1.1 生态工业园定义
1.1.2 生态工业园特征
1.1.3 生态工业园类型
1.1.4 生态工业园结构
1.2 循环经济模式相关概述
1.2.1 循环经济的定义
1.2.2 循环经济4R原则
(1)循环经济4R原则
(2)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1.2.3 循环经济实践层次
(1)企业层次(小循环)
(2)区域层次(中循环)
(3)社会层次(大循环)
1.3 生态工业园建设效益分析
1.3.1 生态工业园经济效益
1.3.2 生态工业园社会效益
1.3.3 生态工业园环境效益
1.4 生态工业园建设与规划内容
1.4.1 园区建设目标及任务
(1)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标
(2)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任务
1.4.2 园区规划步骤及方法
(1)园区规划的主要步骤
(2)园区规划的主要方法
1.4.3 园区建设的技术要求
1.5 生态工业园建设风险分析
1.5.1 生态工业园管理风险
1.5.2 生态工业园运营风险
1.5.3 园区企业的生存风险
第二章 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市场环境分析
2.1 生态工业园建设政策环境分析
2.1.1 生态工业园基本法律法规
(1)生态工业园金融支持政策
(2)生态工业园税收优惠政策
(3)生态工业园人才培养政策
(4)生态工业园土地调控政策
2.1.2 循环经济“十三五”规划
2.2 生态工业园土地利用环境分析
2.2.1 生态工业园用地环境
(1)国内批准建设用地规模
(2)国内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3)国内建设用地出让情况
(4)国内工业土地价格走势
2.2.2 生态工业园用地布局及影响
(1)工业用地布局与影响分析
(2)居住用地布局与影响分析
(3)公建用地布局与影响分析
(4)预备用地、生态绿地及道路用地
2.2.3 生态工业园用地价格走势
2.2.4 生态工业园用地需求分析
2.3 生态工业园建设经济环境分析
2.3.1 国际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现状
(2)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现状
(3)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状
(4)2018年国际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3.2 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分析
(2)工业增加值分析
(3)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4)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5)国内宏观经济前景预测
2.3.3 宏观经济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生态工业园项目建设与投融资分析
3.1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建设对比
3.1.1 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对比
(1)改造型生态工业园
(2)虚拟型生态工业园
(3)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
3.1.2 生态工业园共生类型对比
(1)副产品交换型
(2)废物利用与集中处理型
3.1.3 生态工业园管理方式对比
(1)企业管理(投资方管理)
(2)政府管理
(3)政府管理与民众相结合
3.1.4 生态工业园建园方式对比
(1)自下而上式
(2)自上而下式
3.1.5 国外生态工业园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1)生态工业园规划启示
(2)园区管理体制建立启示
(3)生态工业信息网络培育启示
(4)科技创新发展启示
3.2 国内生态工业园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3.2.1 部分生态工业园区特色
3.2.2 生态工业园项目建设进展
(1)已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
(2)批准建设的生态工业园
(3)生态化改造中的工业园
3.2.3 生态工业园区域分布状况
3.2.4 生态工业园细分项目分析
(1)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
(2)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
(3)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
3.3 国内生态工业园投资商投资因素
3.3.1 生态工业园区位因素
3.3.2 生态工业园与客户距离
3.3.3 生态工业园区客户服务
3.3.4 生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
3.3.5 生态工业园与供应商距离
3.3.6 生态工业园价格与优惠政策
3.3.7 生态工业园人力资源因素
3.4 国内生态工业园开发模式分析
3.4.1 工业地产商开发模式
3.4.2 政府独立开发模式
3.4.3 综合开发模式
3.5 国内生态工业园开发成本分析
3.5.1 生态工业园项目前期费用
3.5.2 生态工业园征地补偿费用
3.5.3 生态工业园市政建设费用
3.5.4 生态工业园征地税费及规费
3.6 国内生态工业园投资情况分析
3.6.1 生态工业园投资规模
3.6.2 生态工业园投资风险
3.6.3 生态工业园投资结构
3.6.4 生态工业园投资效益
3.7 国内生态工业园融资情况分析
3.7.1 生态工业园融资特点
3.7.2 生态工业园融资结构
3.7.3 生态工业园融资规模
3.7.4 生态工业园融资分布
(1)产业关联型生态工业园融资状况
(2)改造重构型生态工业园融资状况
3.7.5 生态工业园融资战略
第四章 中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分析
4.1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1.1 生态工业园规划模式分析
(1)资源利用模式分析
(2)区内建设模式分析
(3)园区企业地位模式
4.1.2 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1)主导产业链工业园区模式
(2)多产业关联共生型模式
(3)全新混合型工业园区模式
4.2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层次与框架
4.2.1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层次
4.2.2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框架
4.2.3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布局
(1)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生态工业园规划步骤
(3)生态工业园设计要素
(4)空间组织方式的建立
(5)循环产业链的建立
(6)紧凑的空间布局建立
(7)交通组织及其他方面
4.3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规划
4.3.1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规划准则
4.3.2 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整合
(1)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工业链
(2)汽车零部件业生态工业链
(3)医药化工产业生态工业链
(4)新型冶金产业生态工业链
(5)食品饮料产业生态工业链
(6)包装材料产业生态工业链
(7)电器电子产业生态工业链
(8)纺织产业生态工业链
(9)建材行业生态工业链
4.3.3 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网整合
(1)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产业连接
(2)各产业与环保产业间的连接
(3)各产业与第二产业间的连接
(4)各产业与禽畜养殖业的连接
4.4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与发展途径
4.4.1 企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4.4.2 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4.4.3 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
4.4.4 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途径
4.5 生态工业园区运营管理架构建设
4.5.1 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4.5.2 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4.5.3 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4.6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能值评价
4.6.1 企业内层次循环经济能值评价
4.6.2 企业间循环经济能值流动分析
4.6.3 生态工业园区内循环经济能值
第五章 中国重点经济圈虚拟型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1 长三角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1.1 长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基础条件
(1)长三角产业集群条件分析
(2)长三角信息平台建设现状
(3)长三角诚信制度建设分析
(4)长三角环保产业发展状况
5.1.2 长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基地选择
5.1.3 长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主要产业链
5.1.4 长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5.2 珠三角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2.1 珠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基础条件
(1)珠三角产业集群条件分析
(2)珠三角信息平台建设现状
(3)珠三角诚信制度建设分析
(4)珠三角环保产业发展状况
5.2.2 珠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基地选择
5.2.3 珠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主要产业链
5.2.4 珠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5.3 环渤海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3.1 环渤海虚拟生态工业园基础条件
(1)环渤海产业集群条件分析
(2)环渤海信息平台建设现状
(3)环渤海诚信制度建设分析
(4)环渤海环保产业发展状况
5.3.2 环渤海虚拟生态工业园基地选择
5.3.3 环渤海虚拟生态工业园主要产业链
5.3.4 环渤海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第六章 中国生态工业园示范单位经营管理分析
6.1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经营管理个案分析
6.1.1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2 广州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4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5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6 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7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8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9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10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11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 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经营管理个案分析
6.2.1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糖业)建设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2 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3 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4 包钢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5 抚顺矿业集团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6 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7 山西安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8 上海化学工业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3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经营管理个案分析
6.3.1 青岛新天地工业园(静脉产业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3.2 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3.3 黑龙江鸡西市静脉产业园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服务分析
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七章 中国部分省市生态工业园投资运行分析
7.1 北京市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1.1 北京市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1.2 北京市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1.3 北京市生态工业园建设规模
(1)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2)生态工业园区供应土地面积
(3)生态工业园区土地开发面积
7.1.4 北京市生态工业园经济效益
7.1.5 北京市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1.6 北京市生态工业园招商情况
7.1.7 北京市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2 上海市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2.1 上海市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2.2 上海市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2.3 上海市生态工业园建设规模
7.2.4 上海市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2.5 上海市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2.6 上海市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2.7 上海市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2.8 上海市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3 天津市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3.1 天津市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3.2 天津市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3.3 天津市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3.4 天津市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3.5 天津市生态工业园招商情况
7.3.6 天津市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3.7 天津市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3.8 天津市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4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4.1 江苏省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4.2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4.3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4.4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4.5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4.6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4.7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5 浙江省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5.1 浙江省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5.2 浙江省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5.3 浙江省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5.4 浙江省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5.5 浙江省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5.6 浙江省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5.7 浙江省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第八章 中国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分析
8.1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基本情况
8.1.1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环境
8.1.2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规模
8.1.3 生态工业园招商定位分析
8.1.4 生态工业园招商标准分析
8.1.5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趋势
8.2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模式分析
8.2.1 “政府主导型”模式
8.2.2 “市场主导型”模式
8.2.3 “以民引外”模式
8.2.4 “总部经济”模式
8.2.5 “专攻性”模式
8.2.6 “并购”模式
8.2.7 种招商引资模式比较分析
8.3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风险与规避
8.3.1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风险分析
(1)招商引资政治风险分析
(2)招商引资经济风险分析
(3)招商引资产业风险分析
(4)招商引资金融风险分析
8.3.2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风险规避
8.4 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营销策略
8.4.1 招商引资营销需求分析
8.4.2 招商引资营销策略分析
(1)招商引资市场策略分析
(2)招商引资产品策略分析
(3)招商引资价格策略分析
(4)招商引资促销策略分析
(5)招商引资渠道策略分析
(6)招商引资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第九章 中国生态工业园项目运营管理分析
9.1 生态工业园投资运营主体分析
9.1.1 当地政府部门
9.1.2 投资园区的企业
9.1.3 开发园区的企业
9.1.4 园区管理委员会
9.1.5 中介组织方面
9.2 生态工业园管理现状分析
9.2.1 园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9.2.2 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案例
9.2.3 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
9.3 生态工业园运作模式分析
9.3.1 政府运作模式分析
9.3.2 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9.3.3 服务运作模式分析
9.3.4 土地盈利模式分析
9.3.5 产业运作模式分析
9.4 企业入驻生态工业园因素
9.4.1 生态工业园区位因素
9.4.2 生态工业园区交通状况
9.4.3 生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
9.4.4 生态工业园后期运营成本
9.4.5 生态工业园土地增值潜力
9.4.6 生态工业园管理服务优劣
9.4.7 生态工业园土地物业合法性
9.4.8 生态工业园价格与优惠政策
9.5 生态工业园品牌营销分析
9.5.1 生态工业园区传播特点
9.5.2 生态工业园区传播渠道
(1)报纸传播优劣势分析
(2)杂志传播优劣势分析
(3)广播传播头劣势分析
(4)户外传播优劣势分析
(5)网络传播优劣势分析
(6)电视/视频传播优劣势
(7)会展/活动传播优劣势
9.5.3 生态工业园传播受众分析
(1)传播受众基本特征分析
(2)传播受众空间分布分析
(3)传播受众媒体偏好分析
(4)传播受众行为特征分析
(5)传播受众普遍困难分析
(6)传播受众投资心理分析
9.5.4 生态工业园媒介策略分析
9.5.5 生态工业园品牌营销与管理
9.6 生态工业园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9.6.1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9.6.2 园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9.6.3 园区设计服务平台建设
9.6.4 园区研发平台建设分析
9.6.5 园区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9.6.6 园区标准检测平台建设
9.6.7 园区商贸服务平台建设
9.6.8 园区人力资源平台建设
9.6.9 园区政府服务平台建设
第十章 中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建议
10.1 流园区成功建设运营特征分析
10.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0.1.2 基础设施建设特征
10.1.3 产业高度聚集特征
10.1.4 自主创新活跃特征
10.1.5 推动区域发展特征
10.2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问题
10.2.1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政策缺陷
10.2.2 生态工业园定位模糊
10.2.3 生态工业园资金制约
10.2.4 生态工业园技术创新力不足
10.2.5 市场弹性适应性不强
10.2.6 生态工业园管理体系不完善
10.3 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分析
10.3.1 欧盟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
10.3.2 美国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
10.3.3 日本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
10.3.4 国内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
10.4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出路
10.4.1 强化各种管理措施
10.4.2 通过改造传统工业园
10.4.3 利用经济杠杆联接不同企业
10.4.4 注重自有知识产权及环保技术
10.4.5 建立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
10.5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10.5.1 生态工业园产业引进建议
10.5.2 生态工业园优惠政策建议
10.5.3 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10.5.4 生态工业园管理与服务支持系统
10.5.5 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技术支持系统
10.6 生态工业园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
10.6.1 生态工业园建设规模预测
10.6.2 生态工业园管理趋势预测
10.6.3 生态工业园产业重心预测
10.6.4 生态工业园区域分布预测
10.6.5 生态工业园投资战略规划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生态工业园区特征一览表
图表:生态工业园区的分类
图表:生态工业园区基本结构
图表: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区基本组成及运作模式示意图
图表:循环经济4R原则
图表: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图表:近年来生态工业园主要政策一览表
图表:2018年以来我国土地监管政策一览
图表:2016-2018年我国批准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单位:万公顷)
图表:2018年我国批准国有建设用地结构(单位:%)
图表:2016-2018年各类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单位:万公顷)
图表:2018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单位:%)
图表详见正文······(GYWZYPT)